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教师自身的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教师需要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具体要求完善自身的能力与素养。教师为完成自身肩负的育人使命和学生的精神导师角色,应完善自身人文素养且有进行“美”的教育的能力;拥有良好的处理人际的能力与素养以及完善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养及自我认知;充满对教育和生命的反思与体悟;具备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引领的能力和多维责任培养的素养,从而有的放矢地充实自己,使自身具有承担核心素养时代育人责任所需的相关能力与素养。
【关键词】教师素养;人文素养;人际交往素养;心理情绪;反思体悟力;价值观引领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28-0105-05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公布以来,怎样落实核心素养就成为热点。落实核心素养首先得有可以执行核心素养的具有相关能力与素养的教师。因此,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素养拓展与完善以适应核心素养时代的要求已成必需之势。本文综合学界近期研究及教学一线实际,较为系统地探究了目前基础教育阶段教师亟须拓展的技能与素养,以期有的放矢地提高教师综合能力与素质,助力核心素养有效实施。
“责任担当”“人文底蕴”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下称“核心素养”)所阐述的六大素养群中的两大部分,占三分之一。“健康生活”也是核心素养六大组成部分之一,精神与心理的健康是健康生活的重要基础,在健康生活的各种构成因素中居主导地位。本文所阐述的教师能力与素养涉及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近半数素养,直接关乎情感、态度、价值观、人格心理、人际、视野、人文精神、责任心等诸多领域的发展,期望可以通过教师素养的明确与完善为核心素养落地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人文素养与“美”的教育
“人文素养”有汉语语境下的理解。我们不妨从跨文化视角对其进行审视,既便于理解其内涵的共通性,又便于丰富看待它的视角。“一般文化能力包括:以哲学和社会人文科学知识为基础形成科学世界观;能够分析历史发展的阶段和规律,具有爱国主义情怀和公民立场;能够通过口头和书面形式,母语或外语达到交流或跨文化交流的目的;能够在团队中工作,宽容对待社会、文化和个体差异;具有自我组织和自我发展能力”,近期的俄罗斯官方教师培养计划中这样着重阐述人文素养的积淀,这至少证明了其对教师人文素養的重视。结合国情与核心素养要求,目前中国教师急需加强人文素养及美育意识。具体维度如下:
1. 传统文化素养
首先要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历史恢宏的民族,我们离弃自己的文化既是对祖先和后代的失责,也是抛弃民族崛起软实力的重要资源,中国人离开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就是无根之木。党和政府已将传统文化培育提高到国家层面教育工程的地位。“应以学习传承中华文化关于做人的道理,重建中华文化人生理想信念、道德信仰为中心”,教师需增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包括有关知识、价值、信仰、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各方面。这种充实不仅局限于人文学科教师,而是所有教师基于自身的中国人兼教育者身份所需具备的。同时“对自己文明的文化认同,是我们这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认同的基础。还有伦理共识,这是法治社会得以建构的基础”“中国传统教育的特征,首先是综合教育观,教育渗透到社会各子系统之中”,从而时时处处熏染民族情感和认同自身的文化基因。
要让学生逐步理解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我们之所以为中国人的根本道理,教师自身需充盈仁、义、礼、智、信,学习传统文化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核心价值。这些内容是中国人所以为中国人的核心文化元素,会影响到思维方式、价值信念、人生目标、处世风格等方方面面。核心素养落实不能只关注素养的“正确性”,而忽视实施中契合教育的“阶段性”和“适切性”。传统文化素养的落实同样如此,为了不使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过程枯燥,儿童应重在“事趣”,初中少年则偏重“知趣”,思维程度较高的高中生应拓展“理趣”。其实在任何阶段,三种文化培养方式都是共存的,只不过根据学生所处年龄阶段心理思维特点而各有侧重。无论采用何种教育手段塑造学生传统文化素养都要遵循核心素养的要求,据之区分传统文化及其教育方式的精华和不足之处,对内容批判继承,对教育方式择优选取并结合时代适度创新,从而实现与现有教学课程有效对接。只要把握得当,传统文化的积淀不但不会妨碍现代知识的学习,而且能很好地辅助教学,对学生的素质提升、道德情操培养、行为规范认知遵循等具有显著的教育功效。当然,弘扬传统文化不应影响有鉴别的接受优秀外来文化,“教育改革要对我们民族的文化价值和生命力有坚定的信念,要立足中国的传统和国情审视中国教育的现状和未来,还要有能力整合和包容外来的优秀文化”。
