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语词汇看汉民族心理文化

2017-12-09 03:24张书涵
文化学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汉语词汇民族

张书涵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从汉语词汇看汉民族心理文化

张书涵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制约,文化的物质、制度和心理三个层次无一不渗透在语言中,词汇作为语言最直接的表现形式,自然与文化也有着紧密关系。本文就从汉民族心理文化着手,探讨其在汉语词汇中的表现,从而体会语言与文化中的奥秘。

语言;文化;汉语词汇;心理文化

一、语言与文化

20世纪80年代,文化语言学在神州大地上应运而生,其研究对象便是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无论是先秦的名实之争,自汉开始的注疏训诂,还是当今对语言及文化单个学科的研究,无不涉及文化与语言的关系。直至今日,对语言与文化的研究仍不系统全面,但我们对语言与文化及其关系的探索却远不会止步。

语言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语言即人类交际最基本的,最重要的符号体系——口头语与书面语,广义的语言我们理解为人类为表达内部世界所使用的一切手段所产生的语言,即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所传递出的表情、体态、声响等等,都可称为语言。关于文化的定义仍充满争论。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将文化定义为“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转引自威廉·A·哈维兰《当代人类学》(王铭铭等译)24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这一定义似乎只强调了精神文化,当代学者更倾向于将文化广义地看成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心理文化的总和。物质文化显而易见,诸如生产工具、服饰、饮食等等,而制度文化与心理文化却需要我们深入里层,探索人类文化真正的奥秘。

不可否认,我们已经将语言与文化视为有这样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记录文化的符号系统,是传播文化的工具,故我们可以通过对语言的研究来解释其中积淀下来的文化;但语言与文化又相互影响与制约。可以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则是语言的内蕴。罗常培先生在《中国人与中国文》中曾说“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结晶。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转引自罗常培《中国人与中国文》4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本文从语言与文化这两个大概念中各选取其一个方面,深入探究文化在语言中的表现,语言在文化中的发展。

二、汉语词汇与文化

汉语词汇中大部分词汇都具有文化内涵。如果说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特定相对应的文化,那么该语言的词汇则深刻地记录了各种文化特征。萨丕尔《语言论》认为语言的词汇忠实地反映了它所服务的文化,语言史和文化史沿平行的路线前进。也就是说,虽还有语音、语法等构成,但词汇却是最直接、最敏感地反映出该民族文化的语言要素。而对于汉民族这个拥有多元文化的民族来说,词汇更是深刻反映着华夏文化;同样,文化的动态发展同样影响着词汇的产生与消亡。那么汉语词汇在文化中的具体表现是怎样的呢?

前面所提,广义的文化有三个方面。物质文化是人类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创造了种种物质财富。人们将现实物质世界进行分类,赋予其意义,也赋予其名称,在不断认识新事物的过程中,也就逐渐形成了符号化的文化世界。诸如一些地理类文化词汇。成语“泾渭分明”,源于自然景观,原指泾河和渭河一清一浊,互不交融,后用来比喻对待事物所呈现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或是指人格品行的高低。再如服饰方面,我们可以从服饰的名称中看到身份的高贵与卑微,如“青衫”“麻衣”都暗指身份的卑下。汉民族茶文化与酒文化也无一例外影响着相应词汇的产生。例如以茶叶产地及形状命名的“信阳毛尖茶”“六安瓜片”。

反映制度文化的汉语词汇也举不胜举。制度文化实质是探讨人与人的关系。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制度、风俗、规范等都属制度文化,它反映了汉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有关于礼俗、交际礼仪、姓氏、宗祀、婚姻制度等方面的词汇,都渗透着制度文化。拿礼俗词来说,汉语中就有祝福语、尊称语、自谦语、道歉语等等。人们认为常说吉祥祝福语就可逢凶化吉,故把语言符号当成幸福、健康、长寿、兴旺的象征。逢新年、节日、亲友生日、结婚等等都会有相应的祝福,“恭喜发财”“百年好合”“生意兴隆”等。在社会道德的标准“礼”的规范下,人们也会在称呼他人时冠以尊词,如“令尊”“贵公司”等。包括传统节日词语,都属制度文化的范畴。总之,制度文化体现着民族的特性,与心理文化也是一脉相承。心理文化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内核,其与汉语词汇又有哪些关联值得我们探究?

