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蒙古族舞蹈的审美特征
——以《狼图腾》为例

2017-12-06 15:35
小说月刊 2017年17期
关键词:狼图腾蒙古人背景音乐

(阿坝师范学院 四川 阿坝 624000)

浅谈蒙古族舞蹈的审美特征
——以《狼图腾》为例

马俊杰

(阿坝师范学院四川阿坝624000)

我国各少数民族舞蹈独具特色,具有区别于其它民族的特殊表演方式,由此也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审美文化。本文以蒙古族舞蹈《狼图腾》为例,从对蒙古族舞蹈的舞蹈主题,表演形式的探究中,剖析蒙古族舞蹈所独有的审美特征。

蒙古族舞蹈;舞蹈主题;表演形式;审美特征

1 《狼图腾》中富有民族情味地舞蹈主题

主题是舞蹈作品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对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意蕴和中心思想。舞蹈主题在整个舞蹈创作中居于主导地位,始终贯穿于作品中。

从舞蹈主题选择上,蒙古舞舞蹈经常表现的主题有三个 :“大地”,“母亲”,“爱情”。“大地”是蒙古人舞蹈最重要的依托,《狼图腾》中图腾行为的最基本场所;而“母亲”是舞蹈《狼图腾》所具有的深层情感寄托,对母爱的呼唤和对母亲衰老的悲切,实质上是远古祖先那不可缅怀的向往之情,祖先图腾崇拜中对“狼”的敬仰其实是对自然的富有人情的敬畏之情。《狼图腾》这支舞蹈在编舞的中“跌宕起伏”的情节设置,以族群关爱为线索的,在欢腾之时,是群体的狂欢化,在一只狼受伤时,群体会无限呵护受伤的你,通过情节的巧妙设置,更好的体现出富有民族情味的思想情感和蒙古人心中不灭的民族情怀。

2 蒙古族舞蹈《狼图腾》的表现形式

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的少数民族舞蹈当中,大致有两种风格上的分野 :一种是内敛型,我国南方的诸多少数民族生活在风景如画的山水之乡,熏陶出人的性格偏细腻,精致,比如土家族的摆手舞,侗族的芦笙舞,苗族人吹奏的牛角等;另一种则是大气外露,不拘泥于细小的审美体验,而是敬畏整个人生格局以及对所处环境的大肯定,藏族的锅庄,维吾尔族的麦西莱普,以及我们在本文论述的蒙古族诸多舞蹈类型,都属于第二种风格。而用“放浪的形骸”,可以确凿无疑地描述出蒙古族舞蹈的性格审美,是不羁的,是强健的,是昂扬向上的生命意识和如草原日出般宽广的胸襟。

在《狼图腾》中,“放浪形骸”的性格审美展露无疑。舞蹈由几个不同层面的叙事所组成的,在舞蹈的前半段,群狼从静默中升起,狼嚎笼盖四野,舞者的手部动作和脚步动作都是高度“拟物化”的,这里的豪放是直冲顶峰的,在雄浑的草原背景音乐的衬托下,舞蹈一开场就毫无保留地展现了一片广袤无垠的草原,将观众置身于这壮阔的景象中。在高潮阶段,群体狂欢化的舞蹈动作是家园美满,生活富足的体现,舞者模拟狼群欢呼雀跃,在舞蹈动作中把生命激情尽其所能的展现出来,让观众有一种在家园里“杜康饮酒,以解忧愁”的快感;而之后小狼受伤,将已经顶到高潮的背景音乐骤然熄灭,群狼的欢腾也戛然而止,舞台上呈现的是对受伤同伴的关怀。表达的不仅仅是个体的伤痛,这里也暗含着家园由盛转衰。此时的背景音乐变得哀婉低沉,舞蹈动作趋于平缓和温和,已不是豪放的感觉了,曾经受人祭拜的草原众神都在舞蹈光辉熄灭时陨落,不再带有神性色彩,舞台上取而代之的是对家园的痛感;最后又迎来再次的转折,为了延续民族情怀,家人又重新从出离走向返还,狼群的首领仍在,狼群的精神仍在,小狼伤愈而归,舞者重新翩翩起舞,鸟语花香的背景音乐,让人燃起了重生的希望,对未来的生活有了积极乐观的向往。在《狼图腾》中,舞者的每一次动作,不论是直接指向狼群生存姿态的,还是反映蒙古人性格或家园离合的,都在内里归根于草原人幽深的家园意识。

