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健
摘要:近年来,随着超级英雄、灾难大片等好莱坞电影大量的涌入我国,年轻人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这些电影所传达出的思想的影响,在这样的趋势之下,日本电影《深夜食堂》的上映为人们带来了新的观影体验。从内容上来看,这部电影是通过发生在不同小人物身上的故事与深夜食堂间的联系来完成叙事的,虽然没有宏大的场面和缜密的情节,但这部分电影却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温情体验。本文将对电影版《深夜食堂》的温情叙事进行研究。
关键词:电影版《深夜食堂》;温情叙事;探索
日本电影最为擅长的就是从对小人物的描述中来表达感情,电影《小森林》、《菊次郎的夏天》等都是很好的例子[1]。本文所介绍的《深夜食堂》虽然是在电视版的基础上拍摄的,但电影依然延续了电视版平凡而又不失温情的基调,通过一个个平凡的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来集中表现了聚集在这间深夜食堂内部人与人之间温暖的情感。这部影片在国内的上映获得了极大的关注,这也就说明了,这样的电影内容并没有国籍上、文化上的限制,温情的叙事手法是打动观众最好的武器[2],本文将针对这部电影的叙事手法进行探索。
一、碎片化的日常叙事
上文中已经提到,电影版《深夜食堂》的内容是建立在电视版的基础之上来展开的,但相对于电视版来说,电影版更多的受到了篇幅上的限制。针对这一问题,电影导演没有从电视剧中挑选某一个人物来进行详细的演绎,而是通过多个人物以及他们之间不同的故事来使得整个电影的内容更为丰满。
在电影版《深夜食堂》之中,电视剧中的脱衣舞娘、茶泡饭三姐妹等人物都是作为食堂中的熟客出现的,而在这些人物的基础之上,食堂内每天仍会有其他不同的食客进进出出,有的食客光顾一次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有的食客则逐渐的成了这家店面的熟客,这样的处理方式反倒让整部电影更具生活感,同时,观众在观影的过程中也能更好的投入到导演和演员所营造的温情氛围中去。从故事的讲述来说,电影主要通过食客与食堂老板的交流来讲述了三个不同的故事,对这几个故事进行分析不难发现,虽然发生在主人公身上的故事情节是完全不同的,但这些人都通过深夜食堂这一桥梁找到了新的希望。这样的处理方式无疑能让人更好的感受到深夜食堂就是这样温情的所在。
二、当代日本人生活经验的叙事体察
想要在现代社会中生存,不同的人都会面对不同的压力,而对于日本这种社会制度高度发达的国家来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要承担的压力也就更大。深夜食堂每晚12点准时开张,这时都市之中大部分人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和生活进入梦想的时间,但电影中的人物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都在深夜时分走进了這家深夜食堂。从心理感官上来说,观影者就会在不知不觉间将深夜食堂当做逃离白天生活中种种压力和烦恼的屏障,深夜食堂被塑造成了一个完美的乌托邦。
从电影中主要的三个事故来看,这部电影处处都在体现着现代日本人的生活状态。在第一个故事中川岛玉子首先被别人抛弃进而又因为有了财富而抛弃别人,这一角色是当代日本社会物质化的最大体现,玉子在深夜食堂中明白了自己所缺乏的并不只是情感上的慰藉更是物质上的满足。第二个故事中的主人公栗山美留知则是一个刚从乡下来到东京这样的大都市的单纯女孩,但却很快就被骗光了身上的所有积蓄,女孩无奈之下只好在深夜食堂吃了一顿霸王餐。对这个人物进行分析不难发现,美留知是复杂都市社会文化的牺牲品,但深夜食堂的存在却帮助这个女孩在绝境中冲洗找到了生活的希望,这样的处理方式自然会让观影者觉得温暖无比。
三、从个体到集体的社会反思
相比较于电影中的前两个故事来说,第三个故事的出现则使得整部电影更具完整性,对于福岛地震这一事件的关注也使得电影从针对个人的讨论上升到了对整体社会的反思上来。在这一故事中,男主人公大石谦三是在地震中失去妻子的丈夫,而女主人公则是想要帮助大石谦三走出阴霾的志愿者明实,但明实无微不至的照顾却使得男主人公误会了明实对自己的心意。在这样的状况之下,明实坦白说出自己去做志愿者只是为了弥补之前自己因为“第三者”经历所留下的心理创伤。在故事的最后,明实与大石谦三都再一次来到了深夜食堂,并找到了重新出发的勇气。
电影版《深夜食堂》对于福岛地震的讨论使得电影版比电视版更具现实意义,同时,电影通过对这一事件中具体人物灾后生活的演绎更好的表现出了这部分人的心理状态[3],电影对于治愈心灵的关注也就更为明显。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通过碎片化的叙事、对现代日本人生活状态的演绎、从个体到社会的反思三方面来对电影版《深夜食堂》的温情叙事手法进行了研究。总的来说,以小见大、从平凡人身上的故事去挖掘是这部电影能给人带来温情感受最大的原因。
参考文献:
[1]贾荟册.《失恋33天》:让电影重现叙事魅力[J].电影文学,2014(13).
[2]贺彩虹.抵达人心的温情叙事——喜剧电影《即日启程》论析[C].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委员会2016年年会论文集.2016.
[3]李亦梅.现代市民生活的温情叙事——冯小刚电影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15.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北方文学·上旬2017年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