2. 美育意识与艺术鉴赏能力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强调“审美情趣”,要求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等。也许很难要求所有教师都具备各种艺术文艺操作技能,但教师至少应该具有欣赏美与鉴赏美的能力。
另外,美的教育不仅仅是艺术鉴赏,更重要的是美感教育和人生之美的发现,强调美育对人生的促进作用已成为现代美育的重心。教师应从自己任教学科入手读懂所教学科特殊的“美”,尤其是与生活相联系的美育价值,将其不与生活割裂的本质之美传导给学生。学校应积极的创造条件让美育与各学科深度融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人文素养。
3. 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意识
核心素养中的“社会责任”“人文情怀”“网络伦理道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都离不开道德教育。要全面落实核心素养对德育的需求,德育建设将不仅是德育教师和学校德育部门的事,而应变成所有教师应有的职责。因此必须建立学科育德意识,在本学科的教学中渗透育德责任。只有将社会需要的思想道德意识,真正的转化为个人思想品德意识,德育的效果才会真正产生持久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基础教育的各个人文学科应该发挥更突出的作用。endprint
4. 人文情怀素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育的第三份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指出,教育应以倡导人文主义为基础,承担人类共同责任;开放、灵活的学习方法,为所有人提供发挥潜能的机会,实现可持续的未来,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上述理念充满了人文关怀。核心素养中的“人文情怀”与这种理念形成了呼应。此外,核心素养中的“审美情趣”“珍爱生命”“社会责任”“国际理解”都与“人文情怀”密切关联。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渗透引领学生关注人的发展、人的尊严、人的幸福等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素养,做既能发展自身又能关爱他人的有仁爱之心的人。
5. 学科教育中的多元文化观
核心素养要求增强“国际理解”“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心态”“尊重多元文化参与跨文化交流”等需培育多元文化意识。这就需要教师具备培育多元文化的教学能力和手段,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包容性和以广域视角看问题的开阔视野。如教授“学科知识时向学生渗透学科史内容,以让学生了解到知识是在特定历史和社会脉络中建构出来的,让学生意识到现实是有多种可能性的,从而提升学生对多元文化传统、多元观点的理解和包容能力”。
二、人际与交往的能力与素养
核心素养围绕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展开。教育中以人为本的取向会着重体现在教师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上,这需要教师具备优良的人格、适应力、交际素养等多种素养与能力。
1. 能沟通多元背景学生进行平等交流
美国学者约翰·霍特在《教育的使命》中指出,了解学生是实现教育使命的要素。了解学生的前提是能够与学生坦诚交往,有效沟通。学校教育有教无类,市场经济导致人口流动加大,学生来源愈加多样化。因此,教师应具备与不同背景学生有效交往沟通的能力,这样才能及时真实地获知学生各种讯息及他们的真实想法,防止一些因沟通不畅所产生的干扰因素影响正常教育活动,也便于及时制定措施,减少一些学生间、师生间由于文化、出身、家庭等差异所带来的冲突。这本身就是一种尊重文化差异和容纳文化多元的素养锻造过程。城市里某些有国际生的学校或班级,教师具备较好的多元文化沟通能力,又是国际理解的体现。教师与学生平等尊重的沟通交往,还有利于学生生成平等意识、健全人格和“宽和待人”的素养。与学生有效沟通交往的条件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不能先入为主地将自己摆到中心位置上,应以学生为中心,跟学生建立适宜的关系,主动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满足其合理需求,这样既能获得学生信任又能增加在学生中的威信,会对与学生沟通和协调师生、生生关系提供有效的支持。
