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裕华
关注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是新时期学校教育中的流行色和核心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离不开“智能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综合培养,两者之间相辅相成,既缺一不可,同样也不可偏废。从某种意义而言,后者显得更加重要。就语文教学来说,重视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根本要求,而且是学科活动体系中的应有之义,更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个性化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必须因素。小学教育是人生之旅的奠基工程。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主要就如何构建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途径方面,试对此做出简要性阐述。
一、善于在“名人故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由于心智发育的规律性,小学生犹如一张有待描绘的“大白纸”,而且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学习力和模仿力,他们乐于学习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常常以他们为心中偶像而顶礼膜拜。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借助教材内外的人物形象和先进元素,注重对学生开展丰富多元的人文教育活动,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攫取千里跬步、江海细流的良好效益。如《徐悲鸿励志学画》《詹天佑》《钱学森》等中的爱国情怀,《天火之谜》《诺贝尔》等中的科学品质,《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海伦·凯勒》《爱滋病小斗士》等中的励志精神,《陶校长的演讲》《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等中的道德元素,不时闪现出令人震撼的光辉人性。此外,基础教材中还有一些寓教于乐的神话故事(如哪吒)、民间故事(如嫦娥)、名著故事(林冲)以及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等,蕴藏着极其鲜明的人物形象和令人可感的艺术力量。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应当予以充分利用的良好素材和优质资源。
二、善于在“经典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以唐诗宋词为杰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历经千年积淀而永不褪色,其中凝練而成的丰富人文元素,如思想修养方面的,情感个性方面的,人生观念方面的,价值取向方面的,审美情趣方面的,辩证哲理方面的,人际关系方面的等等,哺育了生生不息的炎黄子孙,是代代相传的优质基因。即使在今天,也是涵养并滋润青少年群体的“必需品”和“营养品”。如苏轼通过《题西林壁》,引导我们——无论待人或对事,应当本着全面、客观、公正的思想和眼光,否则就会陷入“横岭侧峰、难明真相”的迷惑境地;叶绍翁通过《游园不值》,透析了“生命伟力”现象——新生事物的成长是无可阻挡的;李清照通过《夏日绝句》警示我们——人生在世,切莫不思进取、碌碌无为,而应具有积极进取的价值追求;陆游通过《示儿》教育我们——爱国精神是永恒的、不朽的;李白通过《送孟浩然之广陵》告诉我们——友谊是天长地久的……教师应在潜移默化中把它们植入到学生的心灵和血液之中。
三、善于在“阅读习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言本身就是生命力和意志力的体现。凡是优秀文学作品,从根本上最吸引人或者震撼人心的因素,并不在于语言文字的优美和故事内容的精彩,而是其中角色形象以及作者在人格力量、道德操守、人生价值等方面的人文因素。善于阅读善于写作的人,固然要有相应的方法和技巧,同样须有进步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格;否则,就难以获取相应的熟练程度和令人期待的高度。换言之,没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就很难有阅读写作的成功。在小学语文读写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在“人文素养”理念指导下,本着“大语文教育观”的教学思想,善于把“心(人文素质)”和“言(写作技巧)”有机地渗透并融合起来,才能赢得事半功倍的“双赢”效果。如大自然是一本“绿色的课本”,我们只有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意识,他们才能真正地走进大自然、拥抱大自然,才能在乐于观察与积极思考中去认真地“阅读”这部活书,才能切实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基本特点。
四、善于在“综合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实践活动是语文课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主要目标和重要价值。这不仅在于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中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而且在学用结合与情感体验中不断激发学习情趣,形成良好习惯,铸造实践精神,逐步地积累和积淀学生的人文修养,从而为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打下坚实性基础,并且源源不断地注入一些活力元素。比如,在教学毛泽东笔下的《七律?长征》之后,为了进一步加强革命精神的教育,笔者组织了以“追寻革命历史,弘扬长征精神”为主题的为期两周的综合实践活动。在第一周内,完成两项任务:搜集并研读红军长征知识和史料;观看长征影视,学唱《长征组歌》。第二周内的主要任务是:开展“长征故事演讲会”和“革命歌曲大家唱”活动;出一期“长征知识”黑板报,撰写学习活动心得。从综合实践的过程和结果来看,小学生不仅学习了比较丰富的长征历史知识,锻炼了信息搜处的能力,而且他们从中接受了革命精神的新鲜人文教育。
总之,开展学生人文教育活动是一项有利于教学相长的艺术性实践课题。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把“人文素养”和“智能素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加以认真落实,这不仅是对新时期教育责任意识的着重反映,也是考量教育工作者师德师风的重要因素之一。endprint
学子·上半月2017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