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镇街综合文化站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7-12-09 14:23:05王琳徐海燕
市场周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市镇镇街文化站

王琳,徐海燕

扬州市镇街综合文化站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分析及对策研究

王琳,徐海燕

镇街综合文化站公共文化服务是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虽然国家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方面的投入力度加大,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但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文章以扬州市镇街综合文化站为例,通过对镇街综合文化站的实地走访及问卷调查等途径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镇街综合文化站;公共文化服务;改进建议

一、研究背景

镇街综合文化站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载体和主要平台,是国家开展基层文化工作的重要阵地,它保障了群众最基本的文化权益,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推进了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工作。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镇街综合文化站的建设和发展将迎来崭新的腾飞。

二、扬州市镇街综合文化站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情况

“十二五”以来,扬州建成“市有四馆、县有两馆、乡镇(街道)有一站、村(社区)有一室”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市共有图书馆、文化馆7个,乡镇(街道)文化站83个,村文化室(农家书屋)1115个,社区文化室403个,农村文化广场1030个,城市影院27家。而且扬州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有线电视“户户通”和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光电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到95%以上。扬州市各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并获得国家级、省级嘉奖。

三、扬州市镇街综合文化站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

为精确地查找出扬州市镇街综合文化站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调研。首先在扬州市各个镇街综合文化站中随机抽选5个进行实地考察,对这些综合文化公共文化服务的日常考评绩效等进行评估分析,同时就地开展走访座谈工作,前后与包括镇街分管文化工作的领导、服务中心主任、相关工作人员、社会群众等50多名人员进行座谈,共同探索和发现扬州市镇街综合文化站公共文化服务所存在的如下问题:

(一)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存在矛盾

社会发展越来越快,当前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能够完全满足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此矛盾已经演变成当前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最为突出的问题。虽然市委市政府对镇街综合文化站建设工作一直很重视,投入不断加大、方法不断创新、服务也不断完善,但是仍然发现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提供与群众对文化多样化的诉求始终存在着差距。经走访各乡镇街道了解到,群众对体育馆、影剧院等大型室内文体活动场馆的需求呼声较高,但由于土地指标、资金等问题的限制,各乡镇街道普遍缺乏此类大型室内文体活动场馆。根据随机抽样做的问卷调查,有44.28%的群众认为政府对文化站建设经费投入不足;有36.87%的群众认为文化站硬件设施不足、部分设施陈旧不堪;认为组织文化活动次数不多、创新不够的群众占到27.21%;认为文化工作地方特色不够鲜明的群众占到19.15%。综上所述,扬州市镇街综合文化站在服务水平、服务能力、服务质量以及资源供给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亟待改进。

(二)专业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不足

调查发现,目前镇街综合文化站的专业队伍建设存在多方面的问题。第一,文艺专业人员配备不齐,影响了当地文化活动开展的质量,更有甚者直接导致文化活动无法开展;第二,管理人才缺失,虽然国家发布的文件提出要求是各文化站都需要配备专职的文化宣传员,但大多数文化宣传员都是兼职,导致管理的不便;第三,活动参与者呈现老龄化,现有的业余文化团员普遍是50岁以上的退休人员,中青年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偏低,导致文艺创新和激情的不足。

(三)群众和社会参与度不够

根据随机问卷调查统计,扬州市各镇街文化站的群众参与度只有近50%,也就意味着有近一半的群众对公共文化活动不认可、不重视。扬州市镇街综合文化站建设过程中虽然有一些社会力量承担了兴办各类公共文化体育事业,但总体上参与度不够,同时社会力量自身的承办功能有限,如何持续发展也有待进一步研究突破。

(四)社会公平性和公民满意度较差

调查发现,大多数文化站在面向青少年、残障人士、外来务工人员方面的文化服务工作情况不容乐观,这一方面有失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要求,不利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文化站人才队伍战斗力强不强、文化活动开展质量高不高、群众参与互动性好不好都会影响到公民满意度。

四、扬州市镇街综合文化站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调查得出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进一步提升扬州市镇街综合文化站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一)设计以供定需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

首先,要引入差异化服务理念,根据不同群体的基本文化需求,文化站应“因人而异”提供侧重点不同的公共文化服务。当面向本地民众时,文化站将提供“均衡式”的公共文化服务;当面向弱势群体时,文化站将提供“保障式”的公共文化服务;当面向流动群体时,文化站将提供“公平式”的公共文化服务;当面向外籍群体时,文化站又将提供“交流式”的公共文化服务。其次,要建立需求反馈机制,开通文化服务热线,搭建群众意见反馈平台,同时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信息透明化管理,充分利用网络、报刊、宣传栏、媒体等多种渠道进行信息实时公布。建立公共文化产品自选机制,把权利交还给群众,让他们掌握“遥控器”来选择自己希望看到的“频道”。

