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霞
历史是人类过去的活动,纷繁复杂、丰富多彩,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记忆,然而,我们有些学生却对历史的学习不感兴趣,他们往往缺乏学习历史的动力。为此,作为高中历史教师,我们要认真学习,不断钻研和探索,努力打造和谐的历史课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一、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领悟新课程思想
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依旧是教师掌控着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角,而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配角。课堂教学以三个中心为主宰:一是教师为中心,二是学生学习以接受为中心,三是教学价值以应试为中心。高效的生态新课堂,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掌握充分的自主学习资源,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为此,教师应首先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领悟新课程思想,从根本上更新教学观念,用先进的教学思想和观点来武装自己,来争取有效教学的成功。我们要善于从固有的思路中跳出来,变换角度去思考,往往会有新的思想,新的做法。教学中,教师要真正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心育人。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堂
新课程要求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转换角色、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改苦教为乐教。通过教材中的素材的运用,我们足以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和活动为中心的新课堂。把我们历史教师变成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和指导者。
如在讲《贞观之治》知识点时,为了培养学生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的能力,我出示了有关唐太宗在位时的三则材料。通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比较,最终引导学生得出唐太宗的统治“由与民休息变为苦役百姓”的结论,从而认识到唐太宗的统治即便“贞观之治”,也是建立在剥削和奴役农民的基础之上的。
只有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学有所用,激发学生乐学兴趣。让他们学会思考并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提高他们的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的迁移能力。这样,教师教学过程中会心情舒畅,学生学习的激情也会高涨,整个教学过程自然而然地就会顺畅。
三、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设计是预设的,而课堂教学是生成的。历史教学设计应该解决好学生的“历史理解”问题,精心设计富有思考性、挑战性的问题。把历史知识的学习运用过程设计成一定的活动,鼓励学习积极主动参与其中。我们的中学历史课堂,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主阵地。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历史学习中去,让课堂充满生机与创新活力是我们恒久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对教材和大纲的认识,并结合教学实际对教材进行大胆的行之有效的适当的取舍和调整。
例如,《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105页的活动课: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讨论题目是:有人说“辛亥革命胜利了”,也有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为什么?教材还给学生提供了有关资料、参考论文。通过这个活动课,使学生明白对辛亥革命评价有多种观点,但不管哪种评价都要有依据。
我们高中历史教师还要重视“让学引思”教学理念的运用,让学生运用当下比较流行的、比较实用的方法来学习历史知识,逐步积累历史知识,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才能。
四、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们教师要重视改革教学方法,循循善诱、传统的教学模式早已过时,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和学生的需要。我们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处理和加工,充分利用现代化媒体手段来辅助教学,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动脑、思维等良好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注重与学生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经常和学生一起研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让学生真正地在快乐中学习,享受历史课堂教学,而不是在历史课堂上感到痛苦、乏味,甚至是一种折磨。
平时,教师要融入学生当中去,多关心学生,多了解学生,不但做老师,而且做朋友。加强师生间的合作和交流。亲其师,信其道,无形中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教师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要运用成功激励策略,培养学习的信心。
五、利用非智力因素,创设和谐氛围
大家都知道,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情感能调节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焦虑感,应巧妙地组织教学内容,它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延缓学习疲劳也会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活泼好动是高中学生的天性,要想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教师首先应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这样,和谐积极的师生关系就会得以实施。
我们要像陶行知那样做教师,时刻践行新课程理念和教育教学改革精神,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努力构建高效课堂。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诸如情感的挖掘,真情的赞许和表扬鼓励等。
总之,打造和谐的高中历史课堂,发展学生的能力,是我们不变的追求。我们教师要重视改革教学方法,循循善诱,把好方法和金钥匙交给学生,把学生引向輕松活泼的历史学习的大舞台。一句话,我们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反思,不断探索,反复研究,最终能够在和谐的氛围中实现师生合作共赢,谋求师生共同发展和提高。endprint
学子·上半月2017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