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汉祥
高速公路工程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王汉祥
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交通基础设施的作用极为重要。作为交通基础设施中不可获取的部分,高速公路建设通车对经济发展影响深刻。本文以高速公路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使我国高速公路事业发展更近一步。
高速公路 经济 发展 影响
(一)要素流动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阐述了运输成本变化影响要素流动进而影响产业的集聚或者扩散。高速公路的建设为区域之间要素的流动提供了渠道,满足了要素在区域之间的流动需求,促进要素优化配置。但是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趋于复杂化,交通基础设施具有网络属性,这种连结对要素带来的作用有可能是集聚,也有可能是扩散,由于经济发达地区集聚了人才科技等生产要素,当经济欠发达地区被纳入高速公路网络时,有可能会使本地区的生产要素,尤其是劳动力要素流向发达地区,沦为商品倾销地或者原料产地,反而不利于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所以从要素流动的角度来讲,一方面,高速公路建设提高了高级要素,包括高科技、熟练劳动等要素的流动性,使高级要素扩大了优化配置的范围,有利于发挥要素潜能;另一方面,由于其网络属性,也有可能使经济落后地区更加落后。
(二)区域分工
高速公路具有速度快和运能大的性质,缩短了区域之间时间上的距离,拓展了城市之间的沟通范围,扩大了市场规模。为区域分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和便利的渠道,同时也为分工合作提供了保障,与新古典经济学的比较优势理论相符合,推动了各地区专业化的发展,发挥被连接地区的资源优势。
(三)企业区位
城市经济学中也指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会影响企业区位的选择。从交通运输的角度来讲,一些产业原材料的运输量较大,所以生产成本受运输费用影响的程度较高,这一类产业被称为运输指向性产业。高速公路的修建通车会直接对运输指向性产业产生影响。高速公路的修建和运营通过提高高速公路沿线地区的可达性,改变了区位优势,提升了交通便利程度和与外界联系程度,从而带动了企业的入驻。对企业而言,距离原料产地或者市场更近,缩短了运输时间,降低了运费,扩大了原料产地和市场范围,提高竞争优势,获取更多利润。一般来讲,对于经济落后地区,提升其交通区位优势十分有必要,修建交通基础设施有利于对其进行开发,并且吸收发达地区经济的空间扩散。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复杂性,这种扩散和集聚作用也趋于复杂。
(一)推动高速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在高速公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带来一系列环境污染,包括破坏沿线动物栖息地、造成水土流失等。所以应该重视高速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提速,有限的土地资源面临的社会需求越来越大,而高速公路建设又需要大量的土地,所以高速公路网络在构建初期应该与原有的重点交通线路衔接协调,完善交通网络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同时,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尽可能保持生态环境平衡,或者将环境破坏损失程度降到最小。
另外,根据可持续发展思想,配套发展与高速公路设施相符合的高效节能运输系统,调整运输结构的同时发展先进的运输方式,水陆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相协调促进运输业的结构优化,加大清洁能源在交通系统中的使用。
(二)优化高速公路网络布局
交通基础设施涵盖范围较广,因此在进行高速公路网络规划布局时,需要考虑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相协调。高速公路网络在进行布局设计时,应该将其他运输方式和交通基础设施都考虑进来,在宏观层面上合理配置资源,每一种交通运输方式之间都存在着紧密联系,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应当贯穿综合交通运输一体化的理念。
(三)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发展异常迅速,实证分析中已经指出为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贡献了极大的作用。高速公路建设作为一项财力人力都耗费较大的工程,需要政府在宏观层面的引导,尤其在我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为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政府应该合理安排各个路段的建设,明确资金投入的次序。
同时,政府应该充分考虑资金使用效率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收益的战略性,比起高速公路通车的高收费迅速带动收益,更应该考虑长远发展,合理定价收费,考虑稳定均匀的长期收益,这样可以让更多人群使用高速公路,更加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的作用。
另外,政府对于高速公路的修建以及不同地区产业的发展原则都应该有着准确而合理的定位,结合不同区域的不同经济状况,制定相符合的产业政策,进而合理布局交通基础设施。
综上所述,交通基础设施为工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促进商品和劳动的交换,因此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是实现经济迅速发展的前提条件。高速公路作为交通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力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深刻与广泛,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相关专业提供可以参考的理论依据。
[1]潘兴武.论现代高速公路建设和经营管理[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1(09).
[2]申小静.建设地方高速公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06).
(作者单位: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