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视角下“阅读—习作视角的转换”之我见

2017-12-08 12:52亢丽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商人动作文本

亢丽

朱光潜先生有过一段经典阐述:“从前我看文学作品,摄引注意力的是一般人所说的内容。如果它所写的思想與情感本身引人入胜,我便觉得它好,根本不注意它的语言文字如何。反正语文是过河的桥,过了河,桥的好坏就不用管了。近年来我的习惯已完全改过。一篇文学作品到了手,我第一步就留心它的语言。如果它在这方面有毛病,我对它的情感就冷淡了好些。我并非要求美丽的词藻,存心装饰的文章甚至使我嫌恶;我所要求的是语文的精彩妥帖,心里所要说的与手里所要写出来的完全一致,不含糊,也不夸张,最适当的字句安排在最适当的位置。那一句话只有那一个说法,稍加增减更动,便不是那么一回事。这种精确妥帖的语文颇不是易事。它需要尖锐的敏感,极端的谨严和极艰苦的挣扎。一般人通常只是得过且过,到大致不差时便不再苛求。”

朱先生所讲的,正是一种可贵的“语文意识”,而这份语文意识正是对作品中“表达视角”的关照。所谓表达是指将思维所得的成果用语言、语音、语调、表情、行为等方式反映出来的一种行为。表达以交际、传播为目的,以物、事、情、理为内容,以语言为工具,以听者、读者为接收对象。

2011年版课标第一次提出了“语用”这一观点,在“语用”观点的指引下,如何实现我们的语文课由“阅读本位”向“写作本位”的华丽转身,正是我们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下面以《画家和牧童》《三个儿子》两篇课文来谈谈在描写人物精神品质的文章中如何实现“阅读—习作视角的转换”。这两篇课文都是围绕着人物精神品质展开叙述的。在单元导读中专门提到了一个话题——学习人物的优秀品质。可是教材只是一个范例,更重要的是我们上的是语文课,不是思想品德课,如果课文学习结束后,学生的习得仅仅是某种精神品质的话,那一方面说明我们的语文课是失败的,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语文课还在和内容分析亲密接触。基于此,在新课标视野下,这样描写人物精神品质的文章,该如何做到从阅读视角到写作视角的转换呢?下面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言为心声,关注不同人物的语言表达特点

“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在不同的场合,人物会因心境的不同而说出不同的话,这些不同的话语恰恰透露出人物特定的内心世界。且看《画家和牧童》中第一次语言的交锋,暂且称之为“粉丝”之间的对白。

“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赞道。

“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

这是戴嵩的欣赏者对他的画的评价,结合上文戴嵩作画的过程,这两句评价既是对上文戴嵩绘画技艺高超的总结,又为下文故事情节展开做了引子。其极具特色的表达方式是:人物语言表述的重复性。两个“画得太像了”和“画活了”的重复,看似啰唆、繁琐,其实通过这种简单的重复,作者所要表达的是一种积极的语言策略。请看这两个不同身份人物的语言,大致具有相同的模式,同为感叹句,而且均由三个短语构成,前两个短语重复,最后一个总结。在这一模式下,读该句时的感情绝不是1-1-2的平铺方式,而是1-2-3的情感递增式。那么读这两个句子时的语气也该是呈螺旋式上升的。在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关注这次对话呢?

1.关注发话者的身份

文中这两个人物的身份,一个是商人,商人对戴嵩画的评价是“像”,也就是说,他的出发点是“形似”。在唐朝的时候,没有相机和高科技产品,当一个画师具备了画得像的本领时,让一个门外汉来看首先是敬佩的。而另一个人物是教书先生,他的着眼点是“活”,重在“神似”。因此如果把两个人的语言进行交换后,我们发现表面看似无伤大雅,其实是完全行不通的。因为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商人的欣赏是以“利”为目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这种购买,有真心的喜欢,当然也不排除炒作的成分,或者说是对市场价格的一种哄抬。因此,当商人说这句话时,其实是有一种跟风和从众心理,所以文本中商人说话的提示语里加了“称赞”一词。在读这句话时,我们需要引导学生透过称赞这个褒义词,感受商人称赞话语中的“商机”心理,而不仅仅是局限于口头的夸奖。文中出现的第二个人物,教书先生对画的欣赏就不限制于利益层面了。他比商人更深刻,他看到了画的精神层面的东西,所以他的评价是“活”,同样透过教书先生的语言,我们也可以感知其当时的内心——欣赏,不甘于人下,与众不同,知识分子的一种清高。同是称赞,教书先生就显得与众不同,所以在教书先生的提示语里给的修饰词是“赞扬”。其内涵是我不光欣赏,我还要帮着宣传,帮着扬名。所以看似是近义词的两个词语在这里是不能进行位置互换的。文章以商人和教书先生为代表,透过二人极具特色的语言,反应了当时社会对戴嵩画的认可度,这也是一种侧面描写的手法。

