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想象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临床疗效观察

2017-12-08 10:30:46陈奕杰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7年6期
关键词:强制性上肢偏瘫

陈奕杰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康复科,四川 成都 610072)

运动想象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临床疗效观察

陈奕杰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康复科,四川 成都 610072)

目的探讨采用运动想象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的效果。方法选择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 例。 对照组常规神经促通技术联合强制性运动治疗模式,研究组使用运动想象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5次/周,治疗8周。两组治疗前和治疗 8 周后分别用简式 Fugl-Meyer 运动评价表、日常 Bathel 指数量表等进行综合评估。结果治疗后研究组FM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利用运动想象联合强制性运动可有效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恢复其肢体功能。

脑卒中偏瘫;强制性运动;运动想象;肢体功能

偏瘫是脑卒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而脑卒中也是后天性偏瘫的主要诱因,此类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严重下降,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近几年该类疾病的新型治疗方法不断推出,其中运动想象是一种全新的方式,其以思维和心理影响神经,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本文研究运动想象联合强制性运动治疗脑卒中偏瘫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2013年5月至2016年7月选择我院康复科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排除标准:①严重的关节疼痛,心肺及其他脏器疾病;②明显的关节疼痛和活动功能受限及肌肉痉挛(Ahsworht 评级>2 级)。纳入标准:均符合我国脑卒中偏瘫诊断标准[1],且均为右侧脑组织损伤,患者思维清晰,自身无其它脏器严重性病变。①年龄>18岁,病程≥3 个月;②主动运动:拇指及至少另外两个手指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伸展>10°、患腕伸展>20°,且60 s内动作可重复3次;③被动关节活动度:患外旋>45°,外展和屈曲>90°、肘关节伸展<30°,前臂旋前和旋后>45°;④基本安全保证:穿上手套吊带后能维持一定的平衡,手扶依靠物下能维持静态站姿至少 2 min,能独立完成如厕和从坐到站的转位;⑤视觉与运动觉想象问卷测试正常,并经想象练习合格者;⑥无严重的言语认知障碍、平衡问题和药物不能控制,精神状况量表评分>22 分;⑦签署知情同意书,有较好的康复欲望和家庭支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患者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53~89岁[(66.62±1.71)岁]。研究组男41例,女19例,年龄55~87岁[(66.85±1.63)岁]。两组性别、年龄、疾病性质程度、偏瘫侧和病程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强制性运动治疗模式,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运动想象治疗,治疗疗程为8周。具体方法如下:

1.2.1常规治疗 方法患者入院早期开展肌肉解痉治疗,并以ROOD、Bobath技术促进患者神经系统再通。同时,为患者提供坐姿、站姿平衡训练,由医护人员在旁陪同,患者采用被动运动方式,每次运动时间持续40 min为宜,每天治疗1次即可,每周连续治疗6d后休息1d。

1.2.2强制性运动治疗 ①限制健侧上肢活动:在早期治疗时,应选择用夹板固定健侧前臂和手,再用吊带将夹板两端固定并置于身体健侧,在日常擦身、如厕、夜间休息,或为了安全平衡才可解除限制。每天健康侧佩戴限制护具时间应高于8 h,连续治疗8周,强迫患侧肢体活动。②根据患者患侧肢体功能丧失情况为其制定合理的强制性运动治疗方案,这类方案还需要参考患者的兴趣爱好,例如单腿(单手)负重、单腿台阶运动、单手穿衣等。每项治疗方案单次治疗时重复10次,持续时间以1 h为宜[2]。

1.2.3运动想象治疗 为患者讲解运动想象治疗的方法和预后效果,并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想象治疗方案,先由治疗师讲解分析并示范想象动作,并指导患者用健侧上肢进行抗阻运动完成动作模仿训练。同时和患者一起分析动作步骤及特征,帮助患者了解和掌握完成正常的运动模式和感觉,再让患者把有关动作想象一遍。其次,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除运动演示外,还需要不断利用语言引导患者的想象。第三,运动想象内容应结合患者情绪爱好而定,可以选择踢皮球、深蹲、楼梯运动、跑步等。运动想象治疗时需要选择较安静的病房,开始治疗的前5 min应引导患者将注意力放在自身患侧肢体上,并由身体感受环境[3]。每次治疗持续时间以20 min为宜,分别在早、晚各进行一次。

