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兰
摘 要:智障学生由于自身的智力和身体残疾,再加上家长的包办代替,自理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较差。带学生走出课堂,进入社区,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教会他们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培养他们生活适应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学会一些简单的技能,为智障学生融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社会实践;培养;智障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6-011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6.070
社会适应能力是个体有效地满足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需要的能力。提高和发展社会适应性,是智障学生将来直面社会、适应社会、学会生存的需要,也是对智障学生进行教育的最终目标之一。智障学生的特殊性决定了培智学校的首要任务就是:教会他们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培养他们生活适应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以及一些简单的技能,为智障学生融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育教学中,我校坚持“帮助每一个学生‘实现自理,融入社会”的办学宗旨,开展了以“关注社会生活”“亲近自然”“亲子活动”“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的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为智障学生搭建了接触社会、与人交往的平台,培养了智障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补偿了身心缺陷,帮助他们树立了生活自信,最终使他们走向社会,学会生活,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一、低年级智障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低年级智障学生实践活动主要以培养生活自理能力为主要内容,针对低年级不同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我校成立了“自我生活管理”和“内务整理”两个实践活动小组。对于低年级重度智障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我们主要采取耐心帮扶的方法。因为这些学生由于自身缺陷,在用力的恰当、动作的准确、工具的使用等方面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低年级中度智障学生,我们主要采取扶放结合的方法。在教学中边扶边放,先扶后放。例如:做卫生,首先让能力强的学生先做,老师教他做什么,怎么做,之后教师监督,做得不好或者没擦到的地方教师指出来,持续两三天后,学生就做得很好了,同时,让其他的学生注意观察、学习怎么做,每个同学都做好做卫生的准备。让能力差的学生做的时候,做过的学生适当指导、帮助。轮流一周之后,每个学生的劳动能力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学生在劳动中也收获了成功的快乐。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不但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而且还让学生把做的过程说出来,达到二者的有机统一。再如系鞋带,我们先组织低年级的学生观看高年级学生系鞋带的过程,引导学生说说高年级的哥哥姐姐系鞋带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然后教师再示范一遍整个过程,最后带领学生分步练习,先将鞋带穿在鞋头上的两个眼里,再交叉穿鞋带。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做的教师绝不包办,并对做得好的学生及时鼓励,最后打结时教师再多作指导帮助。这样反复练习,直到全部放手。对于低年级轻度智障学生,我们主要是积极引导他们独立完成任务。以穿衣服为例,先引导学生分别完成穿内衣、穿上衣、穿裤子、穿鞋袜的练习,再进行整体操作,重点让学生知道穿衣服的顺序和技巧。这样大量反复练习,直到学生能够独立、熟练完成穿衣服这项任务。 通过这样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智障学生真正地掌握了劳动技能,提高了素质,增强了自信心,为将来能适应社会、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打下了基础。
二、中年级智障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注重与培养基本劳动能力相结合
劳动能力是一切生活的基础,也是人们生存的基本保证。智障学生由于大脑的残疾,使支配感觉器官、运动器官的传导神经受阻,导致他们反应迟钝,各种动作不准确、不协调、不到位。他们的劳动能力明显低于相应的生理年龄。为此,我校在中年级智障学生中开展了以培养基本劳动能力为主的“清洁校园”和“争当保洁员”两项活动。
我校中年级智障学生,残疾等级为智力二、三级,他们中除了智障外,还有相当一部分自闭症学生。这些学生家长的学历层次不高,大多数是来自农村、从事低收入工作的体力劳动者,生活大部分都比較困难,根本不懂用什么方法来教育和培养子女,很多都是包办代替,很少注重孩子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导致这些学生不但行为习惯很差,劳动技能偏差也很大。基于这些学生的特点,我们在教育教学中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跳一跳就能摘到苹果”的原则,为每名学生量身订制了具体的训练目标。如在劳动课上,由教师强化技能指导,从洗手洗脸到洗餐具,从脱衣穿衣到擦桌子、扫地都手把手地教,反反复复地练。常常是教师示范后,学生先动手练一练,然后一起操作,再个别指导,最后是一个一个过关。
通过一年的实践,80%左右学生的劳动技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在实际的生活中也得到了运用。如学生看见地上脏了能主动用笤帚扫,桌上脏了能主动去擦。劳动意识增强了,劳动技能提升了。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就应该多创设环境,多提供平台,提高智障学生劳动能力,使他们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因为这是关系到他们今后回归社会,能够在社会上生存的关键所在。
三、高年级智障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
我校坚持帮助每个学生“学会自理,融入社会”的办学宗旨,在高年级学生中开展简单的职业技能教育,为学生提供多种职业教育平台,教育内容尽量紧跟社会需求,为他们将来能够融入社会、自食其力打好基础。我校开展了“校园餐饮”“迎宾礼仪”“去超市购物”等社会实践活动。有专业老师负责,根据每个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劳动能力,每项活动都有相应的训练方案和训练时间及具体要求。通过一年的实践,“校园餐饮”和“迎宾礼仪”两个实践小组已经能够进行简单的接待任务。同时,还组织学生到超市购物,到社区参加实践活动,到实地练习乘坐公交车等培训,这些训练不仅培养了智障学生的职业技能,还培养了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对于正常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社会交往中便会逐步习得,而对于智力低下的孩子,往往需要家长和教师利用实践活动刻意地专门对他们进行训练。我校通过分学段分内容的实践活动,不但培养了智障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锻炼了劳动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使每个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升,而且为他们今后适应社会打好了基础,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勇于面对生活、面对挫折的良好心理品质。
参考文献:
[1] 薛长爽.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智障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J].天津教育,2014(17):105.
[2] 李红.智力障碍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途径研究[D].苏州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