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仿名家作品进行作文写作实践

2017-12-07 03:22重庆市第二十三中学校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主客赤壁赋苏轼

□文/重庆市第二十三中学校 刘 静

高中语文仿名家作品进行作文写作实践

□文/重庆市第二十三中学校 刘 静

【设想案例】

《仿照〈赤壁赋〉的说理方式,进行片段写作实践》

引入语:(1分钟)

没有人天生就会写作,胡适曾说:“写作的人都富有创造性,凡富于创造性的人必敏于模仿,凡不善于模仿的人绝不能创造。”周谷城也说“模仿不是创作,但创作不能不模仿。所以,今天我就模仿古哲先贤的文章来尝试进行叙事说理性文章的写作。

知识回顾:(3-5分钟)

同学们我们先一起回顾《兰亭集序》是如何进行叙事说理的:

通过记叙兰亭集会的盛况来阐释了生命自然之理。

比较探究:(7-8分钟)

下面我们探究一下《赤壁赋》的说理方式与《兰亭集序》说理方式的异同。

1.学生讨论、交流

2.教师总结

《兰亭集序》:直接式叙事说理

《赤壁赋》:主客问答式说理(此处的客既可以是具象化,也可以是虚构的形象)

实践运用:(20-22分钟)

如果你置身边关戈壁中,你可能有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请就这样的场景以主客对话式写一篇叙事说理的写作提纲。

相关链接:边关常见的意象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黄沙、胡杨、羌笛、城墙、西域人、异乡人

写作活动环节:

1.独立写作(10分钟)

2.小组交流、讨论、修改(5分钟)

3.分组展示(5-8分钟)

【案例诊断】

这是一堂最初的教学设计,存在不少问题。首先这堂课的容量较大,应该无法在一节课内完成,比如:为了提炼出《赤壁赋》的“主客问答式”的说理,引入了回顾《兰亭集序》的说理方式,并比较两篇文章的说理方式的异同。对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这样会使得这堂课的主题跑偏,太耗时。然后学生的写作实践也存在一定的难度,有素材却是不好用“主客问答”的说理方式进行实践,所以还值得下来好好构思。

【初次实践案例】

优课设计——说理文片段写作

【学习目标】:仿照《赤壁赋》的说理方式,进行片段写作实践

【教学难点】:对主客对话式的“客”的 把握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 模仿法、思维演绎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 入:(2分钟)

没有人天生就会写作,胡适曾说:“写作的人都富有创造性,凡富于创造性的人必敏于模仿,凡不善于模仿的人决不能创造。”周谷城也说:模仿不是创作,但创作不能不有模仿。所以,今天我们就模仿古哲先贤的文章来尝试进行叙事说理性文章的写作。

二、文本研讨 :(8分钟)

1.梳理《赤壁赋》一文的思路和主要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事 月夜泛舟 扣舷而歌 主客对话 枕藉舟中景 赤壁美景 愀然 江水,月,古迹 东方既白情 乐甚 愀然 豁达,乐观 哀,悲 乐理 / / 无尽,共适 渺小短暂 /

《古文鉴赏辞典》(陈振鹏、章培恒主编)是这样认为的:“在这篇赋里,客的观点和情感是苏轼的主客对答,这是赋体中传统的表现手法,主与客都是作者一人的化身。日常的感受和苦恼,而主人苏子所抒发的则是他超脱地俯察人与宇宙之后的哲学的领悟。前者沉郁,后者达观;前者充满人事沧桑与吾生有涯的感慨,后者则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合而为一的心灵净化的境界。”意思是说:因为赋体中常用主客对答手法,所以《赤壁赋》自然也是。

2.教师总结

《赤壁赋》:主客问答式说理

“主”是文中主人公或作者自己。

“客”指谁?为什么要写客?

参考:

1.客是实指

2.主客实际上是表达思想中两个不同侧面的矛盾斗争:作者把政治失意的苦闷通过“客”来宣泄, 把乐观旷达的情怀通过“主”来 表现,“主”终于说服“客”,反映其思想中积极的一面战胜消极的一面,从而肯定积极的人生观。

当年因为王安石变法,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倾轧的牺牲品遭到逮捕。被朋友多方搭救下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两篇赋。在黄州苏轼一住就是五年,在这里他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号“东坡居士”。苏轼在黄州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这样残酷的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他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这表现了旷达自适的性格,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现实。

因为仕途不得意,所以苏轼便渐渐有了道家的无为而治、随遇而安的超脱心理,也可以说是自己的一种对现实的逃避心理。但随着游览赤壁的过程,作者的内心渐渐地得到了一种升华,当他自己接受了现实时自己的内心也就一下子看开了,也就是心胸变得开阔了。这是一种心灵上的升华,一个人的人生经历了诸多磨难后没有被残酷的现实压倒反而更加勇敢的蜕变。现在的普通人很少能达到这种境界!

