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泽民
摘 要: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如何抓住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来培育90后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增强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实效性,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的传播优势以及培育和弘扬90后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剖析了新媒体时代下在90后大学生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在90后大学生中提升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民族精神;路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7)11B-0021-02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曾多次提到要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并在2016年12月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活起来”。高校是集聚90后大学生的主要场所,也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还是新媒体传播的关键领域。因此,新媒体时代下在高校90后大学生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尤为重要。
一、新媒体的传播优势以及培育和弘扬90后大学生的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一)新媒体的传播优势
新媒体对于当代90后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使用电脑、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通过校园网络或电信可以获得所需的信息和服务。那么什么是新媒体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新媒体为“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网络学研究室主任孟威认为,新媒体是以因特网、手机等数字媒介为代表的,能够丰富社会文化的传播形态。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兰以手机媒介的传播优势为代表指出,新媒体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公共信息平台。
综合以上各种代表性的观点,我们把新媒体定义为:新媒体是继传统媒体发展起来,依靠数字网络技术和互联网渠道,提供与被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一种数字化互动性的传播载体,它的最大特征就是数字化、多样化和互动性。
运用新媒体传播信息具有以下几点优势:第一,传播及时,无需等待。新媒体运用网络光纤通讯线路,只要网络信号通畅,瞬间可以到达任何地方;第二,信息清晰,落点明确。新媒体可以将信息清晰明了地向指定的对象传播,实现点对点,一对一,一对多的传播模式;第三,相互传播,自主参与。新媒体是一种交互式的传播媒介,双方都可以主动地或选择性地进行参与。
(二)培育和弘扬90后大学生的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撑,是民族同心同德的关键所在和民族绵延发展的重要枢纽,囊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内容。
自21世纪以来,江泽民同志提出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要纳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胡锦涛同志也提出在新形势新任务下,我们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要弘扬民族精神来维护民族团结,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不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课题,还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
自2008年起,高校迎来90后大学生时代,对他们进行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首先,理论意义在于有利于增强和凝聚90后大学生的民族意识感、使命感和责任感。90后大學生求知欲强烈是学习理论文化知识的重要动力之一,随着新媒体的广泛传播,90后大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到一些与中华民族精神相悖的知识,因此需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
其现实意义在于,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民族复兴靠人才,人才靠教育,90后大学生是未来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培育和弘扬90后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支撑。因此,培育和弘扬90后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是社会历史重任、凝聚民族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
二、新媒体时代下培育和弘扬90后大学生的民族精神的机遇和挑战
(一)新媒体时代下培育和弘扬90后大学生的民族精神的机遇
新媒体可以承载影音和文字信息,并成为了当下90后大学生交流沟通和获取信息服务的重要渠道,其传播优势给我们高校民族精神教育工作者带来了一定的辅助作用,增强了高校民族精神教育的教学效果,触动了90后大学生内心深处的民族意识。
第一,为90后大学生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搭建了学习交流平台。新媒体时代下,各种交流软件层出不穷,最常见的有腾讯QQ、微信、微博等,其中微信推出了微信公众平台功能,通过这个平台你可以关注你所需要的微信公众号,从而可以获得信息,而微信是90后大学生必备软件,这就可以让高校民族精神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创建关于民族精神的微信公众平台,让学生关注学习。
第二,为90后大学生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扩充了学习资料内容。当前是多种思潮并存的信息社会,新媒体承载着世界各地的海量信息,加上90后大学生具有的计算机技术和英语水平,他们足以自由地学习和吸收在书本上找不到的民族文化内容,通过他们对资料内容的筛选,补充课堂上教师所遗漏内容,这就为90后大学生提供了多种新的学习材料。
