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权,吴勇江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同仁医院影像科,江苏 盐城 224100)
多层螺旋CT与MRI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比较
陈玉权,吴勇江△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同仁医院影像科,江苏 盐城 22410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与核磁共振成像(MRI)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就诊的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经MSCT检查172例,经MRI检查171例,总结两种检查征象,比较两种检查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结果MSCT检查表现为骨质连续性中断或者伴骨折线影,移位骨折与局部骨质缺损吻合。MRI检查T1WI序列像表现为片状不均匀低或者略低信号,T2WI序列像表现为高或者略高信号,STIR序列像表现为明显高信号。MRI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MSCT(P< 0.05)。MRI与MSCT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的约登指数分别为0.90和0.45。结论与MSCT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比较,MRI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临床对于X射线检查阴性的高度怀疑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应当进行MRI检查。
多层螺旋CT;核磁共振;膝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
在外力作用、功能需要等因素下,膝关节是人体容易发生骨折的关节之一[1]。其中隐匿性骨折是以膝关节局部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症状,普通X射线检查阴性但实际存在骨创伤的一种骨折类型[2]。对于隐匿性骨折,如果不能及时确诊治疗,错失治疗时机时,患者可能出现软骨缺损、疼痛,甚至出现退行性骨关节病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3]。因此,提高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层螺旋CT(MSCT)和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在关节系统疾病的诊断中日益普及,不断提高了疾病的诊断率。本研究旨在比较MSCT与MRI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以期为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临床诊断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1.1一般资料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就诊以膝关节局部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343例疑似隐匿性膝关节骨折患者。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存在膝关节局部疼痛、活动受限的临床表现;②普通X射线检查无阳性表现。其中,行MSCT检查172例,男110例,女40例,年龄22~70岁[(43.2±9.3)岁]。骨折部位:股骨外侧髁42例,内侧髁25例,胫骨近端50例,同侧股骨、胫骨关节面相邻两端同时骨折33例,22例为非膝关节骨折。行MRI检查171例,男102例,女48例,年龄20~66岁[(42.4±9.8)岁]。骨折部位:股骨外侧髁51例,内侧髁29例,胫骨近端43例,同侧股骨、胫骨关节面相邻两端同时骨折27例,21例为非膝关节骨折。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检查方法MSCT检查:采用64层螺旋CT扫描机扫描病变部位,参数设置为120 Kv,110 mA,层厚5 mm,应用容积再现、多平面重建等方法,选择骨折显示最清晰的图像进行分析。MRI检查:进行MRI扫描,T1WI参数设置:TR600 ms,TE20 ms;T2WI参数设置:TR4000 ms,TE100 ms;STIR参数设置:TR200 ms,TE90 ms。分别采用冠状面、矢状面、横断面扫描,参数设置:层厚0.5 cm,间距0.3 cm,矩阵256×256。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经手术或关节镜检查,300例为隐匿性膝关节骨折,43例为非膝关节骨折。
2.1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检查征象MSCT检查表现:骨质连续性中断或者伴骨折线影,移位骨折与局部骨质缺损吻合(图1)。MRI检查表现:T1WI序列像表现为片状不均匀低或者略低信号,T2WI序列像表现为高或者略高信号,STIR序列像表现为明显高信号,边缘欠清晰,各序列像无明显的线样低信号或者略高信号(图2)。
图1 膝关节隐匿性骨折MSCT影像表现
图2 膝关节隐匿性骨折MRI影像表现
2.2MSCT与MRI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比较将MSCT、MRI与关节镜或手术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结果进行比较,计算出各项评价指标,MRI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MSCT(P< 0.05),见表1~表3。
表1 MSCT与关节镜或手术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结果比较 (n)
表2 MRI与关节镜或手术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结果比较 (n)
