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2017-12-06 05:03吴美娟
学子·上半月 2017年7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语感情感

吴美娟

对于小学阶段来说,这正是学生处于快速成长和发育的阶段。在这一阶段,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必须要重视对预感的培养,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同时实现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从字面角度分析,语感主要是指人对于语言文字的主观感受,在交流活动中,对于文字、词语表达的直观感受与判断。《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毋庸置疑,对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来说,语感的培养也逐步成了当前教学工作的重点。

第一,正确认知语感。在对于学生来说,语感是直观、主观层面上的重要感受,同时也是文字在学生自身心理方面的映射。在对学生语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对于语感进行正确的认知。语感作为人的主观感受之一,与乐感、色感、味感有着一定的相似性。语感所感受的对象是语言文字,而语言文字可能是内容的、可能是形式方面的,也可能是二者兼具的。语感是一种由于语言文字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反应,是可以后天进行培养的。

第二,利用反复诵读来让学生的感悟得到提升,进而实现语感的有效培养。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语感教学较为常用的一种方式进行反复诵读。诵读本身可以让学生利用语言,对于书面文字的内容进行表达,其中无论是表情、吐字还是情感都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因此,采取反复诵读的策略,可以让学生对于文字语言内容有着更加整体的感受,这和语感的形成是密不可分的。在诵读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眼、口、心、耳同时作用于语言文字。教师要对于学生也要进行进一步的引导,让学生体会到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体会到语言文字所存在的美感。小学阶段,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相对有限,同时对于一些语言文字的理解和内涵的把握上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可以融入很多无意识的思考,这样学生的诵读学习过程可以和作者一起更好地体会文章中的深刻情感。例如,在对于《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诵读,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人们的哀伤之情,同时在线悲壮、肃穆的场景,进而人学生逐渐产生怀念、崇敬以及爱戴之心,这样学生语感也就自然得到了锻炼和培养。

第三,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对于语感的培养来说,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当前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语感的形成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来进行积累和锻炼,进而达到“不待解说,自知其意”。巴金老先生曾经这样说过:“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出来,也会慢慢体会它们的好处,慢慢摸文章的调子。”大量的阅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对于自身的语感进行提升,同时得到情感方面的良好体验。教师在展开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阅读和思考,并依据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搭配各类资料和深入浅出的指导讲解,让学生更好地对作品内容和作者情感进行体会。

第四,加强实践,让学生的语感得到提升。对于语感的培养来说,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对于听说读进行有效的实践,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才能更好地对于文章进行感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有意识地听讲课、听讲话、听广播、听电视等。这样,可以让学生从自身的内心来对于语言进行感受,进而学会更多的思考。在不同场合上,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勇敢的利用语言对于自身的情感进行表达。这一个过程是对于语言进行口头应用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组织思维和语言的过程。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在班级内部安排语文实践活动(诗朗诵比赛、故事会、话剧小品表演等),这样学生在而对于语言应用的过程中,也可以得到能力的提升。例如,对《小蝌蚪找妈妈》一课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采取课堂提问的方式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都知道我们自己的妈妈是谁,那么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这种问题可以让学生产生思考的兴趣,积极地进行参与,在回答的过程中,也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引入课堂教學内容了。

总之,对于学生的成长和语言素养的提升来说,语感的形成是非常关键的。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语感的有效培养,让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应用能力,提升学生对语言的感悟效果。通过合理安排教学活动,让学生对于语言文字有着更加正确的理解和认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语感情感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