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体现对学生的思想引领

2017-12-08 09:35徐文东��
考试周刊 2017年24期
关键词:思想引领教学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

徐文东��

摘要:在道德与法治教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对学生的思想引领,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帮助,重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发挥教学桥梁作用,化解家长学生之间代沟;二是引导学生与人为善,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三是增强人生责任意识,激发学生强烈上进欲望;四是充分尊重学生人格,激励学生勇于自尊自爱;五是组织开展专题活动,增强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分析;思想引领

在初中各学科教学中,道德与法制学科具有多重功能,既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职能,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的引领和情感的教育,以及行为的纠正,让学生能够更加健康地成长。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具有导向作用,广大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科特点,深入研究并加以改进,本文主要针对这一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 发挥教学桥梁作用,化解家长学生之间代沟

当代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和家长之间的观点经常出现不一致。家长认为正确的,学生认为过时了、陈旧老套。家长有时候对孩子的关心往往不被子女所认同,反而认为爸爸妈妈啰啰嗦嗦,束缚了自己的自由,没有给他们想要的生活,这就导致了父母和子女之间出现了代沟。在道德与法制教学中,许多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教师可以选择相关内容对教学工作进行优化改进,努力化解家长与学生之间产生的代沟。例如在《架起沟通桥梁》教学中,笔者没有就课本讲课本,而是和学生进行了一场平等的交流活动。首先要求学生说一说父母的哪些行为是自己比较反感的,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有学生提出平时父母对自己的教育啰啰嗦嗦,一遍又一遍,自己很烦;有的学生认为父母限制自己和朋友的交往,使自己很没面子;也有的学生认为父母平时对自己管的太紧,自己的空间很有限等等。接下来,笔者组织学生对这些所谓的困惑进行分析,通过举例子、正反对比等方式,让学生明白父母的啰啰嗦嗦、每一次的重复都代表了对自己的关心爱护。有一句歌词讲得好:为什么我如此无法放弃,是因为我爱得更加深沉。让孩子们明白父母的一片苦心,父母限制自己交往范围,那是因为父母明白社会上的人良莠不齐,他们运用自己的社会阅历和感知经验,帮助子女剔除了一部分不宜交往的人群,从而努力为子女营造健康的环境;在限制子女平时活动空间方面,是因为希望他们将宝贵的时间运用于学习和成长,在青春期更应当拒绝各种外界的诱惑,将全部精力运用于学习活动之中。通过这样的分析理解,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他们对父母的爱有了全新的认识,对平时感到困惑的一些事情也有了不一样的看法,家长与学生之间的代沟得到了有效的化解。

二、 引导学生与人为善,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一直是知书达理、礼让谦容的一个民族,留下了许多佳话。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与大家和睦友好相处是非常重要的,每一个人都能够献出一份爱,都能够与人为善,整个社会就会呈现出主旋律正能量,就会变得更加团结和谐。实际上,现在社会有着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人与人之间也并非完全达到与人为善、相互帮助的效果,在这一方面一定要强化青少年的教育引导,让他们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能够主动地团结和帮助别人,陶冶性情、提高品格。例如在《授人玫瑰,手留余香》教学中,笔者向学生介绍了许多乐于帮助他人的例子,特别是近年来各地评选出来的一些道德模范,他们的行为为全社会成员做了好的榜样,具有积极的示范和引领意义。通过这些先进人物的正面宣传引导,学生对与人为善,对乐于助人有了更加深刻的感知。笔者在教学中强化了这一方面引导,同时结合平时的教育管理工作,对学生强化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的意识熏陶,有力地营造了浓厚的氛围,让孩子们学习生活的环境更加和谐。笔者欣喜地看到,班级学生之间更加团结了、更加和睦了。一人有了困难,其他学生都能够积极地伸出援助之手。班级一位学生因摔跤跌伤之后,班级其他学生自动组成四个帮扶小组,轮流架着他往返于宿舍、食堂、教室之间,一直到他能够下地走动。这样的典型案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乐于助人的精神,笔者对这样的行为加以表扬,让学生感受到中华传统美德是多么的美好,感受到帮助他人受到了怎样的尊重,感受到学习生活中如何与人友好相处等等,这些方面对增强学生成长的责任感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 增强人生责任意识,激发学生强烈上进欲望

