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7-12-05 00:18周冬红
医学信息 2017年23期
关键词:重症患者护理干预

周冬红

摘要:目的 研究和探讨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6月164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常规组两组。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实验组应用相应的护理干预方式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并发症。结果 实验组在总有效率、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評量表(SD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都要优于常规组,两组患者差异结果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应用护理干预,能够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保证呼吸顺畅,提高生活质量,便于患者治疗,在临床护理上值得运用和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呼吸内科护理;重症患者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17)23-0159-02

为改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6月164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和探讨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6月164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4例,女70例,年龄28~63岁,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常规组两组,每组82例。实验组中,男48例,女34例,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4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14例,支气管扩张患者5例,肺癌患者3例。常规组中,男46例,女36例,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3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2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13例,支气管扩张患者6例,肺癌患者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症等一般资料上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病情监测护理 由于重症患者病情变化快、时间短,所以我院规定护理人员对并需密切观察重症患者的病情,适时地与患者沟通,观察患者的意识是否清醒,语言是否模糊,行动是否迟钝;适时地探试询问患者的呼吸状态,观察患者的呼吸是否顺畅;适时地检查患者的输液情况,避免输液倒流的情况发生;适当地观察患者的脉搏、血压、心率等情况,定时定点地给患者进行体温测量。同时,在凌晨的时间加强巡视护理,避免患者因肺排毒的情况,导致患者咳嗽不止,进而酿成医疗事故情况的产生[1]。

1.2.2药物护理 针对重症患者应该严格控制药物的使用量,避免患者出现药物中毒情况的产生,进而加重能够患者的病情,甚至死亡[2]。为了确保药物的使用效率,可以适当地应用两条静脉注射通道。在注射之前,应该及时地询问患者的用药历史,确保药效不冲突,在注射的过程中,要求患者家属密切观察,避免患者出现抽搐、恶心呕吐、心率不齐等症状。

1.2.3呼吸护理 为了重症患者的治疗,我院要求护理人员应该及时观察患者的呼吸状态,因为呼吸系统的疾病治疗和救治中,呼吸的顺畅是关键因素[3]。我院护理人员会及时帮助患者进行呼吸道异物清除,保障患者呼吸顺畅。同时,我院要求护理人员准备好急求药物和器材,便以急求和治疗。对患者气道湿化时,注意吸入温度与患者体温相近再经过湿化的气体,既可防止感染又可帮助气道净化。

1.2.4健康教育护理和心理护理 为了减轻患者的病痛和心理负担,我院要求护理人员应该及时和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交流,帮助患者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缘由、发病的症状、引起并发症以及治疗的方式。告知患者饮食上应注意的相关事项,使患者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若是患者出现焦躁、恐惧、排斥等心理状态时,我院护理人员对其进行相关的心理护理,认真聆听患者心理障碍的缘由,而后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心理疏通,帮助患者消除心理障碍,使患者更加乐于治疗。

1.3观察指标

治疗效果判定:①痊愈:患者身体指标状况均正常,临床中出现的症状均消失;②显效:患者身体指标状况均正常,临床中出现的症状有明显好转,但偶尔伴有咳嗽;③好转:患者临床症状与之前相比均有所好转,身体各项指标与之前相比均有所改善;④无效:患者所出现的症状均无改善,甚至与之前相比且加重。总有效率=(痊愈+显著+好转)/总例数×100%。同时,观察两组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并发症。SAS以80分为最高,分数高则焦虑严重;SDS以80分为最高分,分数高则抑郁严重。

1.4统计学分析

对数据库的录入及统计分析均通过SPSS19.O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中,痊愈40例,显效32例,好转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78%;常规组中,痊愈30例,显效25例,好转16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6.59%。两组患者差异结果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的SAS、SDS的比较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之后,常规组中,SAS评分(41.2±6.3)分,SDS评分(54.6±7.9)分;实验组中,SAS评分(36.5±6.7)分,SDS评分(41.3±7.8)分。两组患者差异结果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3两组并发症比较

经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感染3例,血栓2例,气胸1例,总发生率为7.32%;常规患者感染8例,血栓3例,气胸5例,总发生率为19.52%。实验组并发症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多发生在患者的支气管、肺部等部位。表现症状多为咳嗽胸痛,严重者表现为呼吸困难,这种疾病在农村地区的发病概率比较高。在治疗中,护理干预显得至关重要,通过病情监测护理,保证重症患者生命体征处于正常状态;通过心理护理,帮助重症患者解除心理压力;通过呼吸护理,保证患者呼吸顺畅。本研究表明,在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中应用护理干预,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要高于常规组,心理状态也比常规组的要好,同时并发症要少。可见,护理干预对呼吸系统重症患者而言,能够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保证患者呼吸顺畅,降低患者的并发症的概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运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刘中恒.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后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3,03(22):66-67.

[2]刘志谦,华强.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护理中的疗效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4,18(01):33-34.

[3]陈芳.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14(23):281-282.endprint

猜你喜欢
重症患者护理干预
动脉血乳酸动态监测在心脏外科重症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
血糖变异性与重症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观察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