2. 调解学生与调动学生情绪的能力
有效的协调学生,才能调度好各种人际与事务,形成良好的班集体氛围,化解各种矛盾与不良因素,增强正向的教育能量。教师须具备良好的调动学生情绪的素质,在情绪低落时能提高学生的士气,学生迷茫时能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方向,学生不理性时能让他们狂热的情绪恢复理性。教师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给学生提出更符合常理和真情的要求。日常贯彻以身作则的教育方式,特别是在道德、修身,态度、价值理念、为人等层面给学生塑造一个可以学习、愿意模仿、值得尊崇的榜样。
3. 良好的同事人际与环境适应力
教师间具有群体组织交流需求,这是教师作为共同体相互帮扶发展的基础。教师想要有效发展就必须增强互助学习能力,在取长补短中发展。核心素养需进行解决实际问题的跨学科教学,教师应具备不同学科知识相互嵌入和搜集转换能力,以构建不同学科知识的交换体系。这不是单个教师可以完成的,即便是资深教师,也很难完全凭一己之力完成多学科深度交融的结构式教学设计,这尤其需要同事间的真诚合作。此外,合理的同事人际也是教师努力工作,快乐生活的基本环境。在教师的学校工作中,同事关系是影响工作质量的关键性人际关系,也直接牵涉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同事关系搞不好,也会间接影响降低学生对自己评价。教师职业生涯中可能还会经历换领导、换学校、换地域的转换,有时甚至会产生差异很大的变化,比如不同领导风格的差异;学校所在地区城乡的转换所带来的软硬件变化;学校所在地域变化人文氛围与之前迥异等。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力,不然可能会在某些转变中因不适而面临游离于群体之外的窘迫。
4. 具备复杂交往能力,促进学生交往发展
核心素养中“健全人格”“社会责任”“国际理解”等素养培育离不开与人交往和社会接触。所以教师要“注重为学生创设与人相遇和体验的机会”,增进学生同伴交往的意识与能力。外在客观因素相近的情況下,内在素养对实际问题的处理将产生决定性影响。任何良好的习惯和能力的养成离不开正确的思维做指导,应将培养学生交往思维能力放在首位,让他们养成关于交往的适宜的认识观。良好的人际和综合问题的解决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教师还需拥有指导同伴合作的能力,在引导学生正确交往中还可以渗透品格与社会情感教育。教师还应有复杂交往素养,因为除了搞好学生关系,还要处理好与社会和家长、社区的关系。如果能处理好学校教师与家长、社会、媒体等各方面的关系,不但能形成良性的社会教育氛围,而且可以协同社会力量形成共同助学的合力。这种复杂交往能力的意识和理念可适当引导给学生,让学生为未来复杂的人际社会做准备,还能培育“问题解决”素养。
三、良好的人格心理、自我认知与调节力
稳定的心理状态是生成良好人际和健全人格的精神基础。同时,精神与心理健康是人生活的基本要求,是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也是努力工作和健康生活的关键影响因素。
1. 稳定的心理素质
稳定的心理素质是教师从事复杂多变的教育活动所必备的,也是教书育人应有的心理状态。清华大学谢维和教授认为,“自觉性是提倡核心素养的一种必备品格。”“自我管理”素养的生成需要这种自觉性,要让自觉成为持久的精神状态,那就离不开稳定的心理素质。教师要培育学生“自我管理”素养,就得以稳定的心理熏陶与耐心培育学生。endprint
2. 人格健全,具有魅力
教师要培养学生完整的人格,自己首先要人格健全,并且具备一定的人格魅力。为生成优良的人格结构,教师要处理好自身的关系,具备明晰的教育信念和积极向上的自我观,能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建立和保持自身的整体性与自我认同。另外,教师还得具有人格魅力,能够吸引学生,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3. 心理调节、调节能力
面对多变的教育状况、学生个体差异和复杂交往的现实,教师仅仅具有稳定的心理仍显不够,还应具有面对现实调动良好心理状态、适当态度满足特定环境需要的能力,具备优良的心理调适力。根据不同状况教师的适度调整,可以让学生精神愉悦,在正能量的氛围下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这也是核心素养中“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等”所需求的。
4. 自我认知与自我管控
教师要教会孩子学会自我评价,自我认知,自我管理;教会他们判断是非,最终让学生生成必要的责任心。自我认知是自我管控素养的基础,自我管控又是学生“自主管理”和自主学习的心理基础。在培育学生相关素养与能力之前,教师自己首先要具备相关意识和素养,才知道如何正确有效的培育学生的“自主管理”素养。
5. 情绪控制力与良好性格素养
