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大学 广西 南宁 530006)
福克纳小说的俄狄浦斯情结
——以《喧哗与骚动》为例
韩营
(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南宁530006)
福克纳作为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也是意识流文学在美国的代表人物。《喧哗与骚动》作为其最具盛名和最钟爱的小说,其内容的丰韵性,手法的独创性,言语的哲思性一直使其作品充满着多重阐释空间,使得其作品越读越有韵味。让-保罗·萨特曾评价《喧哗与骚动》:“福克纳的哲学是时间的哲学”。俄狄浦斯情结作为享誉世界的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弗洛伊德最为核心的理论,从其提出伊始便如黑洞般的引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本文以《喧哗与骚动》这本书为例试浅谈福克纳小说中体现的俄狄浦斯情结。
《喧哗与骚动》;俄狄浦斯情结;无意识
儿子与母亲之间或女儿与父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畸形的暗恋心结,如果孩子长大成人以后没有超越这种情结,会阻碍孩子与同龄人建立起成熟的关系。这就是“俄狄浦斯王情结”最为简要明了的解释。本文试图从《喧哗与骚动》中昆丁的行为和内心独白部分解析“俄狄浦斯情结”。
一、潜意识的爱欲
从原始图腾以及一直潜藏于人类集体无意识的意念里,乱伦一直是禁忌的话题。也是人类不可触碰的道德底线。对于乱伦的假想会一直潜藏于人类的无意识之中。
《喧哗与骚动》中当昆丁得知凯蒂失身之后,他想到的是自己去向父亲“承认”犯了乱伦之罪,而不是达尔顿·艾密司的过错。这一表达使得他这种隐藏于心底的不伦之恋得以宣泄。也使得昆丁与凯蒂之间的关系蒙上了一层暧昧的阴影。
文中多次提到相关的隐射。如,昆丁一直记得小时候凯蒂与一个少年接吻的事。他一直纠结“你干吗让他吻你吻你”,重复说出吻你一方面表现出昆丁心里不开心同时他表现出他的憎恨,为什么吻你的不是我呢。也表现出昆丁心中的怨恨。他一直把凯蒂想象成“南方淑女”的化身。“你不在乎你不在乎/我要让你我要让你在乎。”.....凯蒂因此和他争吵并用手指抓他的脸,而昆丁的反应是开始感觉雨水甜丝丝的。这明显体现出昆丁对于凯蒂之情爱。同时也体现出凯蒂对昆丁的爱和在乎。
当凯蒂因失身并有身孕不得不出嫁时。昆丁的反应是这样的:文中出现三次以上“别嫁给这个混蛋/凯蒂,”“凯蒂你不可能结婚/你有病啊。那个流氓。”“这个混蛋,凯蒂”直到后来的话终于说出了压抑在心中的想法。“凯蒂/那个流氓/你替班吉和父亲着想跟他吹了吧/倒不是为了我。”真的不是为了他自己隐藏对于妹妹的情欲吗?显然不是。
最明显的莫过于,昆丁想到“这个世界之外真的有一个地狱就好了:纯洁的火焰会使我们超越死亡。到那时/你只有我一个人只有我一个人/到那时我们两个人将置身在纯洁的火焰之外的扎人的恐怖之中。”……“到那时/只有你和我置身在扎人的恐怖之中/四周都是纯洁的火焰。”那么在昆丁的潜意识里是自己与妹妹像恋人一样发生关系,但这种关系是乱伦的,因此他们只能进入地狱而非天堂。而昆丁的一系列潜意识用语“我们”“那里只有我们两个人”以及“纯洁的火焰”都变现出对于妹妹凯蒂的不伦之爱。
在忍受着对于妹妹凯蒂的爱欲,一直支撑着昆丁活下去,直至后来凯蒂结婚两个月以后,昆丁选择跳河身亡。因为他的爱终无结果。
二、行为上的孱弱
当得知浪荡子弟达尔顿只是玩弄自己的妹妹时,昆丁曾想着要与他决斗。而当达尔顿把枪拿给昆丁让他发射时。昆丁没能杀了达尔顿。他后来说:“我之所以没有是因为他会下地狱的她也会去,我也会去。”其实在这里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想象和阐释空间。换一个角度考虑。达尔顿做的事情不正是昆丁想做而不能不敢去做的吗?
这与哈姆莱特一剧中他的叔父替他实现他潜意识压抑的愿望相同,由此他迟迟不肯下手。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哈姆莱特一直对于父亲鬼魂发出的命令犹豫不决,弗洛伊德认为:“哈姆莱特能做出所有的事,却对一位杀掉他父亲、篡其王位、夺其母后的人无能为力,那是这人所做出的正是他自己已经暗暗希望很久的童年欲望。于是对杀父仇人的恨被“良心”的自责和由此带来的不安所取代,良心告诉他,他实际上比杀父娶母的凶手好不了多少。在这里,我是把故事中主角的潜意识所含的意念提升到意识来说明的在”。
三、价值观的崩溃
康普生家族的衰败和分崩离析是无法避免和不可挽回的。福克纳作为美国南方文学的一颗璀璨明珠,对于故土的真挚热爱和虔诚信仰使得他小说中经常出现类似“宿命”的不可扭转的力量,但这绝非宿命,他包含着丰富的哲理思想,也同样熔铸了作家对于南方、南方文化、南方价值体系和伦理精神的反思和追问。
女性的贞操一直是美国南方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性必须把贞操看的很重,女人的纯洁给自己的家族带来荣誉和名声。作为南方传统文化的认可者以及崇拜者,昆丁也接受这样的思想。南方传统的价值体系已经土崩瓦解,价值观也走向衰落,昆丁试图去维系这种关系。但都无力回天,面对破坏的价值体系、失贞的妹妹,昆丁一直饱受着痛苦的煎熬。正如他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叹“我一肚子都是几年来郁积的苦水。”
四、意象的显现
《喧哗与骚动》文本中出现的意象也可以折射出昆丁对于妹妹凯蒂的性欲。如忍冬花的意象。忍冬花代表着最悲哀的花。昆丁经常闻到凯蒂身上有忍冬的香味,首先是一种对于性欲的渴望。同时也在表现出,他对于妹妹的爱超出伦理,为社会所不齿,只能静放于心中的悲哀之感。
《喧哗与骚动》中昆丁最终在苦闷与彷徨中绝望地投湖而死。在弗洛伊德关于精神分析方面的阐释中,投水作为一种意象行为暗含着回到母亲的子宫中。由于昆丁缺乏正常的母爱,他的心灵缺失一方面投射到同为女人的妹妹凯蒂身上,为此他饱受精神和伦理上的折磨。同时在选择离开这个世界时,他毅然选择投湖,重新回到母亲的子宫中,陶醉在母亲子宫中的渴望,以及对于爱的渴慕。
[1] 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M].李文俊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5.
[2] 朱振武,吴晟:《喧哗与骚动》与弗洛伊德的美学思想[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9月.
韩营(1992-),女,文学硕士,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