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湧
【摘 要】本文提出高中政治引入符合学科教学基本规律、与学生学习思维形成高度匹配的逻辑思维教学,论述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展开多元对比、实施层层推理、适时展开归结等方法,帮助学生对学习认知进行科学梳理,成功搭建高中政治知识体系,全面提升学生政治学力品质。
【关键词】高中政治 逻辑思维 知识体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9B-0097-02
课堂教学需要遵循学科教学规律,引导学生利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探寻知识维度,利用逻辑思维展开多重对比、推理、归结,实现学科知识的体系构建,这应该是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最现实的追求。运用逻辑思维,促使学生快速进入到知识构建轨道,完成对学习认知的梳理、整合、优化、归结,最终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成功塑造。
一、多元对比,理清思维认知脉络
在逻辑思维中,对比是最为常见的思维方法,从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展开具体操作,可以发现知识的存在形式,并从中归结出普遍现象,这些普遍现象就是知识构建的基础。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是对比,在异中求同;相同事物之间的比对,这便是类比,是在同中求异。不管是对比还是类比,都属于逻辑思维的基本方式,对政治知识梳理都发挥重要作用,引导学生适时展开多元对比,可以理清思维认知的清晰脉络。
例如: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教师在讲解“政治权利和义务”内容时,让学生对权利和义务进行比较,找出二者关系结合点。学生积极展开自主阅读学习,很快就给出了个性认知。有学生认为: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社会监督权,有政治自由,这是每一个公民都享有的权利。作为公民,还有一些义务必须要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维护国家安全和荣誉等。也有学生说:在政治权利和义务之间,我们需要找到平衡点,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政治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义务,关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相结合,这才是最为正确的认知。教师对学生的个性观点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良好表现。
教师让学生对政治权利和义务进行对比性学习,学生学习思维顺利启动,很快就形成了个性认知。通过对比,学生对相关知识有了更为系统的认识,对政治权利和义务也进一步加深了解,这都有利于知识体系的构建。
二、实施推理,探索知识延伸途径
推理是典型的逻辑思维形式,在高中政治学习中,教师利用具体课例,引导学生展开演绎性推理,从一般性知识到演绎推理进行验证,进而实现学习认知的蜕变性生成,这便是推理性逻辑思维的成长过程。推理不是单纯公式性推演过程,而是综合思维运动的结果,面对一般性政治知识,需要通过认知过渡、迁移、验证等多个思维过程,以完成对知识的确认、推广和应用。
例如在学习“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时,其内容主要包括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民主选举方式制约因素等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什么是直接选举?什么是间接选举?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有什么优点和缺點?我国选举方式有哪些?影响因素是什么?列举实例加以说明。学生自主阅读文本相关内容,对相关认知有了一定梳理。成果展示时,学生大多有优良表现。有学生说:直接选举就是直接投票的方式,间接选举是由选民选出代表,再由代表代表选民投票。直接选举的优点是每一个选民都可以直接行使选举权,直接反映民意,缺点是具有一定局限性,选举成本较高;间接选举的优点是便于集中,选举成本低,缺点是影响选民意愿的直接表达。也有学生说:我国选举大多是采取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人口众多、地域广大、发展不平衡等都是重要制约因素。
教师让学生利用推理思维,找出中国采取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方式的原因,以此进行逐层解读,很容易理顺各种层次概念的解读,促使学生从根本上形成知识梳理。推理是重要学习方法,推理运用是实践验证,让学生学会推理,可以赢得“一通百通”的学习效果。
三、适时归结,搭建知识框架体系
归结是逻辑思维运动中的重要环节,归结是将零散的、点状的知识进行整合、分析、编排和总结,根据知识内质关系进行趋同性梳理,逐渐形成完整知识体系。归结需要有一定知识基础,对多种新旧知识进行梳理操作,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度挖掘,理顺知识点,对学习认知短板展开批评性审核,实现知识的查补缺漏,理清知识的层次结构,这都属于归结逻辑思维的操作范畴。
例如:高中学生对“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相关内容有一些直观性了解,因为村委会、居委会工作非常广泛,学生对此有一些切实体会,其知识积累有一定基础。在具体学习时,教师给出一些思考问题,让学生利用归结思维方式,对相关问题展开深度解析。如农村基层民主形式是什么,有哪些内容?城市基层民主形式是什么,有哪些内容?实施基层民主自治的意义有哪些?作为青年学生该如何参与到民主管理之中呢?学生对相关问题展开热议,并很快给出个性归结。有学生认为:农村基层以村委会为单位展开管理,在村委会带领下,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村委会自治的内容包括:直接选举村委会干部,村民通过村民会与发表意见,参与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和管理,制定村规民约,规范村委会管理制度。也有学生归结城市居委会管理情况:居委会是城市管理基层单位,居委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接受居民的监督,定期向居民汇报工作。
教师给出具体思考问题,让学生以归结形式展开解读,这个思维的过程就是知识梳理的过程,具有较高学习价值。从学生归结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学习认知已经得到深度挖掘,知识整合意识明显,学习操作高效。
四、假设论证,促进知识快速成熟
所谓假设论证,是指教师对需要论证的课题进行假设性设计,由假设条件推出不同结果,进而实现逻辑思维的顺利启动。假设属于一种逆向性、多向性思维,让学生利用假设性推理展开论证,可以给学生带来更为丰富的认知体验,也能够促进学生知识的快速成熟。面对同一问题,我们可以给出不同的思维设计,有些假设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一些认知启迪,有些假设可能会形成不可行结果,促使学生思维获得历练成长。
高中学生有一定思维能力,面对政治问题时,其思想呈现活跃性,教师稍微给出一些提示,学生便可以获得清晰的思维方向。如学习“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相关内容时,教师从不同角度给出问题设计:政府权力行使时,需要有一些监督和制约,假如政府权力实行时,相关监督结构不完善,或者是监督不力,结果会怎样呢?学生就这个问题展开热烈讨论。有学生认为:政府是权力机关,在权力行使过程中,如果没有相应的制约监督的存在,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监督,政府权力自然会呈现泛滥之势。政府官员出现腐败行为是必然结果,整个社会会因为政府权力的失控,出现更为尖锐的矛盾,甚至会动摇我们国家的基础。因此,建立完善的政府权力监督机构,发动人民参与监督管理,这应该是我们走向繁荣的重要保障。每年有那么多“老虎”“苍蝇”被打倒,正是说明了监督制度是得力的。
教师设计一些假设问题,让学生依据假设展开推理,最后给出一个不能成立的结果,这说明假设是不成立或不可行的。学生在具体操作中,对假设推理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由此形成的学习认知当然更具有触动感。假设条件展开推理,这在数学教学中常常有应用,是对学生多向思维的实践性历练,对学生带来的思维推动力是显而易见的。
高中政治学科以逻辑思维展开教学引导,并非是什么教学创新,而是从学法角度展开了针对性设计,为学生展开个性学习提供清晰行进路线。高中学生有比较成熟的思维基础,教师以逻辑思维为教学重要突破点,能够有效激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促使学生展开卓有成效的学习探究。通过系统性逻辑思维训练,学生从中获得的学习认知是鲜活的、深刻的,对培养学生良好思维习惯有重要促进作用。
(责编 罗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