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翠敏
(华北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河北 唐山 063299)
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构成要素之关系辨析
甄翠敏
(华北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河北 唐山 063299)
国家凝聚力;构成要素;关系辨析
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五大构成要素体系,在不同领域发挥着独具特色的功能,同时,各要素之间又相互作用、相互制衡,形成紧密的合力。辩证认识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构成要素的独立性和整体性,更加有利于发挥国家凝聚力的强大作用,加快推进当代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根据恩格斯关于社会发展合力的观点,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具体而言,包括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文化因素等,这些因素交互作用,形成推动社会发展的整体合力。国家凝聚力是构成国家社会职责的多种要素共同发挥正向作用的结果,因而,国家凝聚力必然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总合力[1],这种合力外显为构成要素的整体性。
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所包含的五大要素体系,即国家物质凝聚力、国家精神凝聚力、国家政治凝聚力、国家文化凝聚力和国家安全凝聚力,这五种凝聚力中每一种都有其自身独特的构成内容,形成相对独立的凝聚力体系,并在不同领域发挥着各具特色的功能。但这五种构成要素之间又是相互作用、相互支撑、相互连结、相互制衡。而国家凝聚力强大作用的发挥,终将有赖于实现五种力量均衡发展而形成的合力,这种合力能更好地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健康、持续发展,这也正是我们研究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推动凝聚力建设的目标所在。
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所包含的五大要素,各自包含着丰富的子要素,这些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支撑,形成相对独立的子系统。
构成当代中国国家物质凝聚力要素包括:国家财富、全民健康水平、国民社会保障程度、国民收入分配公平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五项要素指标,如图12-7所示。这五项指标又可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测度国家物质财富积累程度的相关指标,如国家财富,国家财富的多少,它们决定了国民的富裕程度。近年来,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提升了世界话语权,也对人民形成强大向心力。另一类是国民财富分配及使用情况的指标,如全民健康水平、国民社会保障程度、国民收入分配公平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全民健康水平主要以国民人均寿命度量,健康长寿有赖于社会保障制度安排,有赖于良好的物质保障,良好的物质保障有赖于国民收入总量的多少及分配公平,而国民财富的创造与积累又与国家教育投入和科技创新能力密切相关,从而形成"财富积累——分配公平"的双向互动的良性循环,良性循环的结果就是国泰民安、健康长寿,这样国家对人民的吸引力一定是强大的,这种强大的吸引力正是国家物质凝聚力的动力来源。
图1 当代中国国家物质凝聚力构成体系图
构成当代中国国家精神凝聚力要素包括:国家信仰、国家理想、国家精神、道德,如图12-8所示。俗话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共同的信仰、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精神、共同道德标准,都会成为号召人们凝聚在一起的动因或源泉。国家信仰是以人民共同价值取向和行为道德标准为基础,是国家理想和国民共同奋斗目标形成的前提,如当代中国,信仰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观,在共同信仰指导下,人民形成了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想目标,并成为几代人为之奋斗的重要动力来源。国家精神是贯穿于国家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同的巨大精神力量。当代中国人民为了自由民主,与压迫者、各种灾害做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凝练形成国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自力更生精神等,这都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当代中国国家精神凝聚力的内在驱动力,引导着人民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而努力奋斗。
图2 当代中国国家精神凝聚力构成体系图
构成当代中国国家政治凝聚力要素包括:国家制度认同、国家领导人认同、民主与法制建设、反腐成效,如图12-9所示。国家制度认同,是公民对现有国家政治制度表现出的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是对政府执政能力认可的结果。国家领导人认同是公民从意识和情感上对国家领导人的赞许、认可及尊崇。这种认同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密切相关,而执政能力又有赖于民主法治建设的合法性与广泛性,有赖于高效廉洁、拒绝贪污腐败的政府。所以,有了对国家制度和国家领导人的认同,公民才会自觉自愿的跟随与追随,国家才会产生强大吸引力,进而凝聚成强大的政治凝聚力。
图3 当代中国国家政治凝聚力构成体系图
构成当代中国国家文化凝聚力要素包括:传统文化、时代文化、文化传播与载体,如图12-10所示。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几乎影响着整个人类的文明。我们独有的语言文字,扎根于每一个中华传人心中的儒、道、法、兵、佛,都对我们的文化观念、文化传统打下了深深烙印。我们要不断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精髓,紧紧抓住时代文化核心价值,加快传统与现代文化的有效融合,打造并借助各种传播媒体,真正发挥时代文化的统摄力、吸引力和感召力,借助文化凝聚力的提升,推进中华传统文化的新复兴。
图4 当代中国国家文化凝聚力构成体系图
