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慧
摘 要: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是制约学校教育质量和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文章通过对以湖南省常德市的中职学校的教师为样本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了解了中职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明确了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和主要障碍,得到了几点启示,可供关注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同仁们参考。
关键词: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 专业认知;专业态度
中职教师专业发展是指中职学校的教师以个人成长为主线,以实现教师幸福人生为目标,以实现教师的心理品质和知识、技能、情感等专业素质的提高与完善的专业成长过程。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是影响学校教育质量和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必定成为学校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品质的重中之重。为了找到更好地促进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和途径,我们采用实证调查的方法展开研究,并得出了相关研究结果,可以给予中职学校管理者和中职教师一些启示,更深入完整地思考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研究概述
1. 研究工具
我们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内容涉及:教师基本信息;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包括个人发展目标与规划、专业认知、专业能力、专业态度与情感;个人专业发展满意度与幸福感;专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专业发展的困惑与障碍。以上几个方面的调查内容是中职教师专业发展中需要涉及的具体因素、内容、途径,是基于中职学校一线教师专业成长经历及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经验,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以及行业企业与职业教育工作对中职教师知识、能力与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制定。选项设定为“完全不符合”“基本不符合”“不确定”“基本符合”“完全符合”五项。
2.抽樣情况
我们以常德市4所公办职业中专学校的一线教师为对象,其中市直学校2所,县属学校2所,每校分专业、学科与年龄段按比例选出50名教师参加调查。2015年6月进行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86份,有效问卷186份。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教师基本信息
参加调查的200名一线教师中,文化基础课教师占32%,专业课教师占68%;50岁以下教师占91%,51~60岁教师占9%;教龄5年以下、5~10年、10~15年、15~20年、20年以上5个年龄段的比例分别为17.5%、17.0%、19.5%、23.5%、22.5%;硕士研究生占21%、本科学历71%、专科及以下学历占8%;高级职称教师占28%、中级职称教师占44.5%、初级职称教师占19%、无职称教师占8.5%;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61.3%。可见,中职教师学历提升空间较大,“双师型”教师有待培养。
2.教师专业发展状态
(1)职业认知与职业态度。
其一,目标与价值认同度高。对于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把立德树人作为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师高度认同,符合率达96.25%;对于怎样培养学生的5个选项,符合率均超过95%(见表1)。说明教师对于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怎样培养学生有高度的目标和价值认同。
其二,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基本明确,职业信念较坚定。调查显示,88.57%的教师认为应该结合行业企业与专业发展需要,制订个人专业发展规划,但有10%的教师不确定,1.43%教师认为不需要制订规划。95%的教师认同自己专业的独特性,表示很注重自身的专业发展。80%以上的教师有坚定的专业发展信念,愿意为专业发展付出努力,即使遇到困难,也不会气馁放弃,并为自己所从事的中职教育工作感到骄傲。当然,也有24.32%的教师不愿意付出过多的努力,感受不到工作所带来的职业自豪感,在工作不顺时产生过放弃的念头(见表2)。
(2)专业知识与能力。
其一,理论知识呈现“三多三少”。教育教学知识多,行业企业知识少;微观知识多,宏观系统观照少;怎样教知之多,怎样评知之少。11.25%的教师不了解或不确定了解所在区域经济与行业发展情况;教师对自己所任教的专业或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相应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心中有数,但对所教专业的职业资格要求和职业标准、所教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体系及课程标准两项不符合和不确定比例分别为7.5%、8.75%(见表3)。
