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晓芹
随着现代社会教育不断的改革与发展,人文素养也逐渐受到了广大教育者的關注。人文教育不仅关注着人类文明的传承,而且还在小学品德和社会学科中包含了较为丰富的人文知识和道德品质特点,这是培养着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也可以根据分析人文素养内涵的基础之上,提出人文发展的有效对策。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挖掘每一个培养人文素养的细节,同时还要培养小学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德,热爱自然环境、热爱社会、关爱他人的高尚思想品德。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人文素养培养爱国情怀
培养小学生民族意识,在经过长时间的教育以后,培养小学生的国家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这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教师平时要让学生拥有实践操作能力,在这样的条件下激发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例如:在小学教材中《敬礼五星红旗》一课时,老师会让学生亲自制作出我们国家的国旗,在制作的过程当中对纸的要求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要采取大红纸,这样才符合我们国家的国旗标志,这样一来就会促使着学生在思考着为什么我国国旗的颜色要使用红色呢?在这种问题下,老师就应该体现着自己的引导作用,老师可以根据内容告诉学生其实我国的国旗是无数烈士的鲜血染成的红旗,听到这学生们的表情就比较严肃。这也是给学生加深了相应的影响,提高了对我国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的知识。还有就是小学教学过程中《在烈士墓前》这一课中主要是针对清明节,这些都可以引导着学生要清楚地知道,现在的小康生活是前辈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应该去纪念他们,要懂得珍惜眼前的一切,并且努力的学习,争取在今后的社会中能够成为国家有用之人。
二、小学生品德人文素养培养丰富情感体验
在人文素养的背景之下,高尚品德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得到了相应的利用,教师在通过培养学生高尚品德的条件下丰富了教育教学内容,扩展了在教学教育过程中的情景形式,增加了小学生在情感上面的体验。例如:在小学课程中《民族一家亲》的教育过程中,藏族区内的文化对于小学生来说将是比较陌生的,而且在该地区这种现存的文化还是没有办法用语言来进行描述的,当然这就需要借助外面各个方面的技术来进行传递,在这种条件之下要利用相应的现代化技术来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教育。同时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来进行给学生展示相应的教学内容,并且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一些舞蹈课程,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舞蹈的魅力所在之处。在这样的条件下会给学生呈现出不一样的学习内容和不一样的学习效果,让学生感觉到新奇,就会激发出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重视小学品德和社会科技人文素养培养
目前小学课程理念是品德教育为主要核心的,这是有利于小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是有着较大的发展和帮助的,关注每一个小学生学习成长经历,关注着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对学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培养学生在今后的可以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双向发展高尚的品德。例如:在小学文明之母教学课程当中,教师因为考虑到了在印刷术在制作的过程当中,已经和小学生的生活隔离了,那仅仅依靠较为单调的知识是无法进行实现的,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要指导着学生自己制造、自己进行印刷,而且还包括了雕版上的印刷和活字之间的印刷技术效果,使用小刀刻一些小字和图画,然后在此基础上撒下一些有颜色的墨粉在纸上进行相应的印刷,这样一来就会让学生在整体的实践过程中了解到我国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和文明。
四、通过小学人文培养来进行实现社会价值
社会价值是通过人文素养实现的,只是在经过不断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学生的人文素养才能实现社会价值,才能联系起来,同时还要和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只有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的意志力才会更加的兼顾,才能够在社会的大环境中保持着小学生原有的积极性态度。小学生品德和社会学科教学中都要逐渐地增加着小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在《我为集体添光彩》教学中,教师通过该课程来进行开展了活动,题目叫作丰富集体文化活动,每一个学生都要为班级做一件事情,同时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以此来丰富整个集体班级中的文化;还有就是通过集体力量大,班级在进行全体学生共同打扫校园内的卫生来进行改变整体之间的力量,通过校园内不同的区域,还有就是通过分配不同时间来共同维护好校园内的卫生,这些都是体现着学生高尚的品德和素养,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在班级活动过程中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懂得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除了学习之外还要做好集体的合作精神。
综上所述,根据小学品德和社会学科的课程理念,学习的内容以及教学过程中与小学生人文素养之间的发展是相吻合的,这是促进学生与人文素养之间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它也是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素质教育的发展过程和方向。endprint
学子·上半月2017年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