构成当代中国国家安全凝聚力要素包括:军事实力、国家战略能力、外交实力,如图12-11所示。国土安全是本国人民安居乐业的首要条件,国土安全包括领土领空领海的安全与完整。和平年代,国土安全的保障,有赖于正规化现代化信息化的军队和先进精良的武器装备,有赖于高瞻远瞩的国家军事战略能力,有赖于有效处理国际关系的高超的外交手段,只有这些条件具备,并共同作用形成强大国家安全凝聚力,才能更好的形成威慑力、反干涉力,有效抵御外来侵略,保证国土安全的同时,让人民感觉到赖以生存和生活的环境是安全的,人民才能安居乐业,不断提升对国民的吸引力和国民对国家产生的向心力。
图5 当代中国国家安全凝聚力构成体系图
国家凝聚力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过程,是整个社会系统运行的结果。根据国家凝聚力形成源泉与动力理论,我们知道,国家凝聚力的源泉来自于人民群众的多重需要,而对人民多重需要的满足则是国家凝聚力发展的动力。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们的需要总是在不断动态发展变化,当低级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会产生新的更高一级需要。根据这两种理论,国家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从来都不缺少动力,因为相对于稀缺而有限的资源而言,人的需要是永无止境的。当然,我们还可以看到,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需要,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需要也不尽相同,这就是需要表现出来的典型的多元化特征。这种需要的多元化特征,决定了国家在满足人们需要时,不可能只依靠某种单一手段或者方式,而必须采取多样化手段与方式来满足人民多样化需要,这进一步决定了国家凝聚力建设势必是一个具有内在强化的多元循环累积过程,这也就是国家凝聚力构成上所表述的包括物质凝聚力、精神凝聚力、政治凝聚力、文化凝聚力、安全凝聚力的多元构成属性。由于每一种需要有着自身的特点,满足方法和手段各有千秋,因此,五种凝聚力在形成过程中也是各有侧重,呈现出相对独立性特征。
物质凝聚力是为了满足人民物质需要。依据郝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物质需要属于保健因素,也是人们衣、食、住、行的基本保障因素。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和政府就为国家财富积累、富国强民目标的实现做了大量努力工作,从解放初期的"一五"规划、土地改革政策、工农业发展政策,到改革开放的经济工作重心的确立,再到十八大新党章确立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到建党一百周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2]。这一系列的经济建设目标和政策,从根本上反映了中国全体人民的心声和愿望,是当代中国国家物质凝聚力建设不竭的源泉和动力。
精神凝聚力是为满足人民的精神需要。依据郝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精神需要属于激励因素。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种类生物,最大不同之一就是人类有自己的信仰、理想、责任和道德等精神追求。从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时期的资本主义思想萌芽,再到当代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先辈的信仰也经历了"学习-探索-创新"的过程,也是历经几代人的艰苦磨砺最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与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成为当代中国人的理论信仰,它指导我们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我们的制度必然越来越成熟,我们的民众越来越充满着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正是在这样的信仰探索中,形成了我们的政治信仰、理想目标、道德责任,这些共同的信仰、目标责任和道德准则,把我们紧紧团结在一起,成为当代中国人民精神需要满足的重要内容,对人民形成吸引力、感召力、向心力,不断形成并强化了当代中国国家精神凝聚力。
政治凝聚力是为满足人民的政治诉求与需要而形成。国家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权,国家政权的核心是执政党,而执政党对民众的感召力,与高效、廉洁、全意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密切相关。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建立起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了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民主党派共同参与的政治协商制度,民众及各党派人士参与国家政治的热情更加高涨。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了各级领导的核心政治主张,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到江泽民三个代表、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再到习近平的中国梦,这一系列的政治主张因很好的结合了中国不同时期发展实践,不仅为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发展明确了方向,还使民众团结一心,探索开创更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好地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大刀阔斧,不断加大反腐力度,“老虎”、“苍蝇”一起打,坚决肃清党员干部队伍中的蛀虫和腐蚀分子,反腐成效显著。这些举措适应时代要求,切合民众意愿,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到了希望,不仅增强了民众反对腐败的信心和决心,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府,在民众心目中的威望,形成了对民众极强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国家政治凝聚力作用得以巩固并强化。