青春期是人生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思想成长以及发展方向何去何从意义重大。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紧密结合学生的人生规划导向,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充分激发学生勇往直前、拼搏奋进的意识。在《担负人生责任》教学中,笔者首先和学生认真分析了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对这个社会承担着什么责任,作为一个家庭成员,个人成长对家庭承担着什么责任,以及对自己的未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使学生从平时浑浑噩噩、没有规划的生活中醒悟过来,让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进行重新规划,提出明确的目标,进一步增强上进心。笔者在课堂上和学生进行了专题研讨,以“我的未来”为专题,引导学生规划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发展的规划,对学习生活中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开放性的探究活动有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他们都踊跃发言。学生对自己的规划很多,有的要成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有的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等等。学生表达自己愿望时都进行了充分的研究思考,代表了自己的内心最真实想法。笔者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引导,每个人成长的过程中都有明确发展的目标,了解自己所肩负的责任,既有对国家民族发展的责任,也有对社會进步的责任,还有对自己及家庭成员的责任。而这些责任落实到最后就是要促进学生更加茁壮地成长,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去完成这些责任、实现这些目标,从而有效激发学生上进的欲望。当学生责任意识得到增强,他们的内在奋进意识、动力都会得到显著提高,他们会自觉地将人生责任的实现与国家民族兴旺、社会进步紧密结合起来,体现了责任意识的全面提升。

四、 充分尊重学生人格,激励学生勇于自尊自爱

在初中生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千万要注意一点,就是要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千万不能因为学生的疏忽错误而大发怒火,甚至在语言上刺激学生,这些都是非常不可取的。作为初中道德与法制的执教者,教师一定要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人格,鼓励学生勇于自尊自爱。例如,在《做人当自尊》教学中,笔者教育学生不能自我堕落,要有自尊心,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上都要勇于追求、善于追求,要将自尊心的保护和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等方面充分结合起来。首先,笔者在教学中尊重每一位学生,无论是说话的语气还是情感态度,都要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尊重。其次,鼓励学生制定奋斗目标,切合实际制定的目标具有实现的可操作性。笔者在这一方面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明白一个自尊自爱的青少年,首先应当是勤学上进的,要能够将学生的自尊心融入到平时的学习生活之中,在学习上勤奋刻苦,在生活上严于自律,在情感上健康阳光等等。在教学活动之后,笔者还进行了引导,将学生思想教育和课外活动相联系,较好地激发了学生自尊意识。

五、 组织开展专题活动,增强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在道德与法制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增强学生自我保护能力。这一方面,教师可以选取教学内容和生活的结合点进行分析研究,达到提高完善自我的目标,进一步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例如,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教学中,笔者针对青少年的行为特点,无论是思想还是行为方面的特点,进行认真地分析研究,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开展专题教育,以“我们面对哪些危害和隐患”为主题,和学生进行了认真地分析研究。在生活上有哪些安全隐患,如触电、溺水、交通事故、高空坠物等等,在主观上有哪些危险或者隐患,比如放纵要求、违反规定、触犯法律等,这些都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研究的内容,寻找到生活中的危险因素与隐患。接下来就要进行专题分析研究,引导学生知不足然后能改。例如,在面对溺水、触电、交通事故等危险因素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观察,有效避开这些危险因素,增加生活的安全保障系数。再比如在触犯法纪法律等方面隐患上,要注重法律知识的学习,将法制意识根植于脑海,懂得什么可以做、什么坚决不能做,从而对学生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制教学是初中生成长中一门重要的学科,教师结合教学工作要强化对学生的思想引领,让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和家长和睦相处、与同学与人为善,在遇到压力和逆境时激流奋进,以及牢固树立法纪意识,使教学工作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吕庆东.政治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5,(12).

[2]武进.从质疑走向认同[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5,(10).

[3]钟启泉.课程与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严育洪.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想引领教学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探究新时期高校教师对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保障机制
立足校情 聚焦心理 管理升级 实干兴校
立足校情 聚焦心理 管理升级 实干兴校
新时期共青团思想引领的路径探讨
中学物理教学探究
基于学习任务分析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