三、生成策略:(5分钟)

对话双方: 主(我) ——客(人、物)

对话情境: 叙事+绘景

对话内容:由事即理,借景抒情

对话冲突:情理矛盾(积极——消极;理想——感性)

对话结果:主说服客(自我开悟);客说服主(对方开悟)

对话实质:内心的两种声音

道理类型:个人的精神源头儒释道

自然不可更改的规律

社会历史发展趋势

……

四、迁移示范(选一个)(5分钟)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五、写作实践(20分钟)

如果你置身边关戈壁中,你可能有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请就这样的场景以主客对话式写一篇叙事说理的写作片段。

相关链接:边关常见意象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黄沙、胡杨、羌笛、城墙,西域人,异乡人

写作活动环节:

1.独立写作(10分钟)

2.小组交流、讨论、修改(5分钟)

3.分组展示(5分钟)

【案例诊断】

这堂课的教学设计和初次尝试相比,有较大的改变。首先是删掉了《兰亭集序》的写作特点的分析,这样会大大降低这堂课的难度。因为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仿照《赤壁赋》的写作方式来作文,直接带入《赤壁赋》会简单容易些。其次,这堂课的设计思路非常清晰,首先是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分析文本写作的特点,分析得出《赤壁赋》中“主客问答式”的说理方式,然后进一步得出其实这里的“主与客”其实就是苏轼本人思想中矛盾的两面,“客”代表的是苏轼现实际遇的感受,“主”则代表苏轼超脱于现实的豁达心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模仿这种叙事说理方式选择一个话题,假想两个对象进行对话说理。这样的教学设计给学生提供了模仿典范,搭好了支架,值得尝试。

但这堂课也存在一些探讨的问题:首先是《赤壁赋》行文思路和主要内容的表格比较耽误时间,学生自己概括填表有一定难度,课堂上学生的实际反映也如此。因此课后我们都觉得应该删掉这个表格,换一种更直接的方式带入“主客问答式”说理,留给学生更多模仿写作的时间。其次,给学生提供的图片式写作素材无法打开学生的思维,学生还是存在难以

明代 仇英 《东林图卷》

下笔的问题。就算成功模仿出“对话式”说理也缺乏生动形象,没有达到我们学习名家作品的目的。

【改进案例】

仿《赤壁赋》之写作实践

一、课前准备:

1.有人说生命是短暂的,有人说生命是永存的,一个消极,一个积极,你怎么看待这种思想矛盾呢?写一则说理文片段。

2.熟读《赤壁赋》一文,回顾苏轼的生命观是怎样的?

生命是短暂的,因为生老病死。生命是永恒的,因为精神不朽;我们要把握当下,珍惜时间,才不会抱憾终身。(学生片段)

二、例文探究1

文本:《赤壁赋》

生命观:?

客:自身渺小,人生短暂

苏子:物与我皆无尽

主与客都是作者一人的化身,客的观点和情感是苏轼的日常的感受和苦恼,而主人苏子所抒发的则是他超脱地俯察人与宇宙之后的哲学领悟。前者悲观,后者达观;前者充满人事沧桑与吾生有涯的感慨,后者则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合而为一的心灵净化的境界。

三、策略1——主客对话

主客对话说理:

设置一个虚拟物,即“客”,同“我”构成思想矛盾体中的两方,最终,主说服客,积极战胜消极,化解矛盾冲突。

苏子问客——客曰——苏子曰——客喜而笑

四、例文探究2

美学家朱光潜说:“说理文要写好,也还是要动一点感情,要用一点形象思维。”

探究《赤壁赋》如何形象化说理的?

水 月 人变:逝者如斯 盈虚如彼 生老病死不变:未尝往也 卒莫消长 代代相承

五、策略2——形象化说理

1.用典:古今之对比

2.意象:取象附理,比喻论证

最后是让学生选择身边的材料用以上总结出来的方法进行作文练习。

【对话交流】

这是再次修改之后的教学设计,和第一次教学实践相比耳目一新。首先删去了相对繁琐的梳理课文写作思路和概括主要内容,而是直接以“生命的长短”这个话题引入《赤壁赋》,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赤壁赋》中对生命的思考,以及作者是如何来表达他对生命的思考,得出“主客问答式”对话。让学生借鉴并设置一个虚拟的“客”,“客”与“我”构成想象矛盾的两方,最后主战胜客,消极战胜积极,并用这种说理方式来修改展示的学生作文片段。

然后用“如何形象化”说理的问题来分析《赤壁赋》一文是怎样形象化说理。学生发现文中典故和意象的存在,如果没有作者典故和意象的运用,文章就失去了生动形象。这个教学环节就是要学生发现用典和意象的作用,并将它们应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课后参与老师都认为这种将写作的方法提炼出来,再让学生用此方法实践是解决当前作文教学困境的有效途径。

小结: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面临很多问题,特别是语文的作文教学。学生的作文集没有形式,也没有内容。因此,我们教学的老师就应该力求从形式上和内容上出发,多为学生寻找一些可供借鉴的例文,从模仿形式到充实内容。也许尝试了改变不会太大,但是如果没有尝试肯定就不会变化!

猜你喜欢
主客赤壁赋苏轼
节录苏东坡《前赤壁赋》
《红楼梦》中的“打趣”之妙
千江有水千江月——《赤壁赋》任务学习
从善如流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苏东坡《前赤壁赋》
经验与存在
器乐考级的历史演进及主客认同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