国家文化凝聚力是为满足人民的文化生活需要而形成。当代中国文化的渊源是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在满足民众文化需要过程中,经过历史的沉淀凝练而成的思想精髓。传统文化流传至今,与当代文化相融合,结合时代精神,赋予其崭新的含义,更好地满足了当代人们物质文化新需要。如儒家文化思想精髓:为政以德,为生务知,亲亲相爱,人人笃学,修齐治平,天下为公,很好的阐释了为政、为生、修齐治平的深刻道理。在反映中国人口第二次大迁徙的电视剧作品《走西口》中,对于儒家文化的“仁、义、礼、智、信”赋予了新的内涵。田家祖训:大忠大爱是为仁,大孝大勇是为义,修齐治平是为礼,大恩大恕是为智,公平合理是为信。当时的革命者:世界大同为仁,祖国山河为义,家国天下为礼,刚柔相济为智,一诺千金为信。在经营领域如百年老字号的同仁堂的企业文化: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等等。由此可见,在“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领域,都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在当代实践中的成功运用。当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味迷信传统文化或者极端崇洋媚外的行径都是不可取的,这样的文化也不可能满足当代人民对文化的真正需要,我们应该加强中西文化交流融合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文化,这样才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体系,形成强大的当代中国国家文化凝聚力。
文化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求过程中,其依托于多样化的传播载体,如语言文字、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影视剧等。丰富多样的优秀文化,不仅能给我们视听享受,更能陶冶我们的情操,修正我们的道德标准,甚或直接影响着一代人的价值观念。以动漫影视作品为例,其观看主体以幼儿及青少年为主,虽然也有针对成年人的相关作品,但因为大部分成年人已经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对影视作品中的文化观念可以形成正确的签别能力。而我们的少年及儿童,人生价值观正在培养及形成过程中,他们用自己独有的视角来看待和接触这个世界,进一步学习并模仿,这直接影响着新生代年轻群体对未来工作态度、生活方式的不同选择。因此,在文化输入尤其是针对青少年的相关文化作品,更要严格把关,以降低甚或杜绝不良作品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另外,文化还可以产业化,如美国动漫兴起于20世纪初的经济大萧条,经过百年发展已经实现产业化,不仅仅售卖动漫播映权,更重要的是以动漫卡通形象为雏形,衍生出一系列新产品,形成产业链,真正实现产业化,进而成为国家财富积累的重要途径及手段,这也是我们发展中国家在崛起过程中应加以重视的。
国家安全凝聚力是为满足人民的安全需要而形成。没有完整的国土、没有独立的政权,人民的安全需要是难以满足的。毛泽东同志在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陈独秀等的右倾倾向,明确指出党中央当时所犯错误之一就是没有认识军队的极端重要性,由此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一著名论断,给中国革命的基本方式指明了正确方向。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以革命的武装反对反革命的武装,最终夺取全国政权。从建国初期抗美援朝战役的“步枪、土炮”,到七十年代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海陆空队伍,再到今天现代化、正规化、信息化的人民解放军队伍,他们或以“英勇战斗、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或以正规化、现代化的崭新形象,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国的大国风范和实力。尤其是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大阅兵,更加彰显了我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坚定立场,展示我军贯彻强军目标、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和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更加奋发有为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3]。这种感召力,也正是当代中国安全凝聚力形成所需要的不竭动力。另外,2010年以来,中国周边“偶发”事件不断,如韩朝天安号事件(2010年)、中日钓鱼岛争端(2012年)、中菲黄岩岛争端(2012年)、"981"钻井平台事件(2014年)、香港占中事件(2014年)等,看似简单的冲突,背后或许隐藏的是某些世界霸权主义国家的野心。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即“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这既是加强区域合作、加大多边贸易的平台,也是对美国东移战略的一次背向对冲,巧妙化解周边危机与压力,这也正体现出我们大国的治国智慧。[4]
国家凝聚力是由物质、精神、政治、文化、安全五种要素融合凝练而成,各要素相互支撑,互为补充,共同推动国家凝聚力的整体发展。如强大的物质凝聚力为人们文化生活需要和强大国防力量提供物质基础,同时国民财富增加,人民安居乐业,进一步增强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因此,物质凝聚力是文化凝聚力、安全凝聚力、精神凝聚力、政治凝聚力的基础保障。同样,以高度的政治自信和美好的理想奋斗目标形成的政治凝聚力和精神凝聚力,强大军事实力、国际威慑力形成的安全凝聚力,文化传播、文化产业化形成的文化凝聚力,与国家物质凝聚力相结合,共同作用于国家这个主体,构建起强大国家凝聚力。
从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周期演进轨迹及阶段性构成模型,可以看出,五大构成要素在不同发展阶段所发挥的作用强度不尽相同,但国家整体凝聚力强大作用的发挥依然有赖于各种要素之间的均衡发展。
在形成期,经历战争的洗礼,工业百废待兴,物质极度匮乏,人们的衣食住行难以为继,尽管物质需求是强大的,但当时国家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能力还相对较弱,此时,物质凝聚力对广大民众的吸引力并不明显。但也正是较弱的满足能力,激发了国家加大经济建设的决心,成为后续强大物质凝聚力建设的内在驱动力。当人们为解决温饱问题而苦恼时,对文化方面的需求也相对较少,此阶段文化凝聚力建设的潜力还没有被激发出来。与此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力量,成功推翻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压迫,取得了民主政权独立,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长期在三座大山压迫下的劳苦大众,真正成为国家、成为自己的主人,精神上的解放远比受压迫下的吃饱穿暖更让人受用。人民精神饱满、情绪高涨、干劲冲天,精神凝聚力在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成为推动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主导力量。
