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佳
摘要: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一种将理论付诸实践,加强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和手段。然而,大学生志愿服务在我国还是一项年轻的事业,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诸如认识不到位,体系不完善等,导致志愿服务本身所蕴涵的“实践育人”功能不能充分得到实现。本文拟从建立教育与文化传播体系、完善组织与管理体系两个角度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功能实现路径,切实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的发挥。
Abstract: Volunteer service of college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and means to put theory into practice and strengthen practical education.But college students' volunteer service is still a young career in China,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such as knowledge is not deep,the system is imperfect, and so on, which impeding the realization of prac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volunteer service.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construct the system of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improve system of th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to realize the prac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volunteer service.
關键词: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实现路径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practical education;realization way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33-0158-03
0 引言
目前我国大学生群体中独生子女所占比重比较大,生活在“6+1”家庭模式中的他们,倍受溺爱,逐渐表现出 “自私”、“自我”、“我行我素”等消极面,针对这种情况,志愿服务所蕴含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的重要性便突显出来。大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志愿者服务活动,是一个知行合一的过程,可以提高他们的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培育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但是现阶段在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还处于初级阶段,实践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拟在提出不足的基础上,对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做了初步的探索,一方面丰富了志愿服务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切实推动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的发挥。
1 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功能分析
1.1 志愿服务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对自我的认知
大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活动中,会不断地发挥其主体能动性,边服务、边观察、边思考、边记叙,把个体的思维、知识优势与实践认知相结合,实现其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产生思想与精神上的飞跃与升华,从而促进大学生对自我的认知。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大学生志愿者可以通过实地考察,来认识社会现状,接触其他群体,了解社会对大学生的评价与要求,继而认清自我,转变观念,重新定位自己,转识成智,引导他们对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进行反思和重塑。
1.2 志愿服务有助于大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费雷德里克森认为积极的情感就像阳光一样,会让植物生长,让花儿绽放,会让人们在学习、社会和生活中,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在帮助弱小与同他人一起面对不幸的过程中,可以唤醒他们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在帮助他人的举动中,使他们深刻感受到社会需要帮助的人很多,可以提升他们对个体社会责任感的认知,增强他们对个体与社会依存的认同,而这方面的感情,正是促使他们积极投入志愿事业的原生动力;同时,他们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得到的社会各方面的肯定,会再次激起他们服务他人,贡献社会的情感,进而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认同感。这些积极的情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逐步叠加,使他们的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由量变到质变,进而升华成一种积极服务社会的自我意识。这些积极情感是滋养大学生的沃土,可以帮助他们赢得更美好的未来。
1.3 志愿服务有助于磨练大学生的意志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6+1”的家庭环境中,倍受家长溺爱,从而出现了抗压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弱等消极面,这不符合当前所倡导的吃苦耐劳、有抗压精神的主流价值观。而大学生志愿者,可以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提高适应环境、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志愿服务活动通常都是在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服务的对象也多是一些面临各类困难的弱势群体。大学生在服务的过程中不仅要忍受各种困难的环境和条件,也势必要学会应对和处理各类困难,无形中锻炼了自己的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生存的能力。经历这样的磨练,在以后的人生中,不管遇到怎样困难,都能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去解决。
1.4 志愿服务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知识、技能和能力是互相联系的,可以实现相互转化的。教育家朱熹曾经说过:“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愈明。”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既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专业知识的领悟的过程,更是通过实践积累知识和拓展技能的过程。而且大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通过与不同的个体与群体的交流和联系,可以加强他们对社会、集体和他人的了解,有助于提高大学生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endprint