三、汉语词汇与心理文化

(一)汉民族心理文化之源

心理文化主要存在于某一民族的精神层面。人们将外部客观世界移入脑内,主观上进行了修整,随后输出符号,可以说,语言符号本身就是人类主观产物,处于文化的心理层次。心理文化主要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审美趣味等方面的内容,笔者将从这几个方面出发去探索心理文化在汉语词汇中的反映。当然,在这之前,我们需要说明产生汉民族心理文化的几个根源,即汉民族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民族品性,是什么主要影响了汉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这几个根源也贯穿全文。

1.儒家思想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汉民族文化的形成起了决定作用,其影响也最大。首先是天命思想的提出。孔子的“畏天命”,孟子的“天人合一”等思想使得中国百姓自古认“命”敬“天”,且宗教意识相对薄弱。其次孔子思想的核心——仁与礼。这一思想无不渗透于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审美、道德意识、家庭习俗等各个方面。儒家思想主张人的善良本性,要求人应具有“温、良、俭、恭”的理想人格。汉民族保持尚节俭、敦厚诚实的古朴民风也是受儒家小农价值观的影响。

2.道家思想

老子所创立的道家也为汉民族的文化传统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无为”思想是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无论治国还是治身,秉承“知足者常乐”,体现乐观豁达的心境。老子提出的辨证论也是弥足珍贵的思想财富。强调事物的统一和相对,也深深影响了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当然,道家关于神仙论的主张也对汉民族文化尤其是民间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3.佛家思想

自佛教传入中国后,其佛家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汉民族的心理。佛家认为人生来痛苦,且一切皆空,使得一些人处于消极悲观主义之中。同时,中国百姓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促使汉民族具有行善事,忍辱负重的心态。这些都是浸透在汉民族血液之中的。

4.宗法思想

西周后,宗法制度建立完备,也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宗法制度促使汉民族社会结构模式的形成。宗法制强调血缘亲属关系,使得汉民族坚持同宗同族的同胞关系,这在另一侧面也使汉族趋于同心统一。

以上思想虽不能完全概括汉民族多元文化形成的根源,但这几个主要的思想还是悄无声息的渗透进汉民族的文化中,尤其是心理文化中,且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审美趣味、伦理道德、宗教信仰及价值观念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下面,我们就将通过汉语词汇来详细看看汉民族心理文化的具体表现。

(二)汉语词汇与思维方式

特殊的地理环境、传统的文化观念,使汉民族以整体、具体的思维模式看待事物,从这一事物可联想到另一事物,由此及彼,运用联想、类比、形象的思维方式统观外部世界,将外部世界具体化,使其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来。

1.形象词

汉语词汇中的形象词尤为体现这一思维特征。如某些植物或动物的名称:“龙须菜”“木耳”“长颈鹿”;再比如形容人的词语:“瓜子脸”“樱桃口”;某些运动名称为“蛙泳”“蝶泳”。除了名词外,不少动词和形容词也非常形象化。动词有颜色形容词“雪白”“火红”;触觉形容词“冰凉”“火热”;视觉形容词“笔直”“飞快”;还有一些成语,如“水中捞月”“如坐针毡”“一步登天”;此外,许多俗语、歇后语、惯用语等都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如“驴唇不对马嘴”“纸老虎”等等。

2.象征词

由于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天人合一,思维方式具象化,而汉民族又喜含蓄委婉表达思想,故出现了许多象征词,即用具象的事物特征表示一种抽象的意义。也就是说,人们常用联想的方式将客观事物的某一特征与另一事物联系起来,从而使得另一事物有了联想象征意义。故我们通过对象征词的分析,探究其文化内蕴,从而体会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例如人们常将“梅”“兰”“竹”“菊”“松”象征高尚的品格;用“龟”“桃”“鹤”来说明长寿;“龙”“凤”“鱼”“羊”等又常被看成是富贵、吉祥的象征;关于人的象征词语,如“骨肉”——父母与子女的血缘关系;“心腹”——亲信;“手足”——兄弟之情。此外,诸如“穿小鞋”“扣帽子”都是具有联想意义。

3.颜色词

汉语中许多颜色词也有自身的文化意义,人们也将事物与颜色相联系,赋予其汉语特有的文化内蕴。如“红”在中国文化中代表“幸福、吉祥、兴旺”,白色总与死亡、丧事相联系;黑色庄重而严肃,绿色代表生机等等。

(三)汉语词汇与伦理道德

伦理道德观也是汉民族心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等级、重血缘、重亲属等传统意识。汉民族自封建时代就坚持只有遵循伦理纲常,社会才能和谐有序,且伦理纲常神圣不可侵犯,这也影响着汉民族的的文化心理。