《狼图腾》在表现过程中没有把情节表现的完满,但是我们看到的是“内容与形式”合二为一的圆满,在给观众以足够遐想的同时完美的体现了蒙古族舞蹈蓬勃的进取意识。

3 从《狼图腾》中体会蒙古族舞蹈审美特征

3.1 “表现手法”的审美特征

(1)“欲抑先扬”的审美特征

正如中国古典诗词美学强调诗作应欲扬先抑一样,蒙古舞蹈的情感表达也正是如此,从《狼图腾》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整个舞蹈的高潮出现在了舞蹈之初,背景音乐中一声声狼嚎,直接把观者引上了情绪爬坡阶段,无需酝酿的暴风雨式的群狼共舞扑面而来,但这仅仅是一个情绪的渲染,是为后面情绪的转折做好了铺垫,当转折来临时,给观众以出其不意的情感冲击。隐藏在表面欢腾动作背后那深深的,对故土的眷恋。一只狼受伤了,所有的狂欢戛然而止,人心所向,便是草原人的平安,表现的是草原人内心的感伤,是整个作品情绪的高潮。这也是《狼图腾》以及所有蒙古舞蹈最能引人入胜的地方。为了把深深的眷恋之情推向高潮,在表达中采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先扬”的既是高潮,也是对后来平缓的铺垫。

(2)“意在言外” 的审美特征

“意在言外”是承接“欲抑先扬”的蒙古族舞蹈动作的另一个侧面。在《狼图腾》开始阶段,一位舞者后翻身直至直立,形若起飞的姿势,仿佛草原雄鹰振翅待飞的骄傲神情。若把这一动作比喻成富有“包孕性”的时刻,最富有包孕性的时刻,就是振翅的那一瞬间,在这样的时刻,舞者无需演绎雄鹰是否真的翱翔于蓝天了,动作的陡然收束却让观者心游八方了。

蒙古舞“意在言外”的审美特征体现在动作具无限可能性,即将展开的剧情的无限发展,在蒙古舞的编排中不需要面面俱到地体现出来,而是点到为止,而让观者的思绪一同加入到舞蹈剧情的审美建构中来。

3.2 蒙古族“性格”审美特征

蒙古族舞蹈自始至终都保有潇洒豪迈的风格,但不是说一出舞蹈从头至尾一路豪迈到底,而是如静水流深般,时而激越欢唱,时而平静洗练,《狼图腾》亦然。这是蒙古族舞蹈带有整体性的混溶与深沉之美,蒙古族舞蹈所一直追求的大气场面,是整体感带来的审美冲击。为什么说在表演《狼图腾》时,跳舞的人要先发自内里地感受到蒙古人的生命存在,因为只有这样,蒙古人把“狼”作为图腾的符号化倾向才会有深度。

整体的混溶与深沉之美,就不仅仅停留在现代舞蹈技艺的形式层面了,和盘托出的是蒙古人永远被秋风吹拂着的历史面庞。

我们在《狼图腾》中,能感受到蒙古人刚强勇毅的性格和坚强不屈的生命存在,这不仅仅是观者仅凭当下的即时观赏就能完全把握的,而是蒙古族舞蹈的独具的民族审美特性决定的,已经融入到了舞蹈的编排和观众过往的审美经验之中了。

4 结语

一个舞蹈的编导和舞者的表演,是决定了舞蹈品格优劣的第一道门槛,如果《狼图腾》的构思无法体现蒙古族人性情中最真实的一面,无法表现草原的猎猎雄风给蒙古人带来的幽深的家园意识,那么这支舞蹈必定也是失败的。首先编舞者需要有足够的审美鉴赏力,才能通过舞蹈作品向观众传达自己的审美意识,所以,越是富有民族情怀的舞蹈,越能让观众体会到原汁原味的体验。“狼”之图腾所展现的最终面貌,定然不是狼群本身,而是狼群所带有的不言而喻的“属人”特征,即蒙古人的审美特征,在文中,“放浪的形骸”与“内敛的精魂”是蒙古舞立体式的性格审美特征描写。而通过“欲抑先扬”和“意在言外”的舞台审美特征表现出蒙古族舞蹈的历史文化内涵,便是蒙古舞审美特征所要探寻的更加深层次的内涵了。

[1] 庞志娟.论蒙古族文化与蒙古族舞蹈的特点[N].集宁师专学报,2005(9)

[2] 高向英.对蒙古族舞蹈发展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社会科学, 2005(3)

[3] 赵小丁.北方草原地域性特征对蒙古族舞蹈风格的影响[J],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0(12)

[4] 包美容.论蒙古族舞蹈的美学特征[J].内蒙古艺术, 2013(3)

[5] 林友.论蒙古族舞蹈审美意识的变化[J].大众文艺(理论), 2009(3)

马俊杰(1990-),男,藏族,甘肃甘南人,硕士研究生,阿坝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狼图腾蒙古人背景音乐
清代喀喇沁蒙古人社会中的保甲制
背景音乐
背景音乐在电视节目中的具体作用
浅议广播节目中背景音乐的使用
蒙古国看《狼图腾》:女主角好
我看电影《狼图腾》
看《狼图腾》5年磨一剑
论明代在中原的蒙古人
元朝及明初蒙古人的名字
《洪武时期在中国的蒙古人》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