表3 MSCT与MRI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评价指标比较 (%)
膝关节是人体解剖结构复杂的关节,属于屈戊关节,由股骨远端、胫骨近端、髌骨组成,关节囊薄而松弛。该关节活动量大,且关节端结构为松质骨,受到暴力时极其容易发生骨折[4]。其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是常见的骨折类型,范围小,程度轻,以膝关节局部疼痛、活动受限为临床表现[5]。目前,普通X射线是诊断骨折的首选检查手段,具有骨组织对比度高、操作简单、经济性等优点,对大部分骨折能够做出诊断[6]。但是,普通X射线检查属于二维重叠影像,密度分辨率低,且急性骨折患者不能采用合适的摆位,对于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无阳性发现,延误治疗时机[7]。因此,提高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MSCT是一种采用Z轴多排探测器及锥形X射线束等影像技术的CT检查,既能够做到薄层扫描,又可以显著提高单次检查范围,能够获得任意层面、角度的图像,且各方向的空间分辨率一致,可以多方位观察病变部位,提高诊断率[8]。与普通X射线检查相比,该检查方法扫描速度快,无创伤,无影像重叠,密度分辨率高,可以形成立体直观的三维解剖图,可以全面评价骨折形态、骨折类型,精确判断关节面受累程度,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具有较高的诊断率[9,10]。但是,对于骨折线走样走形、骨折平面透亮度低的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MSCT仍然存在局限性。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MRI影像学检查逐渐在临床应用,对骨骼系统组织具有良好的分辨率,在清晰显示组织外形改变的同时,能够显示骨折细微的异常变化,而且可以在冠状面、矢状面、横断面上成像,清晰显示韧带、软骨损伤、骨髓水肿等病变,显著提高了隐匿性骨折的诊断率[11,12]。但是,MRI检查存在价格贵、基层医院并未普及的缺点,首选MRI检查受到一定限制。
本研究分析我院就诊的隐匿性骨折患者经MSCT或者MRI检查的临床资料,在MSCT检查中的征象为骨质连续性中断或者伴骨折线影,移位骨折与局部骨质缺损吻合,而在MRI检查中征象为T1WI序列像表现为片状不均匀低或者略低信号,T2WI序列像表现为高或者略高信号,STIR序列像表
现为明显高信号,边缘欠清晰,各序列像无明显的线样低信号或者略高信号。MRI检查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MSCT检查。说明尽管MRI价格较高,但对于膝关节隐匿性骨折宜选择MRI作为更可靠的诊断手段。
综上所述,相比MSCT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MRI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因此,临床上对于X射线检查阴性的高度怀疑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应当进行MRI检查。
[1] 刘菁菁,王伟,张力,等.低场强MRI可首选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30):5591-5595.
[2] 路成文,张彬.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核磁共振诊断价值[J].中国医刊,2014,49(2):92-95.
[3] 秦少华,徐方元,刘含秋,等.非典型脂肪-血液界面征用于膝关节隐匿性骨折X射线诊断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5,34(3):431-434.
[4] 仇晓岩,刘广军,王新波,等.膝关节隐匿性骨折66例MRI诊断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8):1920-1921.
[5] 汪云,唐金莲.低场MRI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1,9(2):179-181.
[6] 徐妍妍,李斌,邹海波,等.X射线、CT、MRI在评估症状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手术治疗中的价值[J].中华医学杂志,2014,94(11):832-835.
[7] 陈前丽,万智勇,王彬,等.16层螺旋CT在诊断隐匿性骨折中的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1,27(8):1230-1232.
[8] Al Umairi RS,Al Kindi F,Al Busaidi F.Anomalous origin of the left coronary artery from the pulmonary artery:the role of 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MSCT)[J].Oman Med J,2016,31(5):387-389.
[9] 耿艳杰.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J].四川医学,2012,33(6):1074-1075.
[10]莫明华,袁凡林,王俊峰,等.多层螺旋CT在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34(1):113-114.
[11]刘红权,陈艳,朱曼,等.核磁共振应用于膝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的临床意义[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9):92-93.
[12]王亮.MRI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0):2737-2738.
Comparison of diagnostic value of MDCT with MRI for knee occult fracture
CHEN Yu-quan,WU Yong-jiang
△通讯作者
R814.42
B
1672-6170(2017)06-0252-03
2017-03-21;
2017-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