1.3评价标准由同一位不参与治疗并且经过专业培训的康复治疗师在治疗前、治疗8周后单盲评定所有患者。运动功能评定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针对的是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上肢运动功能评定总分:66分,下肢运动功能评定总分:34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运动功能越好。ADL 评定:采用Barthel 指数,包括进食、穿衣、洗澡、如厕、床椅转移、平地行走、上下楼梯、转移等动作,每个项目根据动作完成程度分为 0、5、10、15,总分值 0~100分。分数越低,障碍越重。Barthel 指数 40分以上者康复疗效最佳[4]。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各组间的两两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FM和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FM与BI评分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FM与BI指数评分增大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肢体功能评分比较 (分)

a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b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0.05

3 讨论

偏瘫是以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会导致患者生活无法自理。以神经发育技术等康复手段的治疗已被充分肯定,但大部分患者经治疗后仍不能恢复至理想水平。

强制性治疗指的是限制患者健康侧肢体的行动,强迫其在每天至少8 h强迫自己使用患侧肢体行动,从而提升治疗的主动性,并协调双侧躯体的平衡性。运动想象介入治疗属于偏瘫治疗的全新模式,是指为了提高运动功能而进行的反复运动想象,其中没有任何行为运动输出,根据运动记忆在脑组织中激活某一特定活动的区域,从而达到促进协调运动功能思维通路恢复目的。改善患者运动功能的基础是心理神经肌肉理论,主要是利用了心理和思维作用于人体神经和肌肉的特点,通过增强神经感觉信号的方式,激活处于睡眠状态的神经细胞,从而提升临床运动治疗的效果。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不仅要对想象运动的动作进行演示,还需要不断利用语言暗示进行引导,并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以免影响想象效果[5]。

从本次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强制性运动疗法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进行干预,经过限制其健侧上肢,强迫患侧上肢进行特定行为再塑训练及重复练习机会,有针对性和选择性的运动想象强化训练,在头脑中反复想象某种运动动作或运动情境,激活正常运动“流程图”运动信号,再由患者通过传出神经向效应器—肌肉发出运动信号,对患侧上肢产生主动性重复刺激,经长期反复训练能形成相应的条件反射,改善神经及其支配肌肉的功能,从而达到运动想象训练的目的。另一方面,运动想象训练能充分调动患者主动有意识地参与,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训练,增强自信心和主观能动性。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后,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均明显提高 (P< 0.05),提示强制性运动疗法和运动想象疗法能有效改善部分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社区日常生活能力。利用联合运动想象治疗的研究组患者FM和BI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说明该方法有助于提升运动治疗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运动想象时应以患者日常运动爱好为主,这样可使患者快速进入想象当中[6]。本次研究中,研究组60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该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1] Gauthier LV,Taub E,Perkins C,et al.Remodeling thebrain:Plastic structural brain changes produced by differ-ent motor therapies after stroke[J].Stroke,2013,39(5):1520-1525.

[2] 陈增力,崔福玲,代秀丽.运动想象疗法结合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1,33(7):542-544.

[3] 饶高峰,付庆林,张文福,等.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对卒中偏瘫上肢功能康复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5):13-16.

[4] 李付云.早期强制性运动疗法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J].当代护士:专科版旬刊,2016,2(2):52-53.

[5] 王鹂,马朝阳,游菲,等.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5):353-356.

[6] 方梅,雷艳,刘恒,等.运动想象足背屈联合辅助站立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早期病人下肢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29(26):3253-3255.

Obsevation of effect of mentalimagery with 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 on patients of stroke

CHEN Yi-jie

R49

B

1672-6170(2017)06-0247-02

2017-05-22;

2017-09-21)

猜你喜欢
强制性上肢偏瘫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上肢位置跟踪
测控技术(2018年6期)2018-11-25 09:50:08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中国自行车(2018年4期)2018-05-26 09:01:53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机器绞轧致上肢毁损伤成功保肢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
我国将实施新版强制性产品认证规则
首批强制性气象国家标准发布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