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香港看书展

2017-12-05 09:16黄佟佟
上海采风月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周梅森书展讲座

文/黄佟佟

到香港看书展

文/黄佟佟

每年七月去香港看书展,似乎是一个已经坚持了十来年的节目。

住在海港城的香港酒店,早上迎着海风,坐着天星小轮去对岸,然后在巨大的像迷宫一样的会展中心里奔来奔去,找书听讲座见人,直到夕阳西下,再坐着天星小轮兴尽而归。这就是这些年来的书展生活——每天都感觉收获了沉甸甸的东西,不仅是袋子里的书,还有脑子里的思想。

香港书展最有趣以及最吸引人的地方是讲座,请的都是两岸当红作家,许多你平时只望其名不得见人的名人一次可以见齐。有时大作家们讲座也只有十几个人捧场,让台上的作家们背后冷汗直冒。香港这个商铺型都市对文化人并不客气,当然,商铺型都市对所有人都不客气。我觉得常来来也好,这会让成名多年自信心爆棚,活在自我世界里的某些大作家们回归一下平常心。当然香港书展另一个有趣的地方是,可以和各色平日里可望而不可及的名人、明星们擦肩而过,前几年我就看到倪震在人堆里拿书。在那里,你可能和林青霞擦肩而过,也可能会和查建英在厕所门口差点撞上,更可以看章诒和老师在电梯上挽着友人笑得前仰后合……这种生活式的偶遇会让你陡然觉得原来名人也真是平常人,也和你一样要挤在人堆里排队——这正是文化的魅力,它在某种程度上建造了另一个维度,让你对这世界产生了另一个次元的理解,丰富了你的人生和思维。

今年的香港书展是我这十几年来经历过的最平淡的书展,其实从一开始就已见端倪,香港贸发局每一年都会在北上广开一个高规格的发布会,还要请媒体人吃一顿公事餐,但今年只是淡淡地开了个小型发布会,而且主题也是不咸不淡的“旅行”,年度作家更是香港本土到不能本土的作家“也斯”,文艺廊展出的是九位不知名的旅行作家,以及《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照,与往年总能引人回想的人文情怀相距甚远,会场内出版社拉出的应景横幅是八个字:“回归生活,回归田园”。这次来的作家也不算多,韩少功和周梅森算是最大牌的,但韩在香港的名声不算大,场面较闷,周梅森则十分会说话,《人民的名义》让他再度大火,经历数十年风雨,他对于分寸感真是拿捏得十分纯熟。当然也有新人来到,新晋的作家路内和许知远一起上了台,但非常拘谨。台湾则来了两位老牌作家,一是朱天心一是唐诺,这一对夫妻,在台湾文学界纵横了几十年,还是一如既往的沉静,现场实力演绎了作家是社会的良心这一说法,思考的深度与广度在众人之上。令人惊讶的是往年总有一个声名响彻两岸的重量级嘉宾出场,要在大演讲厅讲座,人龙排到外面,但今年这个最重头的任务居然落在梁文道身上,道长的演讲题目颇有意味,“我的身份自我审察报告”,两个小时,他都在絮絮叨叨他对于自己身份的焦虑,以及做为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他对于各种站队与表态毫无兴趣,“我只对具体的人和事感兴趣”。坐得近,我明显地感觉到这位借助电视而声名远播的知识分子活在某种焦虑当中。

作家来得少一点,但是这次贸发局请来了颇多明星,永远的刘晓庆姐姐带着她的新书《人生不怕从头再来》以及硕大的翡翠,穿着白色蓬蓬裙出现了,现场有许多七十多岁的男粉丝捧场,每个人捧着四五本书要她签。这绝对是真粉,女神的魅力真是穿越五十年啊。晓庆姐姐还是一如既往的自信,她说她从不保养,台下猛然就静默了,后来她又说她下一本书要谈怎么保养,这种一时风一时雨的说话风格也是只有女明星才能做到。另外两个重量级的明星是古天乐和任达华,古天乐是谈香港作家黄易,而任达华则是出了一本他自己的摄影书。有了明星们的助阵,场面总算不太冷清……

从书展回来的最后一天傍晚,经过天星码头,听到一堆香港小孩在广告商举办的活动里唱歌。以往香港街头的人都唱英语和广东话,这次我听到的居然是薛之谦的《演员》。一开始的时候我简直不敢相信,驻足听了很久,直至确定他们都是香港本地的小孩,那一刻真心感概时代的变迁,连《明报月刊》的封面上都出现了“一带一路”四个字,可见内地文化的强势早已浸润了香港,这让我们这些听着粤语歌看着粤语电视剧长大的人不禁感慨,时代变化势不可挡,斗转星移尽在一瞬之间。

猜你喜欢
周梅森书展讲座
“空场”书展
周梅森:走在滚烫的时代现场
周梅森:走在滚烫的时代现场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特别报道
沈鹏《诗为同门七子书展》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特别报道
周梅森:三本书影响三段人生
周梅森的“智斗”人生
《诗为同门七子书展》
第67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