2.关注提示语的位置变化

关于这两个人物对戴嵩画作的评价,文中选择了提示语后置的写作形式,那么我们如果换一下,且看——

一位商人称赞道:“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

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

文本的内容没有任何改变,但是却感觉不对劲,什么变了呢?是感情,是语调。对话的提示语后置,这样的文字有利于突出对话的语调,在弱化提示语时凸显出强烈的节奏感、对比的形象感和情味感。如前面分析所说,这两句评价坚决不是平淡如水的推进,而是情感逐步生发,直到喷薄欲出。在文中还出现了第二次语言交锋,我称之为“大小人物之辩”。小牧童脱口而出的“画错啦,画错啦!”仍然与上文承接,采用了提示语在后的形式,而随后的戴嵩与牧童之间的对话则采用了提示语在前的形式,变换的形式不仅体现了文本内部节奏的变化美,更主要的是,对于戴嵩和牧童的对话,作者的关注点更在意的是戴嵩的处事态度和人物品质。

3.从提示语中表现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感受人物品质

牧童的“挤”不但说明当时看画的人多,还从侧面展示了牧童敢于直言的品质——穿过重重的“人墙”,透过一阵阵的夸赞声,孩子如此直言不讳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质疑,那么戴嵩的动作和神态又如何呢?——“叫”“和蔼”“拱手”“惭愧”这些表示人物神态和动作的词语恰恰出现在修饰提示语的语言中,而戴嵩语言的出现,作者还专门将提示语进行了前置。endprint

透过关注提示语及提示语中表现人物神态、动作的词语深入去读戴嵩的语言,真正实现朗读由情入心,就可以感受到他的谦虚好学、不耻下问等品质。

二、行为心表,抓住人物动作细微之处细细品味

《三个儿子》文章读完,带给小朋友和我们的是一个大大的问号: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儿子呢?三个儿子和一个儿子之间存在的秘密就在于这三个儿子不同的表现——人物动作。提到人物动作,很多老师都会关注到文本的第9、10、11这三个自然段,这是对人物动作描写最典型的段落,同时也是课后题中需要学生去读读说说的练习,可见此处的动作描写在全文中居于重要地位。然而如果抛开文章整体,只是单独看这个动作部分的描写的话又会有“一叶障目”之感,那么继续将这部分典型的动作描写放入文本来看,就会发现作者的匠心独运。

1.品味主要人物动作中蕴含的情感

细细读来,这三个儿子的动作聚焦于翻、唱、跑、接、提。从字数上来比,第三个儿子做的事情最多,从事的动作最密集;从直观感受上看,第一个儿子给人以视觉欣赏——真好看,第二个儿子是听觉享受——真好听,只有第三个儿子毫无特色可言;从对动作的描述情感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第一个儿子的情感是最强烈的(句末的感叹号);第二個儿子稍次,但是一个“真”字也传达了赞美之情;唯有对第三个儿子采用的是平白的叙述,丝毫没有感情色彩。这样看来,矛盾就在对比中产生了,翻和唱的孩子得到了无形的赞赏,而从事劳动最多的却只做了叙述和交代,作者没有任何情感流露。

2.对比文中人物的动作,凸显人物品质

《三个儿子》一文中主人公是儿子,但正是因为母亲的存在才彰显了儿子的品质。我们纵向来看母亲和儿子之间的微妙关系,夸自己儿子的母亲,他们的儿子见到他们在提水时是继续在翻,在唱,而说自己的儿子没什么特别的母亲,她的儿子却是跑过来,接过水,提着走了。这就是“没什么特别”的儿子,从特长来说,他真的没什么特别,可是当处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中时,他又是那么“特别”。这个特定的环境就是文章第8自然段中对母亲动作的细节描写。

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要解开我们和孩子心中的谜团“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这处描写是关键之笔。短短两句话将水之重形象地描述出来,从客观的水直晃荡,到三个妈妈的主观感受,走走停停,腰酸胳膊痛,似乎这个画面就在我们眼前。这时让学生换位思考:如果你是提着水的妈妈,此时你最希望的是什么?当然是有人帮忙提水了。所以下文顺理成章地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极其懂事、了解妈妈心理的儿子——第三个儿子,他什么也没说,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此时此刻,无论你跟头翻得再好,歌唱得再好听,都不如实际行动帮妈妈提水来得实惠,因为此时对儿子的定义可以理解为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体贴父母的男孩子。而三个儿子的品质也在面对母亲那一刻的表现中得到了展现。

在教学描写人物精神品质类文章时,要摆脱以往给人物“贴标签”的做法,立足文本,紧扣人物言行,读开来,想开去,细细品味,慢慢琢磨,人物品质自然会浮出文本,这样才真正实现了由阅读视角向习作视角的转换。

(作者单位: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endprint

猜你喜欢
商人动作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下一个动作
言而无信的商人
威尼斯商人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商人求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