其二,专业实践能力“教”“产”难两全。此处的专业实践能力包括生产性实践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95.71%的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能够有效调控教学过程;90%以上的教师能客观公正评价学生的发展,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但生产性实践能力欠缺,实训教学、专业技能指导能力不足,有38.75%的教师不能胜任行业专业生产性技术工作,以致11.43%的教师不能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相应的不少实训指导教师来自工厂,他们知道怎样做,却对怎样教缺乏科学有效的方法,这也印证了“双师型”教师缺乏的问题(见表4)。
其三,专业研究能力“写”优于“做”。本文的专业研究能力指从事教学研究和专业技术创新与改革的能力。调查显示,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明显优于技术创新能力,“写”论文的能力优于改革创新与技术革新等“做”的能力。93.75%的教师能够自主进行教学设计。但根据工作过程设计教学情境与过程却显得艰难得多;91.43%的教师能够参与校本研究,投身教学改革,但只有85.71%的教师能针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如何解决问题则明显“说”优于“做”;专业技术改革与创新更是教师科研的短板,仅有5.71%的教师表示能够进行专业技术改革并有发明或创新专利,38.57%的教师对改革创新没有信心、没有能力,55.72%的老师对此项持疑惑不确定心态(见表5)。
其四,专业沟通校内优于校外。教师的沟通包括与学生、家长、同事、相关行业企业及社区部门的沟通。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最经常也最顺畅,与同事沟通良好,与家长的沟通基本正常;但调查显示教师在推动学校与企业、社区合作方面力量不足,与实训实习单位的沟通也很少。仅有78.57%的教师表示能与实训实习单位沟通合作,有5.72%的教师完全不能与之沟通合作,15.71%的教师不确定(见表6),这说明教师还不擅长、不习惯突破校园与行业范围、与社会建立广泛的职业联系,这既有心理原因,也有现实条件的限制。这种情况不利于教师培养开放性的社会和行业企业亟需的人才。
3.专业发展的动力
专业发展动力内因强于外因。调查数据显示,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动力前三项依次为:“促进自身知识更新,提高素质与能力”(95.32%)、“成为更好的教师,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92.53)、“追求职务与职称提升”(88.72%)。这体现了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的内在要求,也是教师专业发展最重要、最有效的因素。另外,学校良好的专业发展环境、较高的劳动报酬也是刺激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可忽视的是,6.47%的教师认为专业发展完全不是学校良好的专业发展环境激励的结果(见表7)。因此,专业发展在中职教师的心目中是一种自我完善的需要,是作为教师的一种责任、一种高尚的价值追求。
4.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什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障碍?第一,来自现阶段的招生秩序的混乱,“学生基础差,难管难教,有畏惧感”(96.43%),“招生难,学生态度差,无尊严感”(96.23%);第二,来自目前校企合作的困境,86.92%的教师认为“企业实践难,不了解行业企业需求”;第三,教师培训对教师教学的指导性欠缺,94.5%的教师认为“教师培训缺乏针对性”;第四,职称晋升受限,一方面受限于单位编制数,另一方面受限于层级封顶,38.47%的教师感到“职称晋升限制严,提升难,无成就感”,多种因素导致56.43%的教师产生职业倦怠(见表8)。无论是畏惧感、尊严感、成就感还是倦怠感,都是教师感于外在环境而产生的心理自觉,要拨动教师积极追求专业发展的心弦,功夫应在“心”内。
三、 启示
1.自身努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
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在内因、自身的不断追求;发展的障碍主要来自自身心理失衡产生的无力和无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關键在于努力学习、实践,教师只有长期坚持不懈地读书学习、主动参与实践、积极进行专业研究和探索,才能走出书斋、融入社会、站在行业的前头。
2.良好的教育环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
政府部门要出台相应补偿和激励措施,让更多的行业企业打开大门迎接职业学校师生实习实践,改变目前校企合作学校“一头热”的现状;教育主管部门要真正重视职业教育,从源头上整顿规范招生秩序,避免教师四处碰壁;学校要努力为教师搭建展示平台,建立相应激励机制,鼓励教师专业发展,增强教师归属感、成就感、幸福感。
3.校企深度合作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要突破企业用人、学校实训场所建设等浅层次的校企合作,向共同进行技术革新、共同制定行业标准等更深层次合作发展,让教师有更多机会更深入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站在行业的前沿,更好地促进职业教育的“五个对接”,增强职业教师的职业自豪感。
(作者单位:常德财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