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送教下乡培训更接地气
——基于“双循环七步走”模式运行及送培团队作用发挥

2017-12-07 03:22安徽省无为县北城小学沈菊英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课例区县研修

□文 安徽省无为县北城小学 沈菊英

安徽省无为县教师进修学校 汪文华

让送教下乡培训更接地气
——基于“双循环七步走”模式运行及送培团队作用发挥

□文 安徽省无为县北城小学 沈菊英

安徽省无为县教师进修学校 汪文华

送教下乡培训是“国培计划”的主要项目之一,由区县负责实施。为推进各地做好送教下乡培训,切实推动培训团队深入课堂、现场指导,着力提升乡村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教育部制定了《送教下乡培训指南》(简称《指南》)。[1]《指南》要求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培训教研机构)会同高等学校,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相关要求,做好培训需求调研,确定培训主题,研制实施方案,按照“诊断示范——研课磨课——成果展示——总结提升”流程实施送培,原则上同一乡镇同一学科每年送培不少于4次,每次不少于2天,确保送教下乡培训实效。

《指南》对实施流程的四个主要环节明确了重点任务与要求,但是,区县如果不结合本地实际,照搬不变,将难以有效运行,直接影响培训质量。不少区县对四个主要环节进行分解细化,构建了本土化的送教下乡培训模式,如教育部公布的《首批“国培计划”优秀工作案例》中的“以课领训”(祁门县)、“引研磨评用”(修武县)、“543”(沙洋县)和“三结合四研磨”(石门县)等。[2]“双循环七步走”也是一种送教下乡培训模式,其落细落实了四个环节,让培训更接地气。

一、送教下乡培训“双循环”的含义

“双循环”指的是培训团队和参训教师在送教下乡培训过程中,通过“七步走”实现送培者与参训者双方教育教学能力的螺旋式提升。

1. 送培者的循环

“双循环”的区县送培团队成员将经历“充电——把脉——示范——研究——提升”的循环,即通过参加乡村教师培训团队研修项目的集中研修,使自己具备培训能力;通过深入乡村学校现场进行教学诊断,把脉存在问题,精准送培主题,提高自己的问题诊断能力;通过示范教学(说课、上课、评课等),提高自己的教学指导能力;通过对学校研课磨课难题解决的研究,提高自己的教学研究能力;通过指导乡村学校和教师进行系统总结,对研修成果进行遴选加工,提升自己的资源开发能力。

2.参训者的循环

“双循环”的参训教师将经历“模仿——反思——改进——转化——提升”的循环,重点提升他们的课堂教学能力。参训教师在观摩送培团队成员示范教学的基础上,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进行对“示范”的模仿,在校本研修的研课磨课、送培团队成员与参训教师的同课异构中,进行对照反思、经验学习,改进教学设计,改善教学行为;通过生成合格课、优质课、精品课等实现经验转化;通过对展示的微课例、微案例、微故事等研修成果的深度研修,以及个人研修总结、制定后续个人发展规划,针对性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

二、送教下乡“七步走”的内容

“七步走”指的是区县按照以下七个步骤,实施送教下乡培训,使培训做到“聚焦主题,进一步加强对参训教师的精准诊断、对症示范和对比研磨,有效改进课堂教学,推动与校本研修的有效衔接”,[3]也就是让培训更接地气,更有实效。

1.问题诊断

送教下乡培训要想聚焦主题,首要的是教学问题诊断要精准,不能仅仅靠一份问卷来实现。送培团队必须深入学校现场,走进课堂、走近教师、走向学生,借助调研工具,发现真实问题,澄明突出问题,提炼培训主题,使下一步的教学示范“对症下药”。

2.教学示范

送培团队要想做到对症示范,必须基于突出问题和培训主题,通过团队集体备课、充分研讨,开出处方,然后选择本学科领域的示范教学的课题,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备说课、备上课、备评课,并通过团队内网下试教和网上讨论,练好示范课例。

3.课例研磨

乡村学校要想做到校本研磨有效,应该按照送培团队的建议和要求,针对突出问题,聚焦培训主题,开展校本研修活动。研课环节,在校内组织骨干研究课,为课例研讨提供靶子。在磨课环节,在校内进行全员公开教学,让模仿、反思和改进落到行动。

4.同课异构

课例研磨主要由乡村学校结合校本研修进行,送培团队的跟进十分必要。否则,“对比研磨”将落空。送培团队成员与参训教师的同课异构,不仅再一次提供了示范教学,还通过课例对比让针对问题、聚焦主题的专题研讨得以落实,有利于研磨难题解决。

5.优课生成

生成合格课、优质课、精品课,是送教下乡培训着力提升乡村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必然要求。可以与“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紧密结合,以课例研磨、同课异构两个环节为依托,由乡村学校和片区(乡镇)研修中心通过考核、评选、推荐而生成。同时,区县送培团队需对遴选出的精品课的教师进行指导,开发出微课例、微案例、微故事等研修成果。

