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琦凌
(核工业416医院,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四川 成都 610051)
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
范琦凌
(核工业416医院,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四川 成都 610051)
目的:探讨对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将在某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分为Ⅰ组和Ⅱ组,每组各有41例患者。对Ⅰ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Ⅱ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进行护理后,Ⅱ组患者术毕至排气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短于Ⅰ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Ⅰ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较为理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优质护理;并发症
近年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被广泛地应用于胆囊炎、胆囊息肉、胆囊结石等良性胆囊疾病的治疗中。此手术具有并发症少、创伤小的特点。研究发现,在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后,对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可确保其进行手术治疗的效果。为了进一步探讨对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笔者将在我院进行此手术的82例患者进行分组,对Ⅱ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82例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每组各有41例患者。在Ⅰ组中,有男性25例,女性16例;其年龄为31~75岁,平均年龄为(42.8±6.2)岁。在这些患者中,有急性胆囊炎患者16例,胆囊息肉患者11例,胆囊结石患者14例。在Ⅱ组中,有男性23例,女性18例;其年龄为30~76岁,平均年龄为(42.5±6.6)岁。在这些患者中,有急性胆囊炎患者15例,胆囊息肉患者10例,胆囊结石患者16例。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Ⅰ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用药指导等常规护理。对Ⅱ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法如下。
1.2.1 进行术前护理 由于患者不熟悉医院的环境,在住院后其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这些都会使其产生恐惧、焦虑、紧张、不安等不良情绪。多数患者对腹腔镜手术不了解,会对其疗效及安全性产生质疑[1]。护理人员需要针对上述问题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在患者入院的当天,护理人员带领患者熟悉科室的环境,为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腹腔镜手术的相关知识,为他们讲解治疗成功的病例,通过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提高其治愈疾病的信心,缓解其不良的情绪。
1.2.2 进行术后护理 1)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密切观察其脉搏、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在进行腹腔镜手术的过程中需要建立二氧化碳气腹,患者在术中可能会吸入较多的二氧化碳,使其易发生高碳酸血症[2]。高碳酸血症的发生可导致患者机体循环系统的功能出现异常,因此需要遵医嘱对其进行持续性的低流量吸氧治疗。患者若发生呼吸困难、脉搏加快及血压迅速降低等症状,护理人员可适度增加其吸氧的时间。2)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疼痛的程度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患者疼痛的症状若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则无需对其进行特殊处理。患者疼痛的症状若较严重,护理人员应遵医嘱对其进行镇痛治疗。同时,为患者按摩肌肉,以减轻其肌肉乳酸积聚的程度[3]。3)进行腹腔镜手术后,在患者的腹壁上会有4个小创口。护理人员每天为患者更换敷料,密切观察其创口是否出现渗液及有胆汁外溢。4)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在术后的短时间之内应食用流质食物。当身体有所恢复后再食用半流质食物和普通食物。告知患者多吃高蛋白、低脂肪、高热量及易消化的食物,保持饮食的清淡,可多吃粗纤维食物,保证营养的均衡。5)腹腔内出血是腹腔镜手术后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此并发症多因腹腔内的血管受损或胆囊动脉钛夹脱落所致[4]。护理人员要重视对患者面色与腹部症状的观察。当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心跳加快甚至休克等症状时,应马上通知主治医生进行处理。胆瘘也是进行腹腔镜手术患者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此并发症是由胆囊残端钛夹脱落或肝外胆管受损所致。因此,护理人员要重视对患者引流液的观察。由于受到麻醉药物与手术操作的影响,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对于上述症状较严重的患者,护理人员可遵医嘱为其使用地塞米松等药物进行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术毕至排气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使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术后排气的时间、住院的时间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Ⅱ组患者术后排气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短于Ⅰ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排气的时间和住院时间的比较(±s,d)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排气的时间和住院时间的比较(±s,d)
组别 术后排气的时间 住院的时间Ⅰ组(n=41) 2.66±0.99 11.54±3.82Ⅱ组(n=41) 1.84±0.54 7.93±2.12 t值 4.656 5.291 P值 0.000 0.000
Ⅱ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Ⅰ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近年来临床上治疗良性胆囊疾病的新方法。此方法有效地弥补了传统开腹手术的不足。研究发现,在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期间,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可缓解其不良情绪,降低其腹腔内出血、胆瘘及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而确保其进行手术治疗的效果[5-6]。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对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较为理想。
[1] 郑明先.优质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2(18):2044-2046.
[2] 钟娆霞,陈华鸿,郭清厚,等.全程优质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4,38(4):478-479.
[3] 王思淼.优质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实施效果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5,12(7):175.
[4] 王海燕.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48(33):4133-4135.
[5] 张艳芳,许文青,梁瑞,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12):1975-1976.
[6] 范玉娟.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14(7):71-73.
R473
B
2095-7629-(2017)14-018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