1.尊卑词

汉民族长期受封建伦理观的影响,具有强烈的尊卑、等级意识,因此出现了大量区分尊卑的词语。自皇权至上,皇帝就有专用自称的词语“朕、寡人”。臣子称皇帝为“皇上”“陛下”。自称词和谦称词也多,官员多卑称“卑职、微臣”;百姓自称“小人、奴才”。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观念在封建时代也尤为突出,女子自称“奴家、贱妾”,丈夫称妻子“贱内、糟糠”。许多贬义词都带“女”字旁,“嫉、奴、奸”等。

在合成词词序上,也是男前女后;褒前贬后;长前幼后;尊前卑后,形成一种规律,如“君臣、臣民、老少、子女、贵贱、高低、岁月”等等。

2.称谓词

前面已经提到,宗法制度在汉民族文化中同样影响深远。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也就是宗法等级社会,而重宗族意识直接反映在了称谓词上,且亲属称谓词至今沿用。亲属称谓是个庞大而复杂的称谓系统,汉民族亲属关系分血亲和姻亲,血亲又有宗亲和外亲之分。举个例子,宗亲有直系的“祖母、祖父、父亲、母亲、兄、弟”;外亲指“外祖母、舅父、表兄”等。

除了亲属称谓,在社会交际中,人们也会用到一些礼貌性称谓词,如“老大爷、大哥、小妹妹”,对社会长者称“张先生、梁师傅”等。

3.方位词

汉民族自古重方位,就连“中国”这个词,都是带有方位的含义,即“中央之国”,而方位词其实也与尊卑有关。传统观念中,东方太阳升起,故而为尊;西方太阳落下,故而为卑,又有以“东风”象征生机勃发,“西风”象征衰败萧条。南北以山为界,南阳北阴。古代宫殿、住宅大都坐北朝南,上级会下级,多是面向南方。另外,左、右也分尊卑,通常左为尊、右为下。

(四)汉语词汇与价值观念

价值观是人们判定事物是非的一种价值取向,价值观念后天形成,很大程度上受社会影响,一旦形成便稳定持久。下面我们就将探讨汉语词汇中所体现出的汉民族价值观念。

1.表现中庸和谐的词汇

中庸之道,即为人处事采取公正和谐的公允态度,反对偏激、片面的思想和作法。汉民族在人际交往中,推崇“中和”之态,要控制自己的感情,切忌冲动偏激,待人恭顺温良。这种克己忍耐思想意识,实则促进了汉民族内部的稳定和谐。这一汇集了儒、道、佛三位统一的思想观念,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处事哲学。这样的哲学思想在汉语词汇中也突出地表现出来。诸如“忍辱负重、息事宁人、克己奉公、公而忘私、奉公守法”又有“吃亏是福”“知足常乐”的说法。俗语也有“人比人气死人”“枪打出头鸟”等。

“礼之用、和为贵”的和谐精神同样为人尊崇。“和睦”“和谐美满”“温和”“家和万事兴”都反映出人们坚守“和为贵”“天时地利人和”的准则。

2.委婉禁忌词

由于追求中庸和谐,故而人们说话讲求委婉含蓄,再者由于一些宗教观念及情感因素,产生了语言禁忌,有些词语不方便直接说出来,便有了为“避讳”而代替的委婉词。给人印象最深的便是人们对于“死”的说法。汉民族自古忌讳“死”,在古代,皇帝“死”就有“驾崩、山陵崩、宫车晏驾”等多种说法。现代也有对“死”的委婉词,“逝世、去世、老了、不在了、病故”等等。

当然,委婉词也涉及生活用语各个方面,上厕所说“去洗手间”“解手”;身体发胖说是“发福”;好赌博的人忌说“书”,因为“书”音同“输”;人们询问年轻人婚姻之事通常会用类似“个人问题”“终身大事”等词代替。

3.反映吉祥、安定的词

在汉民族价值观念中,历来追求吉祥幸福,包括祭拜祖先、鬼神实质都是希望可以保佑自己及后代生活安定、幸福安康。人们总认为只要说一些祝福的话,取个吉利的名字,选个吉祥的日子,就可以幸福安康。祝福词语的运用成为人们相互间最直接的祝愿。对长辈“敬祝安好”“敬请福安”,对晚辈“祝鹏程万里”“即问学安”。甚至连地名也承载着这样的希望,常带有“寿、福、康、吉”等字样,如“万寿山”“永宁宫”。