2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实践育人的现状与问题
2.1 当代大学生对志愿服务认知不够深入
对南京工业大学200名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一部分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精神的内涵了解的不够深入,参与的动机停留在“必须的社会实践”,完成学分、跟风等,这些消极的动机,导致志愿服务活动停留在“走过场”的层面,走马观花、敷衍了事,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这严重影响了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达不到实践育人的目的。
还有很多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知不全面,对志愿服务内容的了解仅仅局限于去敬老院,到农村支教,进大赛会场服务方面。从而导致活动的简单化形式化,仅仅为了做活动而活动,不能将活动精神融入行动,达不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主体意识不够,缺乏创新意识,这直接影响到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的发挥。
2.2 志愿服务的组织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志愿服务活动实效性不强,往往流于形式。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组织管理制度。在志愿者招募培训、组织管理和激励保障上缺乏一套科学有效的制度,极大影响了志愿服务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从而影响了活动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招募培训机制不够系统化、科学化。志愿服务招募的过程比较随意,志愿者一般没有机会接受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的培训,而是直接投入服务,导致志愿者们水平参差不齐,活动效果不理想,不能彰显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价值和意义。
组织管理机制比较单一。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主要是由共青团统一组织的,共青团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中虽具有强大的组织优势,但纯粹由共青团组织也产生了一些问题。首先,活动容易热衷于搞轰轰烈烈的仪式而忽略志愿服務活动的本质,最终使志愿活动被异化为形象工程而影响学生们的积极性;其次,共青团统一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内容一般过于单一,缺少特色,并不能充分发挥大学生群体的专业优势。目前参与度最高的三项活动分别是:社区服务、支教助学和环境保护。
激励保障机制不完善。首先,法律政策不健全,在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的情况下,志愿者个人安全受到威胁情况、利益受害事件等风险情况在现实生活中还是经常有出现的;其次,缺乏实质性的激励措施,特别是社会层面的激励机制的匮乏,对于在全社会营造全民服务相当不利。
3 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构建探索
3.1 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教育与文化传播体系,加强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知和情感体验
3.1.1 开设线上线下志愿服务相关课程,加强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知
线下课程主要通过对志愿服务理论、志愿者的能力与素质、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实施与技巧等的梳理与传授,加强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知;线上课程主要通过教学资源、科学研究、精品活动以及网上答疑等栏目,广泛收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信息、报道、感悟、成果等,为大学生呈现更加详实、丰富、生动的资料,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志愿服务精神。
3.1.2 举办志愿服务相关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情感体验
志愿服务的教育不能仅仅停留于书本上,校园文化氛围这种隐形教育资源,能给大学生带来更加重要的影响。以校园活动为载体,使学生在耳濡目染的氛围中实现志愿精神的内化于心。学校可利用相关节日为契机等传播志愿服务文化,诸如每年3月5日学雷锋日、12月6日国际志愿者日,借助这些契机,开展相关主题的实践活动、文化演出、总结表彰活动等,在校园内形成人人了解志愿服务、人人参与志愿活动、人人具有志愿精神的良好氛围。
3.2 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的组织管理体系,引导规范大学生的志愿服务行为
3.2.1 严格招募培训机制,促进志愿服务规范化
首先,要建立规范性的注册登记制度,让大学生志愿者有身份意识;其次,建立全国认可的志愿服务认证和考评体系,完善全国联网的志愿服务档案及志愿服务活动信息库,实行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量化管理,从而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有效性;最后,在正式注册前对志愿者进行系统培训,在具体服务项目实施前对志愿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所有的培训经历记入个人的志愿服务档案,培训情况作为志愿者考核的重要依据。
3.2.2 完善组织管理机制,促进志愿服务多样化
充分发挥团组织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领导优势,积极发挥高校社团和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大力发展各级志愿者协会。坚持在社会关注、群众急需、青年能为的结合点上寻找突破口,充分发挥志愿者们的知识与专业优势,在社会公益服务、社区发展服务、成长辅导服务、科技文化服务、困难群体服务、生态保护服务等领域不断丰富志愿服务活动内容,创新志愿服务活动的形式。大学生志愿者群体一个重要的特点应该是发挥专业优势,要鼓励大学生自主开发并组织与专业结合紧密的志愿服务项目,打造具有专业学科特色的品牌活动,学校根据具体情况予以立项支持。
3.2.3 健全激励保障机制,促进志愿服务可持续化。
首先加强政策性保障,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积极维护大学生志愿者的合法权益问题;其次加强经费保障,志愿服务是不计报酬的服务,但并不等于免费服务,而且大学生是消费性群体,一定的资金支持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志愿服务的激励不能仅仅停留于精神层面,应该进一步探索学校与社会志愿服务工作的衔接机制,从制度层面上实现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素质培养和就业质量提高的有机结合,在大学生就业、报考公务员和选调生时,按照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有效时间考虑优先推荐、录用。
参考文献:
[1]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J].人民日报,2008.
[2]陈曦,潘小俪,刘晓东.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北京科技大学实践类课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建设和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09(8).
[3]王民忠,狄涛.论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3(10).
[4]徐子恒,王为正.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4(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