美国学者戈尔曼认为:“不能识别他人的情绪是情商的重大缺陷,也是人性的悲哀。” 或灵活或稳定的良好心理调控离不开及时有效的情绪控制,因此教师必须具有相当的情绪控制力,在一些相对具有情绪干扰的活动中保持稳定的情绪,管控良好的心理状态,保持理性而非失之于感性。另外,合适的性格也尤为重要,教师的性格会影响教育氛围和学生的情操。以色列教育部正在实行入职教师性格测试计划,2017年将对1500名教师候选人进行性格测试。他们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四、生命与教育的体悟
《康德论教育》阐述教育功能时认为,教育最大的秘密便是使人性完美。核心素养强调“珍爱生命”“人文情怀”“健全人格”方面的素养,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反思教育的真谛及其与生命的联系。
1. 人性关怀与导引
作为教师,必须要对学生充满人性关怀。为了真正的读懂学生,让关怀更具实效且能触动学生的心灵,需对关怀对象进行研究,根据对象的不同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关怀行动。教师可通过与孩子们建立温暖的师生关系以丰盈学生的内心,帮助学生面对可能令其产生苦恼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学校生活本身也是一个价值探索和构建的过程,教师需以学生为关注点,辨识学生需求,营造温馨、安全的气氛。
2. 教育体悟——不断反思的意识
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会生出什么样的教育行为与氛围。教师需增强对教育的理解,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与应有的教育价值的契合度。教育不仅是知识的学习,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充实人生、享受生命的快乐。亚里士多德说:“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 教师必须具有面对不断变化的教育实际持续进行自我觉醒和反思的意识。当教师能够清晰的认识自身的时候,更容易生出积极的自我观和教师身份认同感,会更加激发主动发展的心向。愈加纷杂的教育教学情境和变化着的受教育者及社会需求,召唤教师以更充盈的内心去面对他们。
3. 学会育人——理解学科的本质和教育价值
教育的发展方向正在从知识本位转向育人本位。各个学科都具有自身独特的育人价值及功能,能否通过学科教育将核心素养落实,关键取决于教学一线教师的领悟理解、实施把控,利用课堂为学生创生经历、体验与跨学科的综合育人功能来实现。因此,教师应充分理解各学科教学所具有的本质性教育价值,在摸透本学科价值的基础上更多的拓展对关联学科教育价值的理解与体悟,让“教学内容知识成为学生精神与德行发展的智力基础,教学过程的自由平等民主,让学生领悟人格的平等和自我本真的追求真理。教师的评判方式、处事准则、价值尺度会成为学生效仿的示范榜样,影响学生人格。”理解学科的本质性教育价值是发挥好上述育人功能的前提。
4. 积极的理性精神
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可能就在于人具有理性。而现实中过于强调功利性的唯功利主义教育会割裂理性与情感认知的协调,让人处于相对偏激而淡漠文明的心境中。反之,过于强调理性而完全排斥感性也是有失偏颇的。因此,教师必须具有积极的理性精神,以感性排斥共性与责任,或以理性压抑个性与独特性都是不足取的。核心素养或许应该追求这样的教育精神:理性驱使下的人文主义,社会契约下的个性张扬。具有理性思维的人也更容易接受科学精神,而不易被愚昧及背离文明的蛊惑所左右。
5. 注重教育与生活的契合
對于教育进步而言,对生活的回归让人们重新认识教育并非是工具,而是培养与生活密切关联的完善的素养,让人感悟生命与生活的价值,培养对世界的亲近感和参与度,更好地在当下和未来的现实中发展自己,因此教师必须有引导教育与生活密切关联的素养。
五、价值观引领与多维责任意识
核心素养主持者林崇德认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系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素养是高度重视价值观引领和责任意识培养的,其中的“责任担当”素养就主要围绕价值观和多维责任意识维度展开,这就要求教师在问题设计和选取课程内容上需具备针对核心素养的良好价值判断力。
1. 爱国心培养
“是否具备爱国心是现代公民人格的重要素养之一,而公民素养需要教育来完成。针对学生的教育工作是爱国心培养的重要途径。”核心素养要求“认同国民身份,能自觉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因此爱国心培养要增强实效性,需真正深入学生心理来触动他们的灵魂,注重爱国意识传递相对于学生的可接受性。如用现代思维、话语解析革命传统与历程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要研究符合学生心理、情感需求的表述方式,多描述学生能理解、可信服、有依据和充满情感的话与事,让爱国精神的传递具有生动的现实性。也可以当代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相关议题为联结点,从现代化维度体悟革命传统的精髓。endprint
