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金同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人们在网络中交流的同时,逐渐形成了一种新兴的语言表达方式,即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形式简洁,幽默诙谐,受到了广大网民的欢迎,但是随着网络语言的发展壮大,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一些影响。
关键词:网络语言;汉语言文学;发展;利与弊
一、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是随着网络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兴的语言形式,它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不同,形式更加简洁,方便网民们进行沟通和交流,也非常容易理解,不仅能够提高网民上网聊天的效率,还提高了网络聊天的趣味性。网络语言包括数字型,如886就是“拜拜啦”的含义、9494是“就是就是”的意思;字母型MM就是“妹妹”的意思,GG(哥哥),PFPF (佩服佩服),ZT ( 转贴),GF(girl friend,女朋友),CU ( see you,再见);混合型,“快乐ing”是中文词汇与表示“正在进行的”英语动词后缀组合,表示正在享受快乐的过程之中、“3q”是数字与英语字母的组合,是英语thank you(谢谢你)的谐音、“me2”是英语网络语言的使用和发展对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一些影响,在网络语言流行的背景下,如何使汉语言文化更好地发展,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二、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利与弊
1.有利方面
任何一种语言只要被人们长时间的应用、传承,一定是经过不断的自我发展与更新,有其独特之处,这样才能够不断的被人们应用、传承。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网络语言的发展对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也是有一定积极影响的。网络语言通常借助一些符号、字母、外来词汇、简写,赋予传统词汇一些新的内涵,进而创造出了许多新的词汇。在创造的过程之中,网络语言形式多样,种类多变,应用的领域广泛,也十分灵活,具有趣味性,十分幽默诙谐。正如牛津词典每年都会收录一些新兴的词汇和外来词汇,从而保持汉语言不断自我更新、完善与发展,从这方面来看,网络语言也丰富了汉语言,推动汉语言不断更新、不断发展。此外,网络语言不在受传统汉语语法规则的束缚,自由的进行变化,形式多样,因此也会促进汉语语法的简化与发展,革新传统汉语语法的体系。网络文化的发展也促进汉语言的文化交流达到了空前的繁荣程度,例如网络语言中的“囧”,是由古汉字“冏”演变来的,在古代是“明亮、光明”的含义,也可以理解为鸟飞翔的样子,在古代是比较常用的,但是对于现代来说是一个很生僻的字。“囧”字看起来像是一张方形的脸,八字形的眉毛下面是一张张开表示惊讶的嘴,非常生动形象的表达了一个人无奈、尴尬心情,看起来十分的幽默诙谐,给人们充分想象的空间。例如有些人会说“刚才闹笑话了,真囧啊”,又或者在考试时说“成绩得了59分,就差一分,真冏!”在网络语言中,“囧”表达了尴尬、郁闷、无奈的心情,在博客、网络聊天、论坛之中,成为人们最频繁使用的网络语言之一,表达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有趣的生活经历,形象的表现人们当时的心情,非常形象具体。
例如电影《人在冏途》、《港囧》、《泰囧》 都是用“冏”字命名的,十分的形象生动,充分的体现了语言的魅力。如果以“尴尬的旅途”“尴尬的泰国之旅”命名,电影名字就会逊色许多,这个“冏”字会给人们充分的想象空间,尽情的想象、猜想电影的内容是如何与“冏”字相关的,激发人们的想象力,提高了电影的吸引力,从这一方面来讲,网络语言促进了汉语言文化的发展,极大地提高汉语言文学的魅力。
像“冏”字这种是由古代汉字演变而来的网络语言,能够提高人们对古汉字和生僻字的关注,也是有利于汉字文化传播的。这些网络语言是对古代汉字的丰富和创新,对于汉语言文化的传播也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汉字表达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等,而网络语言可以通过文字、符号、图形等组合,以全新的方式表达这些内涵,也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随着网络语言的流行,人们可能会挖掘更多的古汉字和生僻字,并赋予它们全新的形式和含义,并进行创新,产生全新的网络语言,以表达更多的含义。
也有一些网络语言是针对社会上的热点事件和人物产生的,例如“我爸是李刚”,表达了人们对肇事者李启铭的讽刺和挖苦,是嘲讽跋扈“官二代”的流行语。这句话体现了人们对肇事者李启铭的鄙视,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于这种事件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因此这种网络语言就可以引起社会对这种事件的重视,也有利于相关事件的解决。这些网络语言表达了人们的心声,成为了传播信息的主要方式,日益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人们也利用着自己的智慧,丰富着网絡语言,表达着自己的看法,这样也会促进汉语言文化的发展。
2.不利方面
同时网络语言的发展也会对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首先,网络语言违背了汉语的语言规范。为了追求新奇,许多网络语言并没有遵循汉语的语言规范,存在许多错别字,在使用的过程中有很多词语的意义被曲解。这就会使得人们对汉语中文字的含义理解错误,只记住网络语言中该汉字的含义,却忘记了在传统汉语言中该汉字的含义,不利于人们对传统汉语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且网民主要群体是青少年,而青少年正是学习语言的关键阶段,许多青少年为了追求新鲜的事物,大量的使用网络语言,习惯了网络语言的使用习惯,受到网络语言的不良影响,在学习和生活中都会产生不规范的表达等现象,不利于青少年学习规范的汉语言,也不利于学生语文写作水平的提高。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书写能力、对语言的鉴赏能力都会逐渐下降。有些学生甚至在正规的考试之中也出现了使用网络语言的现象,由于青少年们追求新鲜事物的心理,他们会经常使用网络语言,网络语言也成为青少年群体中非常流行的表达方式。人们对于网络语言的过度使用,减弱了传统汉语言语言的功能,许多青少年对于传统汉语言文化中的成语、俗语、谚语等,都不理解其含义,也不会使用。青年们这的网络语言中的某些文字最忽略的传统汉语言文化中对文字,不利于汉语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网络语言因其简洁幽默的表达形式,对传统汉语言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使得传统语言的功能变的薄弱,网络语言会在各个方面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语言表达方式。
三、结束语
网络语言的发展和使用对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既产生了一些积极影响,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应该客观地对待网络语言,发挥其积极影响,抵制消极影响。网络语言形式简洁,幽默诙谐,不在受传统汉语语法规则的束缚,自由的进行变化,形式多样,因此也会促进汉语语法的简化与发展,革新传统汉语语法的体系,推动汉语言不断更新、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李楠.网络语言给汉语言文学发展带来的影响分析[J].普洱学院学报,2016,(1).
[2]刘璐.勿使网络语言影响汉语言的传承[J].雪莲,2015,(36).
[3]王梦.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言的冲击[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2015,(4).
[4]张树森.网络语言亚须规范化[J].学术交流,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