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真实感与信念感的重要性

2017-12-01 02:55:01吕珍珍
小品文选刊 2017年24期
关键词:真实感信念舞台

吕珍珍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00)

浅谈真实感与信念感的重要性

吕珍珍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00)

真实感与信念感是演员进行塑造角色的重要前提,在创作过程中,真实感是通过演员在生活中所积累的心理情感加上演员在舞台上的二度创作,从而体现在观众面前。在真实感的基础上,我们要相信我们所创造的角色是真实存在的,这就需要演员培养自己的创作素质。真实感与信念感是相互结合,缺一不可的,只有二者完美的结合,才可能塑造出一个让观众认可的角色。

真实感;信念感;塑造角色

1 真实感与信念感对于演员自身的必要性

在所塑造的角色中,更多的是具有挑战性的角色,即与自身性格相反的角色。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真实感与信念感的重要性便体现出来了。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为:演员应该沿着最小的形体动作寻找细小的真实和瞬间的信念,由此产生一连串真实和信念,可以形成很大的真实和持续的信念。①比如《雷雨》一个片段讲的是鲁妈发现女儿和周萍有私情,她要女儿离开他,并且要女儿起誓。在创作这个小片段的时候,因为是两位同学,人物关系不明确,在被质问的时候没有紧张的感觉,心理状态真正的害怕了,母亲的话才能够有影响。当母亲让四凤起誓的时候,在音效的刺激下,突如其来的雷声和恐惧结合起来,演员就更加有了信念感,也真实的相信所处的规定情景。雷声响起后,四凤扑到了母亲的怀里,这个动作是自然而然的做到的,而不是为了行动而行动的。当我们拥有了最真挚的信念感和真实感的时候,我们的创作就会更真实,更形象。

2 真实感与信念感在表演创作中的作用

演员在舞台上所接触的一切:布景、道具、人物等都是假设的,舞台上的一切都是经过艺术加工虚构而成的,演员在舞台上的每一个瞬间都应该充满信念。②在《你好,疯子》中,饰演公关经理Lily。当我醒来发现自己在一个陌生的环境,并且周围全部躺着不知生死的人的时候,应该是害怕的,所以尖叫声里应该包含着恐惧感,这种恐惧感有一部分是通过真实感与信念感给予的。在布置舞台的时候,将舞台布置成了黑匣子,增加了演员信念感,也让观众感觉真实,有了舞台的效果,能更容易的相信我们所处的环境是一个恐怖的精神病院。用打火机的电流刺激感受电击,在漆黑的剧场排练等,增强了真实感与信念感,再次排练的时候,恐惧、害怕以及其他所有应该有的情绪都更加的真实。

3 真实感与信念感的运用

相对于多人表演来说,单人表演从始至终都只有一个人,在创作过程中,真实与信念一旦断线,想再接起来难度会大大增加。如果我们想真实感与信念感一直延续下去,我们就要一直保持信念感,这样才能保证入戏深,不容易出戏。独白片段《复活》中的卡秋莎。她是一个有着悲惨身世但很勇敢的女人,她敢于拒绝公爵先生的求婚,敢于对身份悬殊的公爵先生发出悲愤的指责。在那个社会现实下,她一生所遭遇的事让她对这个世界感到绝望,可是她依然是善良温柔的女性,在看到她曾经爱的,但欺骗伤害过她的那个男人,她爆发了。她悲伤的讲述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声嘶力竭的质问那个欺骗她的人,而更多的是控诉对这个社会的不满。在塑造卡秋莎的时候,首先要把自己当做卡秋莎,这样我才能够更好的体会她所受到的伤害以及她内心的痛苦。比如说到“我急了,一边用手敲着窗子,一边把脸贴在玻璃上,但是我靠着的那节车厢也动起来了!”,我是焦急的,我所思念的人就在眼前可是他看不到,并且火车马上开了,如果是现实,说不定会跟随着火车追赶,可以从追公交车的感受入手来进行联想增加信念感,可是人没有火车快,所以会更着急,这种焦急感也要明确表达出来的。这一切心理状态只有真诚的相信自己是人物,才有可能表现出来。而卡秋莎是外国人物形象,比较有张力,肢体语言比我们中国人物相对较多,所以我们不仅要想象我们所演绎的故事是真实的,也要想象我们就是外国人。我在对公爵先生说“我再也不受上帝的骗了,也不再受你们的骗了!”的时候,把外国演员的形态模仿出来,这样的表现使我看起来更接近了,对于观众来说,也能更容易的进入我所塑造的角色中去。

4 结论

演员将对于剧情所虚构的一切有真情实感、并真诚相信的技术,称为真实感和信念感,二者互为条件、互为作用、同时存在,没有这两者,就不存在体验与创作。作为一个演员,真实与信念是基本素养,就像是盖楼房要先打地基,与演员其他方面的创作素养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建立真实感与信念感,不仅可以使演员能够更真实的体会角色创造角色,也可以让观众相信舞台是真实的,所创造的人物是真实的,演绎的故事是真实的,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真实的。我们所创造的角色、发展的故事都是合乎逻辑,有可能在生活中发生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过:“舞台上,要在角色的生活环境中和角色完全一样地、合乎逻辑地、有顺序地、像活生生的人那样去思想、希望、乞求和动作。演员只有达到这一步之后,他才能接近他所演的角色,开始和角色同样地去感觉。”他的话中,很明确的表达了演员与人物的关系,只有把自己当做就是所饰演的那个人物,才能够像真实生活里一样去感受,去生活,去选择。

注释:

① 《表演艺术教程》第47页,9-12行

② 《戏剧表演基础》第85页,6-10行

[1] 梁伯龙 李月著 《戏剧表演基础》 文化艺术出版社 第85页,1-5行

[2] 梁伯龙 李月著 《戏剧表演基础》 文化艺术出版社 第86页,8-12行

[3] 梁伯龙 李月著 《戏剧表演基础》 文化艺术出版社 第86页,6-7行

[4] 梁伯龙 李月著 《戏剧表演基础》 文化艺术出版社 第86页,1-2行

[5] 林洪桐 著 《表演艺术教程》.中国传媒出版社 第47页,9-12行

[6] 梁伯龙 李月著 《戏剧表演基础》.文化艺术出版社 第97页,12-15行

[7] 梁伯龙 李月著 《戏剧表演基础》.文化艺术出版社 第85页,6-10行

吕珍珍,河南焦作人,西南民族大学,电影。

J812

A

1672-5832(2017)12-0088-01

猜你喜欢
真实感信念舞台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为了信念
黄河之声(2021年9期)2021-07-21 14:56:34
发光的信念
信念
民族音乐(2018年4期)2018-09-20 08:59:04
回归真实感
细推物理重体验 表现人物贵专精
戏剧之家(2016年20期)2016-11-09 22:03:27
浅议假定情境与表演的真实感
戏剧之家(2015年24期)2016-01-12 18:48:40
南丰蜜桔造型
吧啦吧啦小舞台
好孩子画报(2014年6期)2014-07-25 03: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