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
摘 要:人类的基本活动离不开群体生活,同样对于学习来说,也可以将其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来看待,那么学生的学习也就离不开其他同学的合作互助,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也就成了学习的必然选择。合作既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新课改教育理念的支持下,正在逐渐占据各个阶段的课堂教学,如此广泛的应用足以可见其学习的优势。而高中语文阅读在高中语文知识的学习中属于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其实阅读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做到高效有质量的閱读,因此,积极探究高中阅读的教学方法也是非常迫切的。基于以上两方面的分析,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引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高中阅读教学的课堂效果。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用
一、小组合作学习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积极影响
1.转变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通过合作的形式展开阅读学习,教师在对学生的合作学习展开教学安排的同时,也促使了自身观念的转变。教师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其教学观念仍旧以传统的教学为主,自身也不主动积极地学习新理念,改进教学方式。然而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不得不接受新的教学观念,被动地学习新的教学方式,教师通过学习小组合作教学的理论知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逐渐接受新的教学方式,转变了自己的教学理念,开始新的探索。
2.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的是一个策划者的角色,起的是一个引导的作用,教师通过这种学习方式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凸显出新课改观念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依据学生个人的发展特点与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环节与教学问题的设计,积极地调动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语文阅读课堂的主角。
3.促使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
高中阅读课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增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也不再是学习的被动承受者,教师作为合作小组学习中的一员,虽然不参与内容的讨论,但是对学生的引导与促进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成为主人公,通过自主学习获取知识,其自身也就更加具有自信心,与教师的交流也就多了起来。教师通过与学生之间良好的互动,给学生的感觉也不再是高高在上,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表现得更加自由,课堂教学的氛围自然也变得更好。
4.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在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的同时,也转变了学生的学习理念,让学生更加喜欢阅读,更加自觉地进行阅读。据调查研究发现,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比以前更加喜欢语文、喜欢阅读,学习的兴趣也随之增加。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生阅读课程的学习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解,自己的主体作用体现不出来。但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增加,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学习语文阅读课程,遇到不懂的问题能够想到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解决,意识到了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二、教师开展有效小组合作教学的方法分析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学会自觉地阅读,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而学生的阅读兴趣最直观的来自于教师的教学,教师的教学方式越有趣,教学手段越丰富,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越浓。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能够快速地带领学生进入阅读的情感中,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积极讨论的热情。例如,在教学郁达夫的《故乡的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对秋天的印象与感觉,并总结作者对故乡的秋的印象,加深阅读的效果。
2.合理分组学习,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在阅读教学过程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对小组成员的安排与组织也是有较高要求的,不能简简单单地按照前后桌或者学习成绩来分。教师要综合考量每一位学生,对每一位学生都能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在小组人数的构成上,组员不宜太多或者太少,太多的话不能兼顾到每一位学生,发挥不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还不利于教师工作的组织开展。太少的话也不现实,学生之间的讨论作用体现不出来,学生的问题也得不到很好的解决。所以在成员的构成上,一般以4~6人为最佳,学生按照个人的个性、爱好、学习能力等来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成员间兴趣爱好相同或相似,一起学习能够更好地沟通;或者小组成员之间存在单方面的差异,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够做到优势互补,促进学习。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阅读能力的提高对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综合能力的提升以及全方位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彩丽.从学习科学视角探究翻转课堂[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5(2).
[2]林芳.翻转课堂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阻滞[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4(10).
编辑 栗国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