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文化

2017-12-06 15:35
小说月刊 2017年17期
关键词:食俗民俗食材

(临沂大学 山东 临沂 276000)

中国饮食文化

张莹

(临沂大学山东临沂276000)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饮食文化更是在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得以传承和发展,饮食民俗是重要的烹饪文化遗产,对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如哲学、美学、宗教、文学、艺术等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民以食为天”这充分体现出饮食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各具特色的饮食民俗;饮食文化的发展变化;中国饮食文化特征;中国饮食文化的层次性

中国饮食“五味调和”论中的“和”是中国哲学与美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范畴,这种五行和谐的思想在中国茶道中发挥到极致。

1 各具特色的饮食民俗

由于地域、气候的差异,不同的地区也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美味佳肴,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国各民族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1 日常饮食习俗

日常饮食,以“粗茶淡饭”为主,一般以填饱肚子被基本的要求。生产的发展,影响到生活习性的改变。至周代,特别是东周时代,贵族阶层一般已采用三餐制,大约到了汉代,一日三餐的习惯渐渐为民间所采用。直到今天,一日三餐仍是人们日常饮食的主流。

1.2 人生礼仪食俗

人生礼仪是指人的一生中,在不同的生活和年龄阶段所举行不同的习俗。而在人生礼仪中逐渐产生了饮食民俗。

婚礼是人生中的大事,而婚事食俗也是必不可少,聘礼中一般有鸡、鱼、肉、酒等,结婚当天下午,新郎到达女家与新娘一同吃一碗由红枣、桂圆、花生著称的红糖水,有早生贵子、生活甜美的寓意。

做寿要用寿面寿桃寿酒。寿日吃面条,表示延年益寿。寿桃一般用米面粉制成,也有的用鲜桃,象征着健康长寿。

1.3 汉族节日食俗

不同季节也有不同的食俗,立春吃春饼。夏秋的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重阳节吃重阳糕,农历腊月八日喝腊八粥,除夕夜吃年夜饭。

2 饮食文化的发展变化

2.1 主食的出现和演变

在原始社会,人们通过狩猎来获取食物,而进入农业社会以后,农作物的品种也日益丰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食是饭和饼,唐宋以前中国北方主粮以粟、麦为主,南方以水稻为主,宋代被誉为中国饮食业的高峰期。宋代的面食主要有饼、包子、馒头等。明代北方人民的主食以面食为主,南方则以米食为主《金瓶梅》中提到面食种类有火烧、蒸饺、包子、荷花饼等。[2]

2.2 八大菜系的起源和演变

人们常说的“八大菜系”为鲁、川、粤、闽、苏、浙、湘、徽。一个菜系的形成和它所处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资源特产、饮食习惯、以及悠久的历史与独到的烹饪分不开。明清两代由于手工业、商业的繁荣,在水陆交通的要道出现了繁华的城市,城市中逐渐形成著名的饮食区,如北京的大栅栏、南京的秦淮河、杭州的西湖等,众多的酒楼饭庄集中于此,使食物原料得以荟萃,烹饪技术得以交流,逐渐形成名菜、名厨、名店,每个菜系都有自己的名菜,再加上名人、名胜等各种因素,开始名传四方。[3]

2.3 饮茶民俗

茶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日常饮品,饮茶的习俗也丰富多样,不同的地区对不同的茶各有偏爱,华北及东北地区都爱喝花茶,江浙一带爱喝绿茶,四川人爱喝花茶和沱茶,广东人爱喝红茶和乌龙茶。

2.4 酒文化

酒的历史源远流长,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但水分、糖分、矿物质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类别,许多名酒经过历史的沉淀而更加香醇,陶渊明的诗篇中处处带酒,李白“斗酒诗百篇”,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都体现出酒与诗人之前的联系。

3 中国饮食文化特征

中国饮食文化从历史的发展演变看,有着食材的广泛性、食材制作的灵活性、区域风格的传承性、各地区饮食文化的交融性和心理选择的丰富性。

3.1 食材的广泛性

我国地域辽阔,南北跨度大,种植的作物也因温度、湿度的影响,加之不同的地形因素从而形成较大的差异,中国气候条件的广大幅度,可以生长种类繁多的蔬菜,有些最适宜于生长在热带国度,有的则生长在北极区,还有的却生长在温带。[4]另外,“民以食为天”的思想,使得人们不断的探索新的食材,去创造新的饮食文化。

3.2 食材制作的灵活性

由于食材的丰富和广阔性,加之中国人对口味色香味俱全的追求,使得现在的烹饪无论在手法还是食材选择上都有了变化。中国肴品的制作,通常是厨师依据人们的口味和饮食习惯制作,在制作上也富于变化,厨师有着丰富的经验,会根据食材的变化制作这种丰富美味的食品,烹饪了灵活的美味肴品。

3.3 区域风格的传承性

我国不同地区的民族、宗教、习俗等不同情况的不同,在不同的历史形成不同的饮食文化,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得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与风格无法得到借鉴和融合,因此使得区域内食文化传承关系的牢固保持。

3.4 各地区饮食文化的交融性

饮食文化根本上是人们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因此本身就具有不同饮食文化的交融性,无论是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还是随着时代发展至今,绝对的隔绝是不可能的,必然会有饮食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中国各区域形成“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圈”,使得各区域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4 中国饮食文化的层次性

中国饮食有着非常辉煌的历史,无论在选材上,还是烹饪方面都有本国独有的特色,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饮食文化也得到了传承和发展。而当今社会中,由于功利和技术方面的限制,在烹饪技术和选材上还有待加强,相信未来中国的饮食文化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集成发扬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加之现在、加之现代的工艺和技术,一定得到更好的发展。

[1] 高奇等 走进中国民俗殿堂 济南 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1

[2] 赵荣光 中国饮食文化史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05

[3] 杜莉,姚辉编著 中国饮食文化 北京 :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10

张莹(1996-),女,学生,本科。

猜你喜欢
食俗民俗食材
冬季民俗节
巧用食材铺“地锦”
民俗中的“牛”
每天吃20种食材 可能吗?
民俗节
赣南食俗文化的体验式旅游开发探析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浅析满族婚礼中的食俗文化
链农:搞定食材采购
论珠海岁令时节食俗的形成及其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