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中远
【摘要】校企合作是电大开放教育拓展办学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有效途径,为此,本文对校企合作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成立校企合作管理部门,深入调研企业学习需求,建设网络精品课程和微课程资源三点发展建议。
【关键词】开放教育 校企合作办学 电大发展
【基金项目】河北广播电视大学科研基金项目研究成果,201612。
【中图分类号】G7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5-0047-01
一、文献综述及问题提出
我国大学与产业、企业的关系产生于1992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大学与企业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从单向、偶然的联系到双向互动,再到建立产学研联盟。当前,企业学习兴起,呈电子化发展趋势。一方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明确提出建设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加快企业转型升级。2010年教育部专门启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使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提升了校企合作程度。另一方面是现代信息技术催生企业 E-learning。与传统学习方式相比,网络学习具有显著优势,能更好满足企业学习需求,如降低学习费用、解决工学矛盾、激发员工学习热情等。
二、电大校企合作带来的影响
(一)积极方面
电大与企业合作办学具有两个显著优势,其一,对企业来说,利用电大远程教育模式学习可以降低企业学习成本,提高企业学习电子化程度。电大为每门课程都配备辅导教师,开设不少于 3次面授导学 ,采取送教进厂。同时,还为企业学生提供网络学习平台资源 (视频、文本 ),要求学生通过网络在线提交作业、完成小组专题讨论、进行课程非实时答疑等。电大远程开放学习模式帮助员工逐步提高学习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员工利用网络获取学习资源的能力。其二,对电大来说,有助于实现培养目标从学历向学力转变。为更好满足企业学习需求,中央电大要求教师改革教学思想,摈弃传统理论教学方法,在走进企业进行教学前必须做好充分地准备工作,立足企业实际出发,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
(二)不足之处
1.企业学习需求不同于社会学习需求,教学资源整合难度加大
除开设教学计划内课程,还要开设 2—3 门教学计划外培训课,所有课程的教学中都要突出实用技能。电大教师资源相对不足,尤其缺少双师型教师,只能向当地职高、技校、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聘请老师。外聘教师队伍增加给教务管理带来压力。其次,给班主任管理带来压力。由于是企业出钱,学生比较集中,企业学生学习动力不强,机会主义现象 (代签到、代完成作业 ) 屡禁不止。
2.合作单位总体上缺乏积极性
目前,校企合作办学更多的是处于民间活动状态,从迫切程度来看,学校为求生存、求发展表现为积极主动寻求合作,而多数企业没有建立长远的人才战略意识,对员工技能素质培养往往缺乏规划,合作意愿不强。如果没有政府的政策支持、行业协会的引导,学校和合作单位很难达成共识。加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责、权、利的规定比较模糊,双方无法建立长期稳定、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
3.专业设置跟不上企业需求
电大所具有的系统优势无可厚非,但系统的规范性同样也羁绊了校企合作办学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办学理论上应该是企业缺什么人才,学校就得办什么专业,但实际上,学校开出哪些专业,一受中央电大专业设置的影响,二受学校师资、实训设施设备等条件的制约,因此,学校对拟开专业的规划与设置能动性不够,开设的专业跟不上企业的需求。
三、校企合作发展建议
从长远趋势看,企业学习需求缺口在很长一 段时间内都会继续存在,电大应把为企业培养人才纳入长线项目进行开发和管理,成立校企合作管理部门,深入地方调研企业学习需求,开发适合企业学习的网络精品课程和微课程资源。
(一)成立校企合作管理部门
企业大学萌芽于人力资源部门,但是,现在已经发展为独立的部门,足以证明企业大学对企业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世界500强中,70%以上的国外企业都建立了企业大学,而国内企业大学的建设才刚刚起步。浙江省已有不少企业成立了企业大学,如吉利集团建立了吉利大学,除为集团培养所需人才,还为社会培养人才;阿里巴巴建立了淘宝大学和阿里学院,培养电子商务人才;奥康集团建立了奥康学院。对于不具备建立企业大学的大批中小企业来说,选择外包的方法提升学历和技能是较为可行的方法。电大在承接企业学习外包服务的时候,若是能成立专门的校企合作管理部门,从体制和机制上进一步保障校企合作运作,完善与企业合作办学的管理,对于提高校企合作质量会起显著推进作用。
(二)深入调研企業学习需求
电大应走出校门,主动走访各类行业协会,深人了解不同行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对人才需求的方向、政府的奖励政策。如海宁太阳能光伏产业近几年发展困难,政府对光伏产业转型升级出台了不少支持政策;再如皮革产业是海宁支柱产业,政府对皮革产业发展也出台了不少支持政策。应走进企业,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交谈,了解企业培训动向。还应走访科技局、政策发展研究室了解政府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各项政策。
(三)开发网络精品课和微课程资源
目前,网络学习资源日渐丰富,但是,精品不多。电大能否聘请教授、高级工程师或高级技师上课,做成精品课件并上网。另外,随着移动学习和微学习时代到来,适合学生移动学习的微课程具有广大的市场前景。电大教师能否自己制作系列微课程,把微课程上网,这两项工作对于电大,尤其是对基层电大而言还是挑战。除了需要技术和制度支持,还需要具备较高专业化水平的教师。引进上级电大教学资源或者共建教学资源是较为可行的方法。
总之,校企合作办学是学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效率的有效举措。但要让电大开放教育深入企业,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优势,互相支持、双向介入、资源共享,真正实现互利双赢,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4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