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玉香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语文就是为适应生活而服务的,学语文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生活。要让学生把语文学习融入生活中,就必须消除语文与生活之间的障碍,让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因此,语文教学要努力营造大的语文环境,面向学生广泛的现实生活世界,让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 让学生体验课文内容
教学中课前、课中、课后都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把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使新学习内容能很快地纳入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达到真正的理解。教师在课前教授时结合实际生活实例,导入情境让学生参与课前互动,更好地实现文章教学。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朗诵、表演、参观等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的积累和情感的升华。如在教学《猴子种果树》一文,可以让小朋友自主地分角色扮演猴子、乌鸦、喜鹊、杜鹃,让他们自由发挥将文中猴子的缺乏主见和其他小动物的语言、动作表现出来,可以变化角色尽情发挥。这样一篇课文就成了一次生动的表演,学生在表演过程中与作者达成共鸣,不仅掌握了知识,还懂得道理,情感得到培养。在学习了《快乐的节日》后,老师带领学生学唱:“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儿吹着我们。我们像春天一样,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鲜艳的红领巾,美丽的衣裳,像朵朵花儿开放......”在吟唱的过程中快乐的学习。教师还可以组织朗诵比赛,如《一株紫丁香》、《乡下孩子》等课文都是很好地朗诵题材。学习《夕阳真美》可以组织学生观察夕阳,在夕阳中感受自然的美和父母亲情。
二、结合生活 探究学习
不同的学生,他们的生活经历也各不相同,对事物、对生活的感悟也不一样。我们的语文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在学习和理解过程中,把真实感人的生活与学生丰富多彩的认识和体验引入到教学中,使学生很快进入教学情境。在教学中,教师要真正的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想想学生生活到底是什么样,他们理解什么,需要什么。通过自主探究活动,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探究能力。创设“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如:我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我找来银河、天体、宇宙的图片和资料与学生一同欣赏,当浩瀚的宇宙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看到了他们好奇的目光,渴求了解自己生活的宇宙到底是什么样的迫切心情。他们太想了解银河、了解宇宙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想问银河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这样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开展的学习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使教学过程“变苦为乐”。
三、体现语文人文性特征 让语文教学彰显生活本色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它不仅具有工具性的特点,而且也具有人文性的特征。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就决定了它与生活本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文的基本形式包括听、说、读、写等。而小学生由于年龄尚小,生活经验不足,因此,他们对于教材的理解不够透彻,这就需要教师学会运用生活中的语言来启迪学生的智慧。例如,在讲解《猫》时,这是一篇讲读课文,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方法描写了大猫的古怪性格以及小猫的淘气和可爱,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文中写到,“满月的小猫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们的好,耍个没完没了......”那么现实中的小猫是这个样子吗?在讲解课文之前,笔者先是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呈现了我自己录制的一段关于小猫嬉戏玩耍的视频片断,让学生根据观察和个人体验说一说小猫的可爱之处。很多学生都喜欢小动物,并且有的学生还有喂养小动物经历,大家看了视频之后,都争相讨论和交流。有的说,小貓是自己最要好的伙伴,平时有心里话都愿意向小猫倾诉;有的说,小猫样子乖巧,老逗自己开心;有的说小猫淘气,经常把自己的物品弄得到处都是......笔者见时机成熟,说:“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叫《猫》,我们看一看作者笔下的猫是不是大家所描述的这样。”于是,大家都来了精神儿,能够在笔者的引导下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这样的教学以生活为基础,不仅容易使学生接受知识,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四、语文学习要运用生活中网络资源 拓宽知识面
现代社会,电视、网络、书籍等媒体对学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为学生提供了及时而广泛的间接生活体验。特别是互联网上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的知识源泉,是学生取之不尽的素材库,为语文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合理恰当地运用这些资源,可以拓宽学生生活面,为语文学习积累更多的素材。如上了《宇宙生命之谜》一文,请学生进行“探索宇宙的奥秘”的综合性学习。仅以课本资料作为活动材料,显然是不够全面的。我引导学生上网查找收集有关材料,相互交流、讨论,然后开展知识竞赛,最后动笔。这样,学生的思路开阔了,写出了很多好作文。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语文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
学子·上半月2017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