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婷婷
[摘 要]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而调整好课堂教学节奏,能构建和谐课堂,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教学语言、教学方式、板书设计和内容安排等方式来调控课堂教学节奏,做到快慢交替、动静结合、疏密相间,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关键词]教学节奏;教学语言;板书设计;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8-0041-01
语文课堂的教学节奏,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严密地组织教学内容,认真地提炼教材重点,进而产生一种教学艺术的律动。它巧妙地将教学的速度、知识点的密度、教学内容的难度、课堂氛围的激情度等影响课堂教学的方面进行合理划分,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呈现,以减少学生的学习疲劳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怎样把握好语文课堂教学的节奏呢?
一、控制教学语言,使其快慢交替,疾徐張弛
想要控制教学语言的节奏,需要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两个层面进行考虑。一般来讲,对教材内容的重点和比较深奥的部分,教师应该放慢语速,扩大音量;而对浅显易懂或者本身语言就很欢快的部分,教师则应该加快语速,并将音量放轻。快节奏语言可以表示兴奋急切的心情、壮美的景观、恢弘的气势等,慢节奏的语言则可以表达宁静优美、沉郁哀伤、沉思等。例如,《黄果树瀑布》这篇文章,全文从黄果树瀑布的形态美以及声音美两个部分直接描写黄果树。文章的第二段,描写的是作者刚进入景区时所听到的声音。因此,教师在领读课文时可以先用慢节奏,然后通过“哗哗—飘—微风拂过—涌—盖过—喧嚣”等一系列动词向快节奏过渡。这样快慢交替,能够渲染出与文章内容相吻合的氛围,让学生能够从教师的语言中感受到文章的情境,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知。
二、把握教学方式,使其间隔变换,合理搭配
交替变换教学方式,可以降低学生学习的疲劳感,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时候,要巧妙地设计和安排教学方式,尽量保证课堂上的讲练结合、动静相生。灵活的教学方式使教学活动在疏密相间的教学节奏中有序地进行。
例如,在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文章时,首先教师通过讲授式介绍和本文相关的背景资料,并播放一段有关昆虫的音像,以一种明快的节奏开课,提升学生兴趣。接着,教师进行课堂提问,让学生进行思考探索。“课文中还有几个和‘着迷意思相近的词,你能找出来吗?请你结合‘迷字,理清课文叙述了哪几件事。”这样,引导学生理顺文本思路。这部分需要教师放缓教学节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出问题的答案。
教例中,教师通过教学方式的运用来调整教学节奏,先快后慢,先静后动,快慢结合,动静相生,合理搭配,实现了课堂的和谐、高效。
三、注重板书设计,使其严密精巧,频率适中
在教学中,板书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在视觉上刺激学生,拓宽学生接受教学信息的渠道。要想把握课堂节奏,教师也可通过板书来引导和控制课堂。
板书要和教学语言的疏密程度相契合,一边授课一边板书。例如,教学《黄果树瀑布》的第二节,在领读之后,教师再次带着学生阅读本段并进行板书:“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板书‘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板书‘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板书‘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板书‘涌)上来,盖过(板书‘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板书‘喧嚣)的水声了。”
这里,教学板书和教学语言完美配合,使课堂教学频率不紧不慢;同时也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以及板书的思路能够产生合拍。
四、讲究内容安排,使其张弛有度,起伏有致
教学节奏和教学活动的信息量也存在着联系。课堂上,教学内容信息量的紧密和舒缓都会对学生的心理感受产生影响。课堂教学如果密而不疏,学生的心理长时间紧绷着,很容易产生疲劳感,不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课堂教学如果疏而不密,就会使得课堂特别松散,无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不利于课堂知识的教授。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做到疏密相间、张弛有度,这样才能够给学生带来起伏有致的心理节奏,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营造出更加和谐的教学气氛。一般来说,对教学的重难点,需要学生集中精力学习,所以在内容安排上要体现出“张”;而对那些浅显易懂的知识,就可以体现“驰”。这样,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安排来把握课堂的节奏,让学生在张弛有度、起伏有致的课堂节奏变化中获取更多的知识。
总之,对课堂节奏的把握,我们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教学手段,并根据学生学习的内在心理规律适当地调整教学节奏,进而更好地提升语文教学实效。
(责编 韦 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