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

2017-12-05 12:33薛纪超杜林豪
东方教育 2017年19期
关键词:农村教育教育改革留守儿童

薛纪超+杜林豪

摘要:随着当前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众多儿童被留在了家乡由老人照顾,由于缺失了家庭环境教育,这些儿童在生活、心理、卫生、教育等方面更容易出现问题,这也成为限制我国农村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从时代背景入手,分析探究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关键词:农村教育;留守儿童;教育改革

引言: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只能交由家里的老人看护。由此一来,引发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这成为了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阻碍,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时代背景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剩余农村劳动力开始向城市和非农业行业转移,农民进城务工成为脱贫致富的一个主要途径,这也成为我国经济持续飞速发展的原因。根据我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2014年是中国流动人口的拐点,从2010年到2014年,流动人口从2.21亿上升至2.53亿,中国的流动人口呈现上升趋势。与此同时,人口的流动和转移也加大了城市在就业、住房、医疗、教育、交通和社区服务等许多方面的压力。由于我国实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及其他一些政策規定,导致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并不能享受到与城镇市民相同的福利待遇,也不能够享受到国家提供的公共福利待遇,再加上由于城乡的消费水平悬殊太大,使得大多数的民工选择将自己的孩子留在农村,所以就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其教育问题是当前社会最重要的民生问题,关系到全体儿童受教育权利的实现和全民素质的提高,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因次一直被教育界及全社会所关注。

二、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教育问题

(一)家庭教育长期缺失。

由于留守儿童父母双方长期在外务工,都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大部分的监护人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基本没有能力监督和辅导孩子学习,因此留守儿童普遍缺乏相应的家庭教育。由于家庭教育和亲情教育的缺乏,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与父母的直接情感交流极其缺乏,有些不良行为长期得不到纠正,以致放任自流,家庭和学校监护不力,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对孩子的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甚至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再加上监护责任不落实,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儿童防护能力弱,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极易酿成严重的后果。

(二)学校教育水平落后

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很多农村地区,普遍存在中小学办学条件较差、教学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的现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与制约,农村教育难以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提供有效的教育和关爱,这种缺少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学校是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的最主要场所,也是能够对留守儿童施加影响的最佳机构,学校教育的不足同样会加剧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严峻性。由于大部分学校没有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心理咨询服务、配备心理教师,也就导致难以开展对学生的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等,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道德素质的培养以及心理方面的教育[1]。

(三)城乡户籍制度的影响

中国经济迅猛发展造成巨大的城乡差距,数百万农民工离开农村来到城市打工。但是由于中国现行的户口制度使得农民工无法带着自己的孩子到城里务工,因为孩子们无法入学也无法享受其它社会福利,因此只能是将孩子留在农村。严格的户籍制度等一系列限制性政策不仅使城乡之间形成了难以跨越的鸿沟,也加剧了城乡经济的发展差距。城乡户籍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员的自由流动和发展,也对城乡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由此产生的中考、高考户籍地考试制度,使得城市务工人员的子女不得不在户籍地学习和生活。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加快户籍改革

传统的户籍制度和城乡管理模式是造成当前社会留守儿童的主要原因,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该变革传统的户籍管理制度,逐步消除与户籍制度相配合的城乡管理模式,改革与户籍相关联的造成城乡隔离的各种制度,从而保障劳动力的合理流动。逐步实现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中心,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彻底打破维系多年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减少农民进城的“迁移成本”。政府还应该制定和实施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使进城务工农民享有与城镇原住居民同等的政治和社会权益。我们可以借鉴上海等城市的改革方式,将传统的“户籍制度”改为“居住地制度”,放宽儿童就学的户籍限制,做好政府全日制公办教育。

(二)统筹城乡教育,优化配置资源

政府应该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我们要加大力度,逐步开放城市的公办学校,利用城市闲置教育资源开办农民工子弟学校,提升打工子弟学校的教育教学条件,使农民工子女能随父母就地入学,这样逐渐减少留守儿童的比例。同时,在农村要加大农村学校的投入和建设,大量创办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对他们进行特殊的教育管理,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特殊照顾。这有利于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在学校得到较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2]。

(三)加强教育,提高留守家庭的认识

通过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提高他们对子女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引导他们妥善处理工作与子女教育之间的关系,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同时,在农村中积极开展对留守家庭的教育培训,提高监护人教育关爱孩子的意识和水平。例如,对打工家庭留守的爷爷奶奶这一群体,可以做些普及性的教育、宣传,让他们能和小孩的关系更进一步密切,使他们对孩子不能只停留在吃饱穿好的浅层关怀,还要有更多心理层面的关心,促进双方的有效沟通。

(四)学校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照顾

学校要为留守儿童提供更个性化、更有针对性的课程或讲座,介绍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技巧等,在生活、学习上更多地关心、爱护他们,从而减少留守儿童通过非正常渠道寻求精神安慰、感情寄托的可能性,也有助于学校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小组,由教学领导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总辅导员负责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班主任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及生活教育等。这些对家庭功能缺位的留守儿童都是很好的教育补偿。例如,湖南华容县就在全县实行“放心工程”,一些学校规定在大年初六父母外出打工的学生就可到校,学校有专人负责学生的吃住。

结语: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当前社会发展不平衡的产物。它不仅关系到整个农村下一代教育的发展,也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面貌,。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视程度,解决社会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进一步落实各部门应承担的责任,实现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郑奎娥.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6.

[2]雷盛刚.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endprint

猜你喜欢
农村教育教育改革留守儿童
关于如何优化农村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探索
浅谈如何改善农村小学体育教学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古代社学对发展农村教育的启示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