在曲折发展阶段,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文化生活逐渐丰富,物质上的需求增加,但由于冒进思想影响,国家财富积累总量还不能完全满足六亿人口的全部物质需要,在这一时期,精神凝聚力依然起着主导作用。虽然国内外反动势力有所抬头,但我们在自力更生革命精神鼓舞下,依然克服各种困难,捍卫了国家安全,政权更加稳固。
失衡阶段,文化、政治、精神依然占据历史革命的大舞台,表现出很强的影响力,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要素由于违背了广大人民的真正需求,其作用方向与国家发展目标方向相反,导致国家凝聚力整体弱化。到了改革开放阶段,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程中,开启全方位推进全要素发展模式。
调整阶段,进一步加大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改革,军事上采取精兵简政方针,并积极推进睦邻友好和平外交政策,巧妙化解国际反动势力和西方自由化思潮的侵蚀,逐步强大的国家物质、政治、安全凝聚力,极大带动了文化和精神凝聚力建设。
全面发展阶段,经济逐步崛起,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富民强,人民安居乐业,同时,积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对党内外贪腐形成极大威慑力,反腐成效显著。巧妙化解与周边国家各类事件冲突,人民对国家捍卫领土安全的能力与信心大大增强,与此同时,国家教育改革、文化的新复兴紧锣密鼓进行,多元化多样化思想与信仰并存,使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进入一个全新发展阶段。通过上述分析,在国家凝聚力形成发展的各个阶段,有的要素凝聚力较弱,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其他方面要素功能的发挥,但并没有导致整个国家凝聚力的整体弱化,这不仅表明国家凝聚力五大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关联性,同时也体现了五大要素之间的优劣互补、协调发展的互补性以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包容性。
现如今,随着国家全面发展战略目标确立,国家凝聚力五大要素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均衡态势,要素之间构建了相互带动、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而这种关系所依附的载体,便是现阶段我国国家战略,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等等。创新驱动发展,包含科技创新、政府体制机制创新,其中科技创新的结果又会带动文化创新、国防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等等,所以创新驱动发展的真正落地实施,会推动国家凝聚力全要素的创新,这将极大推动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整体发展。同样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更完整地展现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框架,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这对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了强力保障。[5]“四个全面”的战略内涵,包含了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各个要素,不仅验证了国家凝聚力要素构成体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同时表明国家发展需要全要素共同发挥作用,也预示着国家凝聚力全要素构成的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
另外,在梳理各要素构成体系过程中发现,有些要素是很难明确界定其所归属的子系统,如互联网安全问题,从字面上看是安全凝聚力的构成要素,但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安全问题,从内容属性上又应该划归为物质凝聚力体系,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文化安全、经济安全、政治安全等领域。从这个角度而言,国家凝聚力要素之间具有不可拆分性,这种不可拆分性也可理解为其整体性的表现形式。
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它们是政府与市场博弈的结果,同时也涉及到国家凝聚力构成要素的方方面面,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国家凝聚力整体建设进程。回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历程,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很多问题的根源,建设强大的国家凝聚力有利于化解矛盾和冲突,有力于推动国家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国家凝聚力建设、国家健康发展、政府与市场关系处理三者之间,形成了或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因此,国家凝聚力建设演进的整体性特征,可以依托国家发展进程中,对政府与市场关系处理,来得到有效阐释。
政府和市场关系是发展现代市场经济绕不开的世界性难题,也是当前我国深化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必须要进一步处理好的核心问题。从西方理论与实践来看,不管是从早期“看不见的手”的市场隐喻与“守夜人”的政府定位,还是到以政府干预为导向的凯恩斯主义,其共同点均是基于理论自身的逻辑性和自洽性,将政府或市场视为判断题,非此即彼、老死不相往来的矛盾体,从而在实践中导致诸多困境。纵观建国以来我们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和实践,实际上也经历了类似的曲折而复杂的过程。[6]
第一阶段,过渡时期(1949-1952):政府与市场并存。政府与市场基本处于一种良性替代的关系。政府一方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发展环境,规避了市场的失灵;另一方面,政府又为市场保留了自身发展的适当范围,不过度挤占市场发挥作用的空间,从而实现了建国之初经济较为良性的发展。[6]
