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玉+刘晓强+李爽
摘要:中高职课程结构衔接已成为职业教育改革体系的重要环节。如何妥善处理课程结构衔接,需要中等和高等职业院校共同寻求突破和创新。
关键词:中高职;课程结构衔接;课程标准
一、中高职课程结构衔接的重要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高职衔接的基本内涵和本质就是课程结构的衔接。如何确定中高职衔接真正做到内涵的衔接,主要在于其课程内容以及课程体系是否实施了有效的衔接。从目前中高职具体的课程来看,存在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中职与高职在课程的衔接上,高职为了适应中职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不得不调整自身的课程计划;第二种情况,中职为了达到高职入学的要求和条件,而调整了自身的课程计划。从结果来看,这种相对单方的调整,还不能算是中职与高职在课程和教育资源上的有效整合,也不是中职和高职真正意义上的内涵式衔接。特别是由于我国目前的中高职课程结构存在差异以及衔接中存在困难,因此在具体的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中高职必须注重基本素质和职业能力等课程的安排。如中职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基本素质课的学时,目的在于使学生升入高职以后,能较快适应高职的专业教育。高职也可以根据中职学生的特征,适当增加一些职业能力拓展和实操类的课程。
二、国内外中高职课程结构衔接的现状与分析
1.专门化结构的课程教学模式。从教学模式来看,中高职需要针对某一特定职业以及特定崗位的就业需要,建立一种区别于传统课程结构的新模式。单元式教学模式是这种新模式最典型的特征,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在校的第一年学习公共基础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在第二年和第三年的第一学期学习专业课程,在第三年的第二学期进行专业的顶岗实习。
2.阶段化结构模式。阶段化结构模式即将公共基础课(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按由低到高的年级段顺序排列,知识由浅入深,由基础课程逐步进入专业课程。这种教学模式在课程组织及课程的编制上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能够使学生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对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有重要作用。但是这种教学模式的缺点是各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较少,特别是公共基础课,与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联系太少,从而造成许多知识应用性不强。可以考虑在教学的第一阶段适当安排一些专业课程,即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可以设置不同性质的课程。在适当的时期,选择性地将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与单开实践课程建设成综合课程,放在教学的第二阶段,使学生可以提前学习到专业知识和技能,这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是非常有利的。在教学的第三阶段,完成这一专业的特征性教育,实现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3.模块式结构模式。所谓模块式教学课程,即将教学内容依据不同的教学特性人为地分割成多个教学单元或者教学模块来完成,其目的是让每个教学单元或者教学模块都有一个或多个不同的教学目标,每个教学单元都有各自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标准。
三、思考与探索
第一,以能力递进、素质提高的原则进行中高职课程结构衔接,构建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贯穿于五年职业教育的全过程,构建中高职“一体化”的培养结构模式。我国的职业教育理念将学生的综合素质具体理解为知识、能力和情感,这三者之间是互相融通、相互制约的。知识是从事某种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对于一些工作岗位,原理知识是基础,是岗位赖以生存的核心本领,也是区别于普通工人最本质的方面;能力是具有从事该岗位所需要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以致用最基本的表现;情感是指学生对所从事的岗位的认同、了解及态度,是学生能够胜任岗位所必需的因素。
第二,以课程标准的一体化为特色,以教学内容的分层递进为基础,实现中高职课程结构的有机衔接。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目前我国的中高职教育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在教学理念、教学思想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与提高。近几年来,中高职院校通过教师进修和引入企业高技能人才,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基本具备编制中高职一体化的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的能力,同时也具备依据相应的国家职业标准处理中高职教材内容的能力,因此可以实现依据中高职一体化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开展分层递进课程内容的教学工作,从而实现中高职课程结构的有机衔接。
第三,以“突出特色,层次鲜明”为原则开展中高职课程教学。中职教育在坚持职业定向、能力本位的同时,加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提高中职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产、经营和服务第一线的初、中级应用型专门人才;高职教育要加大办学基本建设力度,着力提高“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尽可能增开选修课程和职业技能课程,以适应高职学生来源广泛和类型多样化的趋势,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产、经营和服务第一线的中、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解书凯.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研究与实践[J].科学时代,2013(21).
[2]彭志斌.对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的几点思考[J].东方教育,2014(2):148-14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