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丽丽
英语是一门具有文化内涵、语言魅力的一门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融合。在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不善于挖掘英语学科的美育因素,而是反复教单词读音、句型操练、语法规则、逐句翻译,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学得厌烦不堪。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摆脱刻板僵硬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了解英语、感知英语、喜欢英语。
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的意义
1.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未见意趣,必不乐学。”乐学是学好知识的基础,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就会克服种种困难,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美育具有情感性、愉悦性的特点,教师将枯燥的知识与愉悦的审美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学习英语的乐趣。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以优美的歌曲、精彩的文章、动人的情感、励志的思想营造生动活泼的英语课堂,让学生对美有所感悟,进而以美育美,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审美能力。
2.开展素质教育,促进全面发展
新一轮课程改革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美育作为综合发展的因素之一,对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的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拥有对事物美的体验,才能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才能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浮躁氛围下,学生无法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而美育能培养人美好的情感、塑造健全的人格,提升人的综合素质。
二、当前小学英语教学美育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对美的自觉意识不足
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学会字母、单词,掌握一些交际用语就行,部分教师也看到了教材的生动、图片的精美、课堂的愉悦,但没有意识到英语语言之美,没有传达美的自觉意识。
2.教学设计缺乏美育渗透
三维目标的设计缺乏美育的渗透,在语言知识中没有加入语言美的认识,在情感目标中虽强调了兴趣,但缺少美的感悟目标。教师在设计中没有顾及教学环节的流畅美、内容的体现美。
3.教学过程中美的表达不充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或没有营造美的环境,没有引导学生充分感悟英语知识内容之美,或没有分析歌曲中的内容美、曲调美,没有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传达的意境美。
三、小学英语实践中美育渗透的策略
1.培育审美素养
教师要提高自我审美意识,将潜在的审美素质转化为显现的素质;要提高自我审美技能,学会面对审美形象,表达自我感受、体验、理解;要发挥审美想象,构建新的形象,丰富审美感受,提高审美技能。
2.重视美育元素
(1)追本溯源学象形字母。教师在挖掘语言之美,字母本身是美丽的象形文字,只有稍加挖掘,就能发现其特殊的含义,如学习单词时eye,两个e如同人的两只眼睛,y如同鼻子,构成了人脸的一部分。在学习字母时,教师在结合图片揭示其演变过程,展示西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2)魅力故事学单词。每个单词背后拥有美丽的故事,有的源于罗马神话,有的源于希腊神话,有的源于圣经故事。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以故事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让他们在聆听、想象中感悟英语的美。如Friday,意思是Friggs day。Frigg是神话中主司婚姻与生育的女神,相传她身披白色长袍,住在水晶宫中,编织五颜六色的彩云。学生在学习单词中,头脑会浮现一幅幅唯美、神秘的画面。
3.以身体语言显示英语教学之美
(1)肢体语言。手势可以形成伸、抓、握、摇等动作,可以描摹事物的大概形状,表达特定的含义,传达内心的语言。教师用手势让学生分组读,学生会热情高涨,集中注意力观察教师手势的变化,使学生的朗读变得富有节奏。(2)语言。教师的语言要幽默生动、妙趣横生,可以调节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让学生真心喜欢英语。教师还要运用高低起伏的语调,用清音引发学生明、美、善、静的联想,用浊音引发学生慢、老、丑、恶的联想。
4.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1)在音乐中欣赏美。音乐是情感的流露,能直接表达内心的情感活动,教师将音乐引入英语教学中,让学生感受英语歌曲的旋律、曲风,以及表达的情感。如在“How are you?”教学中,教者与学生一起唱歌词内容简单、曲调欢快的“Hi, Nancy”,让学生在感受曲调营造的氛围美中,感受到和谐、友好。教师在教学生唱歌时,不仅要用嘴唱,还要有各个器官的配合,以熟悉节奏旋律,理解歌词的意义。学生在不断的欣赏、感悟中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性情。(2)在情境中鑒赏美。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以故事营造神秘的色彩,让学生感受到神秘之美,从而激发学生自主性,达到英语的美育化教学。(3)在活动中体验美。对初学英语的小学生,教师可以用形象的英文字母吸引学生,开展书写比赛,将成果张贴于宣传栏。教师要定期组织讲故事比赛,让学生用英文讲述故事,学生在了解故事人物、揣摩人物情感中表达自己的理解,以自己的表演加深对美的理解感悟。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收集英文小知识、小故事等内容,动手绘画、书写,发挥想象,制作精美的海报。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展现英语之美,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教师要提高教学技能,丰富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审美品位,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学子·上半月2017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