第二阶段,调整期(1953-1978):计划体制下政府对市场的侵蚀。从1953年社会主义改造开始,政府逐渐排挤市场、代替市场,政治成为中国主导经济政策的绝对因素,市场作用几乎“消亡”。具体分成两个阶段:一是从1953到1956年,从限制市场到消灭市场。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形成了工农业生产的计划体系。经济生产完全遵循自上而下的计划指令,市场被取代,非公有制积极作用消失。二是从1956到1978年,全能政府体制形成。
第三阶段,探索期(1979-1992):计划为主市场为辅。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其中经济体制改革便是对政府与市场作用的调整。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陈云指出:“社会主义时期必须有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前者是主要的与基本的,后者是从属的次要的。”1982年“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商品经济”被写入宪法。但受到前30年计划经济影响,这一时期本质上仍是在计划经济框架下有限地引入市场并渐次扩大其调节作用。
第四阶段,新时期(1992-今):市场与政府良性互动。政府积极培育市场、调控市场,用政治力量规避市场缺陷,政府与市场实现双轨运行,推动经济发展。[6]对二者关系转变节点进行梳理,一是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要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其目的是要发挥市场机制应有作用;二是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基本经济制度,强调了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的市场主体作用,为发展市场、完善市场有着极为重要促进作用;三是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四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既是对我国过去几十年改革建设经验的高度概括,也为今后进一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确定了方向。
我们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本质上是强调尊重价值规律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强调尊重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从而建立起适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政府与市场各自发挥作用的边界,即二者良性替代的最佳平衡点。当然找对边界(平衡点)是不容易的,因为它会随着经济情况的波动而变化,因此,我们只能不断探索,摸着石头过河,不能盲从,不能迷信所谓模式。实际上,并不存在着所谓的固定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应有特定经济发展的完成式。[6]从这个意义而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任重而道远!
国家凝聚力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成果之一,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五大构成要素也是伴随着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调整而不断动态演进。我们所构建与倡导的“五力制衡模型”,究竟是五个要素各占五分之一的均衡关系,还是某一个要素占比多一些或者少一些,才能更好发挥国家凝聚力整体合力作用,这需要结合中国经济社会政治的发展实践,在充分尊重市场基础上做出有效地均衡和选择,从这个角度而言,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建设及作用充分发挥,亦是任重而道远!
[1] 刘学谦.中国国家凝聚力的内涵、特点及动力,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14,6.
[2] 中国共产党章程,2012.11.
[3] 曲睿. 中国举行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活动的重要意义,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2016,6.
[4] 乔良.美国东移与中国西进——中国为什么搞一带一路,环球视http://www.globalview.cn/html/strategy/info_2891.html,2015,4.
[5] 高清图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怎样形成的.人民网.2015-03-09.
[6] 曹文宏.建国以来政府与市场关系: 基于政治和经济的二维解读.东南学术[J],2014,6.
AnalysisofRelationshipBetweenElementsofNationalCohesioninContemporaryChina
ZHEN Cui-min
(College of Economics,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ngshan Hebei 063210,China)
national cohesion; component element; relationship analysis
The five elements of national cohes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play a unique role in different fields.At the same time, each element interacts with each other, checks and balances, which forms a close joint force. We should understand the independence and integrity of the cohesive elements dialectically,which will be more conducive to play a powerful role in national cohesion, and accelerate the sustaine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a's economic society.
2095-2708(2017)06-0129-08
D03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