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凤霞
【摘 要】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一个很大的难点,是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倍感头疼的问题。常出现的情况是:学生怕写作文,不爱写作文,愿意抄袭也不愿意去自己写。怎样为孩子们找到一个真正施展的平台?本文从四个方面具体论述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孩子的写作水平。①激发学生写作兴趣。②从读学写,读写结合。③练是关键,练说练写。④重视作文讲评,作文批改、修改。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
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们都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究其症结所在主要是作文教学问题。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小学生作文能力是器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而作文能力水平又直接取决于学生认知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综合性较强,故而作文训练难度大,尤其对认知能力相对较弱,信息获取储存少的农村小学生来说就更困难。基于这种情况,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呢?首先从如下几点入手。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绕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向导。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呢?
(一)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以“趣”激趣
作文命题应开放,出宽题,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作文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表达出来。写起来就不难了,而且有兴趣了。
(二)以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欲望
要使学生坚持不懈地自觉作文,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并逐步养成习惯,满怀乐趣地去学习,在实践中我具体做好以下工作:首先用肯定给学生自信心。学生的作文被拿到班上作范文宣读,以此激发学生特别是差生的作文兴趣。其次在作文评语中给予鼓励,为作文中的优点“喝彩”,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生动、一个句子写得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也要为其叫好。让他们觉得“我也会写”,从“怕写”向“要写”、“乐写”迈步,循序渐进,最后达到共同的目标。第三是办好班级的习作园地,把优秀的篇,段张贴在上面,供全班学生学习、品赏。还可以鼓励并指导学生向报刊投稿等。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活动,激发写作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强,爱表现,形式多样的习作活动能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如开展课前读报活动,让学生到讲台宣读自己的优秀习作,或是宣读从作文选上看到的好文章,精彩片断等等,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表现的机会。这样不但可以调节以往习作所形成的氛围,激发学生“我要写”的兴趣,还可以大面积地提高习作的质量。
二、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利于学生从读学写,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
(一)从阅读中学习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法
习作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把作文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詞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每学习一篇课文后,注意对该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进行分析。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方式,理解作者怎样布局。在教学中持之以恒地把写作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二)联系课文,适当摹仿,仿中求创
中外作家历来强调创造,但在写作中可以适当摹仿。这样,学生有了写作的大概模式,写起来就容易得多了。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就学会了,为主题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指导仿写的同时也注意求创,写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习作。
(三)加强朗读背诵训练,培养语感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中道出一个深刻道理:文章源于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所以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形成,有懒于多读多背,实践证明,运用语言文字,写作能力的形成,也需多读多背,课内多读,课外也需多读多背。在教学中,必须加强朗读训练。通过读,写,背使学生把课本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起来,提起笔来就不会难了。
三、练是关键,练说练写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教学中练是关键,练说练写,“练”是帮助学生打开作文之门的金钥匙。如何引导学生“练”呢?
(一)紧扣生活,练说练写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对此我们要善于做生活笔记。可是有些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可见无材可写的根源是不善于观察,仅做生活的旁观者。关键是要善于观察分析。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之人,练说练写这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
(二)练说真话,练写真情实感
作文说的就是真人真事,写的就是真情实感。如何引导他们写出真情实感的习作呢?在具体教学中,首先对于写“真”的作文,给予高分鼓励,肯定表扬。对于不说真话,不写真事的正确引导他们意识到说假话,写假事是错误的。其次引导学生拓展题材,在生活、在回忆中找真,在生活、回忆中选取印象最深的一件真事来写,这就可免去无米下锅之苦和抄袭杜撰之弊。
(三)展开想象的翅膀,多练写想象作文
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独特性是他的特点。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特点。他们有着敏锐的感知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在写作教学中,教学生敢想,并鼓励多想,展开想象的翅膀。提高写作水平,同样要以“练”为主。让学生多练写生活笔记,日记,周记,大作文,小作文……并且将“练”的方式多样化,使学生们在不断地“练”中,提高作文水平。
(四)教会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引导学生体验农村生活
要求写好作文,积累是基础。因此要教会学生写出有实在的内容、又有真实的感受和让人看后感到耳目一新的文章来。首先,指导学生主动地积累一定的写作素材。要引导学生去体验生活,然后把体验到的生活信息再反复体会,最后转化成可储存的信息置放于大脑中。接下来,就关系到了学生的心态问题,也就是学生主动与被动的问题。作为语文老师,就得提醒和鼓励学生有一定的材料筛选能力,也就是教学生选择独特的、难忘的、有价值的材料。
四、重视习作讲评,习作批改、修改
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不能只重视作前的指导,而轻视甚至忽视作文后的讲评,修改。其实,讲评、修改也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对作后的讲评、修改也同样要重视。还可以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互批互改,通过修改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在作文讲评、修改中,我们应去维护和发挥孩子们作文中那无邪的童真,不能扼杀掉孩子的童真。多鼓励,少批评,多说鼓励性的语言,对写作有进步的学生要加以表扬,使他们对写作有自信心。
综上所述,这是我从事农村习作教学几年来的几点看法,我深深认识到:不管是应试教育的昨天,还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学习语文,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要想提高学生习作水平,都要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以“练”为主,把作文教学渗透到整个语文教学中,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石录.反思小学作文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年05期.
[2]潘杏丽.小学作文教学的忧思与探究[J].科学大众版,2008年11期.
[3]李桂平.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7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