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洁萍
课程改革的大潮推动着教育形式的稳步发展,但是在改革的同时,问题也层出不穷,原因在于学校或者是教师不能从本质上认识到课改的精神,更不能将课改落到实处。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要培养学生的一种艺术修养,但是在践行课改的道路上,我们走得过于亢进,将课堂变成了一个学生的游乐场,欢乐有了,精彩有了,可是美育的目标却没有实现。这样的教育无疑使音乐教育的本真受到了威胁,音乐教师应在课改理念的指导下,给予学生自主的同时,唤起学生对于音乐的热爱,让每个学生的内心变得充满阳光和温暖,让小学生的童年时光可以更加的精彩。
一、摆脱课程模式的局限,让课堂回归自然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各种教学模式便迎着教育形式的发展而出现了,而模式必然会固化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俗话说,教无定法,那么定了法的教育就一定会出现很多的后遗症,这也背离了教育全局性发展的理念。课堂应该是自然生成的,教师不应该以一种特定的模式去将课堂时间进行分割,而应顺应着课程本身的发展而去进行。
例如在《歌声与微笑》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设定好了教学目标和模式,让学生学会唱这首歌曲。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先让学生自主听唱,然后小组探究情感合唱,最后逐个演唱,这么明确的目标和模式使学生对学习音乐失去了兴趣,而且学生听的时间过于短暂就会使音乐失去感染力,失去对于学生的诱惑力。真正的音乐教学应该是学生感受交流,产生学唱的兴趣的教学,而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压力。这首歌曲本来节奏感就很强,在听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将那种快乐的情绪感受出来,从而在唱的时候自然就会带有情感。
音乐教学便是如此,我们不能以自己的判断和感受来代替学生的感受,更不能将同样的模式应用到每一个学生的身上去,使学生的鉴赏力受到影响。
二、避免教学方式的繁杂,让学生欣赏音乐
为了使自己的课堂变得更加的精彩,教师往往在教学方式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而教学形式是服務于学生的,再多彩的内容如果学生学不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就会毫无意义。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听了无数节的示范课,有的教师甚至将每个环节的时间都计算得特别精妙,课堂活跃度也很高,但是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实际是现实的客观存在,我们不能脱离这一点去将学生架空在课堂之上,让他们成为老师表演的道具。
例如在《捉泥鳅》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就利用了新的教学形式开展了课堂教学,先用幻灯片播放了视频,学生们立即活跃起来了,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去学这个动作,学生们开始乱了起来,一节课的心思也不在课堂上了,甚至有的学生幻想着回家去捉泥鳅,或者直接的让妈妈去买泥鳅玩。这样的音乐课堂教学虽然学生的参与度很高,但是他们没有感受到音乐的价值,音乐也没有给他们带来心灵的震撼。我认为,这节课可以让学生去尽情地听,然后随之律动,避免视频带来的那种混淆感,让学生感受纯净的音乐。
真正的音乐课应该是学生自我感受的音乐课,是师生之间在听、唱和舞蹈结合中去感受音乐的内在的课。教师应该顺应学生的内心渴望,给予他们充分地聆听的时间,使他们在欣赏中获得一种思想境界的升华,从而提升艺术修养。
三、走出教学内容的局限,让音乐丰富心灵
音乐是一门有广度和深度的艺术性学科,课程改革以来,我们总是按照教案、学案将课堂内容界定好,其实这样的教学设计看起来是很严密的,也符合教学理念的要求,但是事实上,音乐学科本身的思想属性并没有被挖掘出来。课堂上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教师不要局限于特定的教学内容,可以将这份寻找最动人的音乐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找出自己喜欢的音乐去做出自己的独特的判断,大家在赏析和评价音乐中理解音乐背后的深层次的情感。
例如在《七色光之歌》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没有固化学生的思维,听完这首歌曲后,我就问学生“你们喜欢这首歌曲么?”答案不一,有的不喜欢,有的喜欢,进而我提问:“那你们喜欢什么歌曲?能不能为大家演唱一下,说说你喜欢这首歌曲的理由?”学生在这样随意性强的课堂中感受到了各种音乐带来的不一样的震撼力,他们之间互相讨论着,唱着,快乐着,我觉得这才是音乐课堂的真正的回归。这样的课堂,学生主体性发挥得才更加的实际,更加的有效,音乐没有了那种固化的模式的限制,学生才会徜徉在其中感受最真实的美好。
只有打开更为广阔的音乐世界之门,才可以看到更为绮丽的景色,才可以看到那最湛蓝的天空。每一节课都应是师生智慧的结晶,都应该成为一个丰富学生心灵的主要途径,教师要在自主性的理念的上走得更真实,更具体,才不会背离课程改革的道路。
总之,课改带来了发展,我们应该坚持走下去,在走的同时也要时刻回望我们走过的路程是否还有那些崎岖不平的沟坎。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无需关注形式,更应看重内涵,看重对于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培养。教师要让更多适合学生的音乐走进他们的心灵,让那些无谓的形式离开音乐课堂,还音乐教学一份本真。放开束缚学生的锁链,打开音乐世界的闸门,让那最动人的音乐弥漫在学生的心间。
学子·上半月2017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