第三,为90后大学生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开辟了学习方法途径。传统的学习方法途径就是在课堂中听教师的说课和PPT演示以及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新媒体改善了传统的方法和开创了新的途径,譬如,在学校官网开设民族精神主题教育网络学习视频,要求学生课后学习领悟,并到课堂上与老师进行交流,这也可以被叫做“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还可以开设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依据民族精神教育主题把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授课者和学习者联系起来。
最后,为90后大学生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拓展了学习成长视野。新媒体可以将国家发展状况、社会热点问题、民族精神面貌一一呈现到我们的视野中。通过生动的画面呈现,突破狭窄视野范围,使90后大学生感受民族繁荣、团结进步的力量,同时刺激他们的成长、开拓他们的视野和增强对民族的认同。endprint
(二)新媒体时代下在90后大学生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挑战
新媒体的传播在给我们带来机遇的同时,又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体现在90后大学生自身对国家民族的认同和归属上,以及新媒体被当作一种意识形态的渗透工具。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内容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爱国主义凝聚了中华儿女对祖国同胞、河山、文化的尊重、热爱和自豪,90后大学生是改革开放成果的最直接受益者,他们接触到了先进的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搜索到了来自全球各地的文化信息,而信息全球化会间接性地弱化90后大学生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意识。
在上世纪90年代,有一位国外学者就认为“中国性”的自性危机是中国最核心的危机,这种“中国性危机”就是民族精神的认同危机,所以应当最先培育90后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让他们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都能认同国家和民族,因此,新媒体时代下,在90后大学生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挑战之一就是90后大学生对国家民族认同的弱化。
美国既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开创者,还是利用新媒体向其他国家渗透“世界自由秩序”意识形态的主导者,正如国家行政学院教务部教学管理处处长刘恩东认为的,美国把新媒体作为“实现美国‘21世纪治国方和霸权战略的新工具和新途径”。20世纪90年代末,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实施了信息技术产业战略,强调我国的计算机、互联网信息技术必须运用法律手段迅速并健康的发展,这对提高社会生产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该正确利用新媒体,让它成为有利于发展我们事业的工具,而不是成为破坏他国意识形态的武器。
三、新媒体时代下在90后大学生中提升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有效路径
在90后大学生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传统路径就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社会实践课,这种传统路径放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略显单一和机械,因此,我们可以继承这种传统路径,充分利用数字化互动式的新媒体技术,探索创新路径来增强其教学效果,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有效途径:
第一,精准定位90后大学生,并认清他们的心理特点。90后大学生不仅是新媒体时代的体验者,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由于新媒体环境下的某些消极影响导致他们在行为上、思维上、情感上、认知上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也使他们成为网络传播不良信息的受害者,因此要教导他们分辨是非,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第二,加强校园网建设,并建立网络宣传平台。新媒體需要通过网络渠道才能进行运作,而校园网是90后大学生每天都需要接触的网络环境,因此,可以利用校园网优势筛选正面的民族精神理论网络信息内容和建立直接以民族精神命名的网站、论坛、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平台。
第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并培训数字网络技术。作为新媒体时代下的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素养,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新媒体技术,学校应该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新媒体技术的培训,熟练掌握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的操作流程,教师应该与时俱进,逐渐跟上时代的步伐,进一步深化民族精神理论知识和更好地利用新媒体教育90后大学生。
第四,优化课堂教育模式并丰富课程内容。课堂教育是培育民族精神的主要阵地和中心环节,将民族精神有机地渗透到思政理论课堂中,并相应地开设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课程,针对大学生对本国的人文素养,以全球化的开放性为视野,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异同来增进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第五,创新社会实践课,并利用网络开展实践课。传统的社会实践课就是组织学生参观红色革命纪念基地、历史博物馆、名校交流学习等形式,可以在此形式上实行奖励机制,奖励表现较优秀的学生,同时也可以以网络为依托,建立某个历史事件中的虚拟环境,让学生扮演固定角色,来体验那个时期的民族情怀。
基金项目:云南民族大学2017年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课题资助项目“新媒体时代下90后大学生培养与弘扬民族精神路径研究”。
参考文献:
[1]谭健.今天我们如何定义新闻——关于新媒体发展几个问题的思考[J].军事记者,2017,(1).
[2]刘恩东.新媒体意识形态对外传播运行机制与美国对华民主输出[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6,(5).
[3]王禹军.新媒体时代菏泽红色文化传播策略[J].青年记者,2017,(26).endprint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7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