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曙东
在新教材中,有很多部分是要求学生去自主探究,去收集整理分析资料,自主地去获取新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等,怎样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成为教学中有待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具体教学谈几点实践中的体会。
一、情景交融,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
一种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情境教学,是在对社会和生活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才影响于学生的。诸如榜样作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角色扮演、绘画、音乐欣赏、旅游观光等等,都是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着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如在教学初二年级的中国山水画或是水彩风景画时,先让学生欣赏祖国(如黄山、九寨沟风景等)美丽动人的自然景色录像,以及画家(包括教师)的国画山水或是水彩风景作品,给学生创设一种身临其境、引人入胜、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同时进行新知识的传授就较为容易,学生也不会感到枯燥乏味。
情境教学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复杂性的情境,比起简化了的课堂环境更容易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它的多样性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表达自己知识的能力。
二、指导呵护,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不需急于告诉学生如何去解决问题,而应该提供给学生有关的线索和工具,让学生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学习的主角。学生的主动探究与教师的适时指导是相辅相成的,主动探究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落实,教师指导又为学生探索保驾护航。例如在造型表现领域《关注你我他》一课,可以采取“先画后教再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先试着画一画,遇到困难,教师给予适当指导和必要的讲授后再次绘画。 “试画”过程,能让教师更了解学生,让学生更了解自己,做到有的放矢。并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明确学习的目的,由“先画”到“再画”的比较,提高了学生的绘画热情,增强了绘画信心;在设计应用课上,可以采用先“拆”后“做”的教学策略,所谓先“拆”后“做”,就是让学生在拆的过程中寻求制作的方法,为更好地“做”打好基础。
呵护与指导还应充分利用美术教学中的美育功能,注意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学生不仅要把学习内容作为认识的客体,而且要将自己作为认识的客体。要对自己做出客观正确的自我评价,从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使自己的注意力、意志力和抗挫折能力不断提高。
三、合作互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对于每个小组成员的自主学习都有督促作用。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互动更加充分。同時还会出现许多不同的见解,这对于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理解意义重大。积极组织持不同见解的学生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看到其合理性和局限性,以便进一步提炼与概括出科学的观点。通过合作加深对问题的不同侧面的理解,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向纵深发展,最终完成对知识的深层理解。例如在初一美术课《有趣的墙》中,我安排了一次围绕学校 “责任文化”的对外展示。当时各组讨论主题及运用何种形式表达“责任文化”的场面令我兴奋,孩子们的创作想象非常丰富,作品表现形式多样,我发现孩子们的创造能力和合作能力,要远远超过我对他们的认识。通过合作式学习,学生会主动参与到美术活动中。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激活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了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发挥。
小组合作自主学习中,比较弱的同学通过近距离观察优秀同学的学习方法能取长补短;组与组之间也会良性的竞争,进一步增强自主学习意识。自主探索、协作学习和知识创新, 能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充分发挥学生潜能,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四、学习迁移,不断创新知识结构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也包括利用所学的技能、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具体或新的情境中去,知识才能活化和迁移。在创设广泛应用的情境下,紧密贴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使学生的认知结构进一步整体化、灵活化、深刻化,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创新。例如在《花的变化》一课中关于连续纹样的教学,就可以通过学习迁移来达到教学的目的:在学习单独纹样、适合纹样后,列出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的骨式,从单一的圆形代表一个单元形,请学生思考还可以用哪些图形做连续纹样的单元形?学生通过研究、讨论,就能够想道:可以用两个以上不同的单独纹样或者适合纹样组成一个新单元,通过不同的摆放形式达到复杂且美观的效果。甚至还可以用初中数学中的“X”这个未知数来提示学生“单元形”的无限可能。
学科间的联系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一些变式训练,让学生在新知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再现、联想,学习求异思维策略, 在练习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在迁移知识的过程中,学生所学习的专业内容便有了“意义”和“价值”,也容易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和成功感。endprint
学子·上半月2017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