方均
摘 要:初中语文阅读的教学,离不开课堂上思想交流的要求。合作教学是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上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是初中生提高汉语认知能力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初中生对语文课文或者文章的学习能力提高主要还是依赖于课堂教学效率,而课堂效率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学生的兴趣的激发状态,同时也依赖于授课教师的授课方式方法。要提高初中生语文阅读的理解与阅读能力,首先要进行授课方式的改革与完善,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互动交流;兴趣培养;途径与策略
在初中阶段,学生最多接触的是授课教师对学生思考方式的引导。因为,良好的思考方式的引导能够带给学生思想认知方面对未知事物的感官认识,兴趣必须是学生的阅读的首要条件,只有他们认知能力得到提高,才能对新鲜事物产生新的理解思想或者思路,自己的理解范围与能力才能得到逐步的提高。语文阅读的培养主要依赖于初中生汉语学习的引导方式的切入和学生之间交流程度的增加。因此,应该以学生阅读的兴趣的培养为出发点。
但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一定要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地转变教学理想与教学方式,不断增加初中语文阅读学习的独特性,语文阅读课程中的趣味性教学方式需要授课教师不断地结合学生的兴趣,逐步地做到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的阅读与理解性的互动交流学习。对于一篇语文文章阅读的教学,传统的语文课文教学,授课教师要改变以往的说教教学理念,即授课教师在讲台上的按部就班式的讲课,学生只能听讲学生之间缺乏交流并且授课教师不能得到有效的反馈,完全没有及其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学习兴趣,更不能主动地去交流。以此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兴趣得不到有效的培养,学生不能得到实际学习能力的提高,只是表面上的提高并不是“能力的提高”,就根本没有达到学生综合能力的真正提高。因此,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开端,更是学生展开思想交流的大门。
一、 以心得交流为契机,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不能以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来评价教学的质量或者是学生的学习效果。因为,针对于初中生语文阅读的教学,学生首先需要一种对语文学习的融入感。涉及到对文章的阅读与理解的转化,理解的高度就是有感情的朗诵文章。这是授课教师判断学生语文文章学习程度的表现,也是实现学生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的首要条件。这样的问题:低年级的学生要仔细趣阅读才能理解、高年级的学生容易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却抓不住文章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实际事例等等,培养学生对读书心得、课外阅读的兴趣也能提高额度的兴趣。学生这些方面都需要从课堂上的交流来获得,以交流的形式取得学生认知上的“主动性”,即学生兴趣的出发点。
比如,在文中有很多口语交际的课程,这可以以交流实际经历为主,也可以通过写作文的形式,让学生根据兴趣发挥,以《幸福是什么》《最难忘的人》等为主题,开展兴趣写作交流会。涌现在学生脑海的是大量的阅读过的文章和学过的相关的课程,但是他们缺少的是通过交流来获得灵感,并进行合理的分析,变成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而这种情况正是学生兴趣培养的关键时期。
二、 创新性培养方法,规范思维互动方式
语文閱读的趣味性的升华根本上是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思维引导上的创新。因为这能逐步适应学生的思维。课程标只是授课教师的教学规范,教材文章的主旨大意的准确理解,同时授课教师也是独立阅读和思考的能力的引导者……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得到的是授课教师对自身理解的鼓励,这种鼓励的方式也是能够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只要整体理解能力得到提升,就能完成这些教学与教育目标。首先的目标是培养目的性。以学生的兴趣开发和思维开放为主题,不能局限于某一学科的教学过程,而是整个思维的交流和提升。第二个是提供思维互动的平台,进行批评与反批评。授课教师传授给学生的是读写与思考的方式,是一种引导,一种合理性的配合。再这样的交流中学生能够从侧方面认识到知识的引导性,引导兴趣的培养和理解能力的提升。
以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为方法指导,开展趣味性课堂教学。课堂的互动交流和引导是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兴趣提升的第一步。比如语文出版社的诗词五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过故人庄(孟浩然)》等,不能只停留在会背的基础上,应该是掌握主题意思,不仅仅对现代文学有一定的认知,还要培养学生对这种具体的文言文学感兴趣,引导学生根据关键词,再拿这种思想去读的时候自然就能领会得到诗词的意境。
三、 生活实际教学,课外阅读增加亮点
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模式为基础,开展逐步的开拓性的或者是开放性的阅读教学,也就是进行多元化阅读授课的开展,多以生活实际为基础,进而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例如:以学生的兴趣为主题,开展趣味性回顾性阅读,开展学生之间的文章片段交流拓展活动,课外阅读分享等等方式,学生共同分享阅读心得,在不断提高个体与师生群体阅读的素养。再这样的交流和学习中获得身心的净化,即都是在学生兴趣的指导下完成。比如,学生对《毛泽东的少年时代》存在很多问题,那么授课教师可以开展针对性的讨论会,授课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一一回答,或者是安排学生进行回答和交流。(例如,有的学生提出曾经看过的毛泽东自传等,可以开展学生的分享,使得学生的课外阅读不断的丰富),这样,通过不断地课堂内外相互结合,提高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强化学生的兴趣效果。
以上的与生活实际切边的阅读型学习方式的开展,不仅能增加学生阅读量,也能突破传统的说教式授课方式,不断更新文章分析与阅读的形式,更加突出强调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例如,在七年级学习上册六单元《名著引读》的附录学习,授课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认识“名著作”主题的基础上,选择性适应的课外阅读,出发点主要是学生的兴趣,授课教师更应该让学生进行分组式阅读交流与学习讨论,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不断探讨学生兴趣的地方,总结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和收获。
四、 总结
初中语文阅读课堂的趣味性关键在于授课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平台和契机,以温暖和舒适的环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能够以学生的兴趣为契机,逐步的增加授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增强授课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同时,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能使得学生认识到合作交流在提升培养语文阅读兴趣的同时,提高阅读的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刘钦.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兴趣[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10).
[2]陈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简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