(二)配备公共文化服务专业人员

上级部门要加大对基层文化站业务干部的培训力度,帮助镇街综合文化站培养一批业务能力强的基层文化骨干和文化志愿者,从源头上解决人才青黄不接的现状。第一,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配备机制,要严格配齐专职的干部工作人员,强化业务人员准入制度,对业务的考核机制要进一步完善,确保在岗的人员都是业务能手。第二,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培训机制,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对专业文化人才的培训,也要去深挖藏在群众中的那些“大神”。第三,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的激励机制,优化收益分配模式,改善提拔机制,对活动中有特别贡献的、业务能力有特长的予以重用甚至破格提拔。

(三)提高社会参与度

公共文化服务希望更多的民众直接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中,去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带来的快乐。第一,鼓励引导企业加大对企业自身文化设施和文化场馆的建设投入,并鼓励其向社会公众开放,在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同时展现企业的文化内涵;第二,出台有关公共文化设施捐赠政策,捐赠个人或企业可享受税收返点、减免等优惠,从而吸引企业和个人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第三,在确保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主旨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采用拉动民间资本实行冠名、赞助的方式,一方面民间资本所携带的特有元素可以让活动更加接地气,另一方面有助于民间资本所依附的企业通过公益文化活动的形式更好地扩大其社会影响力;第四,广办学堂,引导当地的“大神”们积极“办学”,大范围、多频次地举办文艺培训、“以文会友”、参与文化活动,并在一定程度给予荣誉或金钱上的奖励。

(四)提升群众参与度

把“遥控器”还给群众,把决定权留给观众,坚持文化问需于民,坚持以人为本。要合理利用名人效应,让当地文化名人、文化专家以及群众文化带头人发挥好排头兵、指挥棒的作用,充分调动群众的参与主观能动性。用QQ、微博、微信等媒体软件,建立文化群众交流平台,为群众参加到文化活动中创造有利条件,让群众不仅仅当观众,还要鼓励和引导群众做导演、做演员,充分挖掘蕴藏在群众之中的真人真事,用身边人、身边事来感染和激励广大群众投身到美丽扬州、美好生活的建设和实践中来。

(五)深化公共文化共享工程

整合大型文化场馆及广电、教育、农业等部门的优秀数字资源,结合网络电视、4G等新兴技术手段,面向互联网、卫星网等多种传输渠道,创新实践入户服务,实现多门类公共文化内容资源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跨部门、跨区域、跨时空整合运用公共文化资源;针对不同群体民众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开展专项服务,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无缝对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现代化水准,从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平性和均等化。

(六)重视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

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的质量如何完全取决于镇街综合文化站这个“兵工厂”,对于它的评判除了群众对其最直接的评价就是用绩效考核进行评估,因此,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绩效评估对于改善其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绩效起着关键作用。需要建立健全适合公民参与的绩效评估机制,完善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主体体系,还要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信息公开机制建设,接受和欢迎公众的监督,从而尽量避免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形式化,切实促进镇街综合文化站公共文化服务的绩效,强化绩效评估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1]颜玉凡,叶南客.文化治理视域下的公共文化服务——基于政府的行动逻辑[J].开放时代,2016,(03).

[2]祁述裕,曹伟.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处理好的若干关系[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04).

[3]杨学勤,高峰松.关于加快河北省乡镇综合文化站发展的思考[J].河北学刊,2012,(32).

F23

A

1008-4428(2017)12-159-02

2017年扬州市社科重点课题“扬州市镇街综合文化站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绩效评估指标的构建与实证研究”研究成果,基金编号: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9。

王琳,江苏扬州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财会与管理;徐海燕,黑龙江兰西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

猜你喜欢
市镇镇街文化站
深化基层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论江南运河与沿岸市镇发展之关系
补齐能力 短板打通安全管理“神经末梢”——连云港市大力提升镇街安全生产管控能力
酉阳县涂市镇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
移风易俗的路径探索——基于涴市镇红光村乡村振兴促进会的分析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1:04
蓬莱市人大:“三抓”实现镇街人大工作全面提升
新时代基层文化站所如何开展好群众体育文化活动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1:24
乡镇文化站工作创新机制的新举措
甘肃农业(2018年3期)2018-01-18 18:20:49
完善镇街财政体制“新样本”
公民导刊(2017年7期)2017-05-30 10:48:04
新时期乡镇文化站发展困境与对策思考
中国市场(2016年12期)2016-05-17 05: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