6.晒课展教

为落实《指南》“送培团队会同乡村学校或研修片区开展阶段性研修成果展示”的要求,对于优质课、精品课和微课例、微案例、微故事等研修成果,可以通过网上集中展示(晒课)的方式进行。其中,精品课还应该采用异校现场说课、借班上课和专家评课相结合等方式,展示课堂教学改进成效。

7.总结提升

《指南》要求参训教师要认真进行个人总结,梳理经验、反思问题、明确改进方向,制定下一步个人发展计划;乡村学校要做好本校实施工作总结,督促指导乡村教师做好总结提升;送培团队要及时总结送培经验,有效推广送培成果。由此,这一步的重点要落在定计划、促提升、做推广上。

三、送教下乡培训团队的作用发挥

结合几年来的实施情况和成功经验,笔者以为“国培计划”的项目区县需要对应送教下乡培训的四个环节,做实四个节点:练好教、议好教、展好教、提好教,以每个节点的有效性提高送教下乡培训的实效性。

送教下乡培训,送给乡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不是讲座和报告,而是“课堂教学”,这是焦点所在,其目标聚焦于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那么,诊断示范环节(问题诊断+教学示范)重在“练教”,研课磨课环节(课例研磨+同课异构)重在“议教”,成果展示环节(优课生成+晒课展教)重在“展教”,总结提升环节重在是“提教”。

1.练好教

清 龚贤

区县送培团队需要将“诊断”作为“示范”的基础和前提。可以说,“诊断”工作,即培训团队深入乡村学校现场,通过课堂观察、师生访谈、工具测评等方式进行诊断,找准乡村教师课堂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相当于“备课”。备好课才能上好课,“示范”好必须靠“诊断”准。“示范”之前的工作除了“诊断”外,区县送培团队还必须进行进一步“备课”,集体备与个人备相结合,针对发现的问题,澄明主题;选择契合主题的课例;确定示范教学的方式(说课、上课、评课等),并进行精心设计。区县应该为送培团队搭建平台,支撑他们“练好教”。

2.议好教

《指南》要求,研课磨课环节由乡村教师所在学校组织。但是,区县送培团队不应该置身事外。乡村学校在研课磨课中的课例研讨和课堂教学问题的解决,会遇到一些自身难以破解的难题,需要送培团队的深度介入,进行帮助和指导。深度介入就需要送培团队在“议”上着力,研判难题的形成原因、提出难题的解决路径、选择恰当的指导方式、反思指导的不足之处、进行再一次的指导。议好教的过程,既是指导,更是研究。指导工作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也可以现场进行。“议”需要落实研究,即对难题载体(课堂教学)进行课例研究。

3.展好教

成果展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成果,二是展示。《指南》规定,在研课磨课环节,乡村教师在送培团队的现场指导后,生成合格课、优质课、精品课。对于这些课的评价,应该由区县送培团队来进行,而不应该让乡村学校自己来评定。值得提醒的是,这些被展示的成果是聚焦诊断示范环节所确定的主题的,没有聚焦主题的不应纳入成果。在成果展示环节,送培团队要会同乡村学校或研修片区开展阶段性研修成果展示。这里的“会同”涉及到谁是责任主体的问题,应该以送培团队为主,不能仅仅“展示”而已,还需对成果进行持续跟进:议课评教。

4.提好教

这个节点的工作,是区县送培团队在对成果持续跟进的基础上进行的提炼、提升、提效。“提炼”方面,包括系统总结工作和生成、评定代表性成果,提炼、固化送教下乡培训工作制度机制、策略方法。“提升”方面,包括梳理经验、反思问题和明确改进方向,即持续进行成果(课例)研究,帮助乡村教师和送培团队自身不断提升能力。“提效”方面,一是指导乡村学校和教师制定下一年度校本研修计划和个人发展计划,明确培训任务;二是加工代表性成果,形成本土化培训资源包,支持学校的校本研修和乡村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提高培训绩效。

“国培计划”送教下乡培训要想切实发挥区县送培团队的示范引领作用,确保培训绩效,区县送培团队必须认真履行《指南》规定的所有职责,聚力于“教”,做实练好教、议好教、展好教和提好教四个节点。否则,因任何一个节点的薄弱或缺失,将会导致送教下乡培训的劣质低效。

2016年度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乡村教师学习方式与专业发展路径研究(SK2016A074)。

沈菊英,本科,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汪文华,本科,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教师校长培训、基础教育。

猜你喜欢
课例区县研修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花开烂漫——彩墨画瓶花课例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课例
区县电视台如何做好重大赛事报道
北京:上游水质不合格 下游区县将收补偿金
只是“看起来很美”——由课例《蒹葭》引发的反思
自主研修与我的专业成长之路
天津市2013上半年各区县节能目标完成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