4.反映“官本位”的词语

儒家思想与封建传统的巨大影响,儒家思想一直提倡“崇官、敬官”,使得汉民族逐渐形成一种“官本位”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即以官为本,以权为纲,把做官、升官看成是人生最高价值追求,故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之说。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也唯走仕途,才能出人头地。在如此思想的浸染和影响下,与“官”有关的词语自然出现并流传至今。双音节词有“升官”“官办”;成语有“官运亨通”“一官半职”“官僚主义”;许多俗语也反映了“官本位”的价值观,如“新官上任三把火”“无官一身轻”。

(五)汉语词汇与审美情趣

对称和谐是汉民族一向推崇的审美取向,成双成对看作是美满的标志。送礼要送双份;喜事贴双喜;选日子也要是双数;四合院、故宫也讲究“天圆地方”汉语词汇也从单音节词汇及多音节词汇逐渐发展为双音节词汇。如:目——眼睛;外交部长——外长。新事物的出现也创造出许多双音节词汇,如:“微信”“代购”“点赞”。如此趋势使汉语读起来音节整齐,有鲜明的节奏感。现代汉语词汇中,双音节词汇占了绝对优势。因双音节词汇读起来朗朗上口,使得中国古诗词在语句组合上也就悦耳动听,使人身临其境,体会其真正意境。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四字格”形式的词汇自然也出于汉民族审美趋势的影响。就拿最典型的四字格词语形式——成语来说,其表意言简意赅,却不乏生动形象,音律和谐,语言的内涵在成语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成语不仅形式上如此,成分也多是两两相对。正如“同甘共苦”“大材小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等等。成语之外,也有许多成对偶的俗语,“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吃一堑,长一智”。

双声叠韵的词语也是汉民族和谐对称心理的体现。双声连绵词,即一个双音节词中,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如“仿佛”“惆怅”;叠韵连绵词也即双音节单纯词中,两个音节韵母相似或相同,如“彷徨、混沌”等。

音节整齐对称、句式结构追求一致对称,这一特点在与审美心理切合的同时,也使汉语言更加优美和谐,易于熟读熟记,直达人心。

(六)宗教信仰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宗教信仰对汉语词汇的影响。文章前面所提,汉民族心理主要受儒家、道家、佛家思想主要影响,其中,道教和佛教也对汉语词汇的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撇开能直接表现道教、佛教的词语,还有很多我们生活中的常用词语其实也来自宗教。“修身养性”“无中生有”“不可思议”“天花乱坠”等等。另外,还有许多与宗教有关的俗语、谚语、惯用语,如“鬼门关”“活见鬼”“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无事不登三宝殿”“不看僧面看佛面”,这些词有趣生动,又不发哲理。

提到汉民族的信仰,除了宗教信仰外,他们对某些实物也有信仰,也即对图腾的信仰。远古社会对自然界的风雨雷电恐惧无错,于是出现了一些神灵守护神。其中,“龙”“凤”在汉民族心里尤为重要。不少汉语词汇也就反映出了这样的龙凤文化。汉民族首先称自己为龙的传人。含有”龙”语素的成语有“生龙活虎”“攀龙附凤”等等。“龙”成为地名也追溯到了春秋时期。现有“九龙”“龙门”等地。“凤”作为汉民族独有的神鸟,也是祥瑞的象征。古代也是帝后的象征。“凤凰于飞”“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凤凰不落无宝地”等词汇都表现出汉民族的“凤”的尊崇。除了龙凤信仰外,汉民族对“蛇”“虎”等也不同于一般动物对待。福建省简称“闽”,其实就与当地信仰蛇有关。汉民族认为虎是百兽之王,代表着凶猛、力量。“虎劲”“虎口脱险”“坐山观虎斗”等都少不了人们对“虎”的重视。

四、结语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发现汉民族心理文化与汉语词汇无疑是息息相关的,文化无时无刻不影响着语言。每个民族都有其特有的文化历史,而民族的语言其实就是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语言始终是民族精神的表现。汉民族逐渐积淀的这条已经筑成的汉民族共同心理的万里长城,在博大精深的汉语中显露着,但这条长城中真正的内蕴我们还远远没有发觉,深入了解和研究汉语,就是进一步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并由此反观汉民族的文化,这其中就包括汉民族的心理文化。故而我们在运用语言进行创新与规范的同时,更不能忽视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

【责任编辑:董丽娟】

H13

A

1673-7725(2017)11-0165-06

2017-08-09

张书涵(1995-),女,甘肃张掖人,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研究。

汉 长生无极

猜你喜欢
汉语词汇民族
学汉语
我们的民族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多元民族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