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溪方言中的亲属称谓研究

2018-01-02 09:15孔林香
小品文选刊 2017年24期
关键词:吴语同辈亲属

孔林香

(广西师范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0)

乌溪方言中的亲属称谓研究

孔林香

(广西师范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0)

称谓是一定社会文化或特定语言环境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反映,亲属称谓是一定的亲属制度所产生的文化符号。乌溪方言作为吴方言的一个分支,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形成了自身特色,乌溪方言中的亲属称谓也是与普通话相差甚远,很有研究价值。本文主要从概说、系统性、特点这三个方面来具体分析、研究乌溪方言中的亲属称谓。

亲属称谓;乌溪方言;系统性;特点

称谓是人类社会中体现特定的人在特定的人际关系中的身份角色的称呼,亲属称谓则是称谓中的一小部分。乌溪方言的亲属称谓比较有特色,然而研究的人和作品却几乎没有。随着现代汉语中对于亲属称谓的研究越来越多,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对于乌溪方言中的亲属称谓的研究也就具有了一定的合理性和时代性。

1 概说

1.1 称谓和亲属称谓

(1)称谓:是指人们因亲属或其它关系而建立起来的称呼、名称,称谓的使用,多种多样。称谓主要分为亲属称谓、社交称谓(非亲属称谓和语境称谓)、特殊称谓(百姓称谓、职业称谓、朋友称谓、年龄称谓、帝室称谓、授官称谓、满人称谓等)、区分称谓。

(2)亲属:指因婚姻、血缘或收养而产生的社会关系。古代将凡血缘相近的同姓本族和异姓外族都称作亲属,通常指五代以内的任何血亲或姻亲。新中国建立以来规定亲属有三种:配偶、血亲(自然血亲和拟制血亲)、姻亲(血亲的配偶、配偶的血亲、配偶的血亲的配偶)。

(3)亲属称谓:指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是基于血亲、姻亲基础上的亲属之间相互称呼的名称、叫法。它是以本人为轴心的确定亲属与本人关系的标志。

1.2 地域划分

当涂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东临南京,西对和县,南接芜湖,北连马鞍山,与各地交往频繁,对语言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当涂处在官话和吴语的交汇点上,县境西北沿江一带是江淮官话,其余地区是吴语宣州话,由西北往东南,吴语特征越来越显著。当涂境内的方言可分为沿江(江淮官话洪巢区)、官圩(吴语宣州话铜泾小片)、滨湖(吴语宣州话太高小片)三个区。乌溪是安徽省皖南片区的当涂县的一个小镇,在地理位置上是属于官圩地区的,所以乌溪方言也是吴语宣州话。

2 乌溪方言中亲属称谓的系统性

亲属称谓系统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根据亲属关系这个层面分为:血亲称谓、姻亲称谓;根据语体分为:书面语、口语;根据听话对象分为:面称、背称等。

2.1 血亲称谓和姻亲称谓

(1)血亲是指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是以具有共同祖先为特征的亲属关系。血亲分为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直系亲属是指有直接关系的亲属,从自身往上数的亲生父母、(外)祖父母等均为长辈直系血亲,从自身往下的亲生子女、(外)孙子女等均为晚辈直系血亲,是与自己同一血缘的亲属。旁系血亲则是兄弟姐妹、伯伯、叔叔、阿姨、舅舅、侄子、外甥等这些长辈、平辈和晚辈。

直系血亲称谓

旁系血亲称谓

(2)姻亲是指以婚姻关系为中介而产生的亲属,可以分为血亲的配偶、配偶的血亲、配偶的血亲的配偶。下面的图表将分为夫族与妻族进行展示:

夫族姻亲称谓

妻族姻亲称谓

2.2 书面语称谓和口语称谓

书面语是人们在书写和阅读文章时所使用的语言,书面语称谓比较正式,也是各地通用和承认的。口语是指口头语言,口头语称谓比较随意、简练。

2.3 面称和背称

面称,顾名思义就是当着面称呼别人,面称表现的比较灵活、亲昵。背称是与面称相对的称谓,是别人不在时称呼别人,表现的比较正式、严谨。下面用表格分为长辈、平辈、晚辈来表现其称呼对象。

