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芳芳
摘要: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相互融合是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的实用方法。作为语文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实现两者的融合无疑可以帮助学生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并促进学生写作的动力和能力。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有效的阅读和做出有力的写作。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相互促进,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事半功倍。
关键词: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事半功倍
引言: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大模块,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对于阅读教学,无论是课本中的阅读鉴赏,还是课外的名著阅读,再有平时书报杂志的阅读,少说也要求学生阅读了百篇文章和十部左右的文学作品,这在数量上没有什么问题。在写作教学中,学校也有像每两周一大篇,每周一小篇之类的要求,再加上寒暑假的日记,作文,读后感等等,平均每个学生一个学期下来绝不少于二十来篇写作。但在事实上,我们在验收成果时,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自己,对于文章的写作,特别是在素材,构思,语言表达方面,常常抓耳挠腮,难以施展。那么为什么读了那么多文章,写了那么多作文,为何还是面临同样的问题呢?这也促使我们的思考,明显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读书如果不动脑子,不使之成为自己的东西,纵然读的再多也是浪费时间,毫无用途。阅读没有实效,那又怎么才能下笔如有神呢?同时又延展到了写作的问题上。这也就造成了字不成型,话不成句,文不成篇的后果。因此,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融合是至关重要的。
1、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
兴趣永远是激发学生学习潜力的关键要素,只有让学生对阅读和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在以后的教学中才能把学习方法运用的如鱼得水。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上,大多数时间都用来讲授课本中的课文,大多数老师更注重对生字生词的讲授和考察,从而忽略了对课文的写作背景和文章思想的拓展。长期以来学生对这种上课模式会产生疲惫感,这大大影响了课堂的效率。因此在课堂上,要注重对课文背景的深度挖掘。通过老师对文章作者的写作心情和写作背景的介绍,会带给学生一个相对轻松的课堂,在课堂上可以相互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在快乐中收获到知识。除了学习课本中的文章,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讲一些“故事”来吸引学生,在课下给学生提供一些有意思的读物。起初,这些读物可以以记叙文为主,当学生慢慢对阅读产生兴趣之后,可以加大读物的难度,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去学会阅读,爱上阅读。当对阅读产生兴趣之后,学生就会主动阅读,积极写作。
2、通过大量阅读丰富写作知识
俗话说“见多识广”,学生只有大量的阅读文章才能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写作能力。因此,首先要让学生做到广泛阅读。由于中学阶段的学习比较紧张,学生们自由分配的时间相对较少,所以老师们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随时为学生提供需要的阅读作品。学校可以开设适合初中生学习和阅读的图书馆,将各种类型的书籍收纳在内,包括文学名著、报刊、杂志、小说等等。每周设置一至两节阅读课,专供学生浏览和阅读。阅读时要让学生提高阅读效率,讲究阅读方法。可以采用快速阅读和问题试阅读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在进行阅读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对文章的词语和句子进行积累。可以单独设置一个“积累本”,让学生把喜欢的词语和句子积累到上面,利用课余时间反复朗读记忆。把积累的好词好句为自己所用,并逐渐运用到写作中去。语言水平的提高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通过长时间大量的阅读和词句的积累,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学生会树立自信,形成良性循环,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也会变得更加浓厚。
3、引导学生在閱读后完成写作
当学生喜欢上阅读,通过阅读使自己的写作能力得到提升之后,就会爱上写作。老师可以选择出几篇比较不错的文章,让学生进行深入阅读。首先要通读文章,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从头到尾细读文章,理清文章的思路,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最后,仔细品味文章中的每一句话,思考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字隐含的意思。完成深入阅读之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写读后感,把在阅读中产生的想法通过文字的形式呈现在本子上。老师和同学们可以对其展开讨论,把每个人的想法汇聚起来,拓展学生的思路。阅读一定要伴随着思考,如果没有思考的过程,无论多好的文章,都只能停留在观看的阶段,永远不能变成自己的语言。在语文的学习中,写作是其最高表现形式,老师可以选择经典文章,让学生通过学习模仿其中的写作技巧来完善学生的写作。例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描写院子内的情景时,作者写道“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可以让学生模仿这段话描写一下自己的生活环境,通过指导学生学习经典文章中的写作方法,可以提升学生对于细节描写的能力。语文中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密不可分,在日常教学中,老师要提醒学生广泛阅读,多积累,多模仿,在阅读中提升写作水平,在写作中体现阅读带来的灵感。通过学生大量的积累和老师正确地引导,把阅读与写作有效的结合起来,使学生的语文水平得到全面的提高。
4、寻找多元理论支撑,是科学解决语文教学问题的有效引领
一切阅读和写作问题的解决,必须回到阅读和写作的原点,冷静反思我们的教学,从动态发展的过程,积极思考阅读和写作的特质与关联,寻找一种有效的理论和积极的训练模式,寻找一条通往读写的中间地带,把读写有机结合起来。笔者回想着课堂中的无数个细节,翻看教学、听课反思,翻看教育教学论著,似乎找到了自己一直寻找的理论支点和模式支撑。
《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和写作的训练目标要求很明确,甚至作了量化。尽管表面上没有明确的融合的提法,但只要细心阅读就会发现,在有关“阅读鉴赏和表达交流”的要求中,二者都强调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强调阅读思考和情感体验的表达。这种融合当然不是简单的折中,而是以学生思维和读写能力的提高为基础目的的一种策略。我们立足于读写各自的特点,立足于语言思想和语言思维的训练,尤其是转化为笔端语言输出的表达性训练,以此融合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关系,润滑阅读输入与写作输出的关系链条,使之相互促进。在阅读和写作的双向交流中,学生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能力得到提升,阅读和表达能力得到提高,语文能力得到长足发展。这可能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有效趋势和积极思路。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创设写作情景,鼓励学生自主写作的方法将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效的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在阅读中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在写作中充分表达内心的感受。这样的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刘长海.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结合教学探析[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4(03):62
[2]邓玉飞.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有效结合的探究[J].教育学文摘.2013(10):99
[3]左信.全面实现读写整合,有效促进良性互动———浅谈新课程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训练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12(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