2. 绿色价值观与协调生态的责任感
核心素养和时代呼唤生态教育意识。各学科应在教学中向学生传递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绿色价值观念。核心素养在“社会责任”中就明确提出“热爱并尊重自然,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行动”。为了让学生对相关认识更深刻,教学中可联系学生耳熟能详的例子来培养他们的“绿色素养”,如历史、化学教学可以联系工业革命和今日的雾霾问题;地理教学可以联系日本等国水污染的历史教训与今天中国水污染的现实;生物教学可联系生物多样性及物种消亡让学生切实体味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及每个人所肩负的生态责任。
3. 时代热点、国家战略与核心价值引领能力
要引导学生关注时代热点,与社会发展的脉搏同步;留意国家战略,从学生时代培养公民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素养,同时增强其时代意识与对发展战略的理解,让他们在面对纷繁的网络信息、各种评论时能做出更符合长远大局的判断与表述。而“重视在青少年教育中输入本国的价值观念,增强民族精神和国家意识”则是国际上各国通用的教育准则,通过教育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它是增强民众凝聚力、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石,因此我们在教育学生纪律观念、自由共处以及公民原则的同时,须跟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4. 公德心和社会责任感培养
核心素养中“热心公益和互助精神;主动作为对自我和他人负责;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都离不开公德心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公民要懂得负责任摒弃狭隘与自私须有一颗公德心,建立公德意识,才能让博爱与责任践行,将民族复兴担当,肩负人类进步责任。因此,教师须具备培养学生公德心和社会责任感的素养,勇于担当,学会负责,这样才能教导学生具备相应素质。传统文化很注重责任意识培养,责任教育在历史上一以贯之,孔子曰:当仁不让;孟子曰:舍我其谁;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李大钊:铁肩担道义。教师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所表现出的高度责任感,也会感染学生,通过熏陶对学生的人格塑造产生正向影响。只有培育学生的责任感,养成富于担当的能力与品质,才能建立高尚的精神及生活追求。
5. 道德判断力与契约精神
核心素养要求学生“能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制意识,理性行使公民权利”。教师需教导学生理解社会契约,尊崇公共规则,这是提高社会责任感的必要条件,也是法治社会的精神基础。要把握好契约精神和建立良性契约的要素,必须具备足够的道德判断力。需理解社会契約与规则不是个人意志的产物,而是群体协商碰撞妥协与个体伸张达到合理区间的产物,其宏观作用不是为了限制个人,而恰恰是让所有人在符合社会和谐最大公约数的限定内行动。
最后,一切价值领域的素养培育真正发挥效应都离不开落实。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将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与价值内化程度相关联分为五个等级: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组织价值观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这或可对教师在上述价值观念领域素养的切实培育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姜晓燕.俄罗斯教师德育能力如何形成[J].人民教育,2016,(23).
[2] 冀晓萍.三大热点背后的立德新思路[J].人民教育,2016,(24).
[3] 郭齐勇.传统文化扎根中小学的三大关键[J].人民教育,2016,(22).
[4] 中国教育报社论.教育改革要坚持文化自信[N].中国教育报,2016-9-14.
[5] 叶菊艳.各国教师教育取向及其核心素养主张[J].人民教育,2016,(23).
[6] 陈永平.依托学科教学培育核心素养[N].中国教育报,2016-11-9.
[7]柴葳,刘博智.六大素养树立学生成长‘标杆 [N].中国教育报,2016-9-14.
[8] 宋晓亮.爱国主义教育重在爱国心培养[N].黑龙江日报,2011-2-14.
[9] 董筱婷.2016年,世界教育我们关注什么?[J].人民教育,2016,(24).
(编辑:赵 悦)endprint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7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