长辈的面称和背称

平辈的面称和背称

晚辈的面称和背称

3 乌溪方言中亲属称谓的特点

乌溪方言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在漫长的时间里慢慢发展演变的。在长时间历时角度来看,乌溪方言是变化的;但是在短时间共时角度来看,乌溪方言又是相对固定的。乌溪方言的存在和延续是因为其自身特色,同样,乌溪方言中的亲属称谓也有其自身特点。

3.1 语音方面

1、保留了古音

(1)浊音的保留

比如:“阿爸”中的“爸”,国际音标为[pA]55,声带有明显的震动。

(2)入声的保留

比如:“大伯”中的“伯”,普通话中读为阳平或上声,在乌溪方言中发音比较短促。

(3)尖团音分化的保留

比如:“姐姐”中“姐”的发音为:zié,普通话中的发音为:jié。Zi与ji尖团分化。

2、用轻声表达与普通话的区别

比如:“大姑娘”中的“娘”是轻声,表达的是“大姑子”这个亲属称谓,而不是普通话中指代年轻女性的称谓。

3.2 词汇方面

1、大多不是单音词

在乌溪方言亲属称谓中,很少直接使用一个音节,表达一个称谓大都是两个或两个音节以上。比如:很少单独使用“姐”、“哥”这一个音节,一般都是“姐姐”、“哥哥”或是“排行+姐”、“排行+哥”。

2、词缀的使用

乌溪方言亲属称谓中的词缀,可以区分长幼、表达语气亲疏等意思,所以使用的比较广泛。

(1)前缀

比如,“阿”:阿姐、阿爸、阿妈、阿奶、阿爷等,有种亲昵的意思;

“老”:老公、老婆、老+姓等,有种亲昵或是尊敬的意思。

(2)后缀

比如:“儿”:侄儿、孙儿、闺女儿、名+儿等;

“子”:孙子、名+子等。

“儿”和“子”等这些后缀表示长辈对晚辈的喜爱。

3.3 用法方面

1、部分称谓泛化

称呼对象泛化称谓称呼与自己祖父同辈或相当的男性老爷爷称呼与自己祖母同辈或相当的女性老奶奶称呼与自己父亲同辈或相当的男性叔叔伯伯称呼与自己母亲同辈或相当的女性阿姨称呼年龄大于自己的同辈(女性)姓+姐称呼年龄大于自己的同辈(男性)姓+哥称呼年龄小于自己的同辈(女性)名+妹称呼年龄小于自己的同辈(男性)名+弟

2、“从他称谓”和不对称性

“从他称”是汉语亲属称谓中一种特殊的用法,是说话人跟着某一亲属去称呼其他亲属。“不对称性”表现在亲属称谓中对男女称谓的不均衡和使用群体性别、年龄的不均衡。

(1)“从他称”中老年人使用频率高

中老年人对于“从他称”的使用率极高,比如:他舅、他爷爷、他姨等。

(2)“从他称”女性使用率比较高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思想在现在都比较根深蒂固,男尊女卑的思想在中老年心中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一般家庭外的人在称呼女性的时候都会用“从他称”,比如:他婶婶、他舅妈、他大妈等;女性在家庭内称呼男性也用“从他称”,比如:他爷爷、他叔、他大伯等。

4 结语

当涂县的吴语已经有一些学者开始研究,但是属于当涂县的吴语片区中的乌溪方言却研究甚少。乌溪方言中的亲属称谓比起普通话、其他方言区还是极有研究价值和特色的,本文通过“概述、系统、特点”这三个方面对乌溪方言亲属称谓进行了描写,突出其独特之处,并对未来乌溪方言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点参考。

[1] 陈月明.现代汉语亲属称谓系统及其文化印记[J].汉语学习,1992,(2).

[2] 胡士云.汉语亲属称谓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3] 徐梅.当涂方言词汇特点研究[J].环球人文地理,2014(14):78-79.

[4] 汉语亲属称谓使用的现状[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87-88.

孔林香(1993-),女,汉族,安徽马鞍山,研究生,广西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字学。

H172

A

1672-5832(2017)12-0290-02

猜你喜欢
吴语同辈亲属
消失吧!同辈
吴语传播现状调查分析与传播手段的创新
你们喝“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能小声点吗?
同伴关系
调查:76.8%受访者觉得同辈人对自己影响大
English Abstracts
狗也怕醉汉
老板的女儿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