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2017-11-30 09:57樊爱华
读与写·下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课业负担语文课堂教学

樊爱华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0-0051-01

要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有这样一些感悟。首先,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应给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小学生如果在课堂上心情宽松愉快,那么他们的记忆力会大大加强,联想也会更加丰富,学习效率自然会大大提高,学习潜力可以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根据小学生向师性的特点,教师应向学生倾注自己大量的爱。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师生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彼此信任,使课堂气氛更加和谐,在轻松愉悦的环境学生会很自然的进入课堂,逐渐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教学中要善于用放大镜来看学生的优点,好学生是鼓励出来的,教师要善于运用好表扬的打气筒,不断鼓励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持久,学习动力充足。

应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自信,让学生相信自己一定能学好语文。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应用多种形式的活动,如背诵古诗、对对子、编字谜以及写字比赛等,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并从中发现每个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闪光点,加以表扬和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起学好语文的自信心。其次,根据小学低年级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这一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实物、模型、形象化的色彩丰富的挂图以及表演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首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表演充分体会它们的含义,再由教师进行解释,学生就能理解透彻,记忆深刻。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手段在容易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充分培养学生直接的兴趣,而直接兴趣始终是学生学习动机的稳定组成部分,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成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能更好的做好这一点呢,我有以下的一些想发。

1.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内外都开展不同形式的语文游戏活动,激起學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首先,上课形式要不拘一格,可以像聊天一样轻松;可以像辩论赛一样激烈;也可以像开故事会一样有趣。总之,以一种让学生开心快乐的方式去上课就行了。在没有任何精神负担的娱乐活动中学生就会产生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而兴趣又是最好的老师。

2.善于 鼓励,激发兴趣

兴趣与问题是相辅相成的,兴趣引导发现问题,问题可以激发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有所发现,进行质疑,当学生感到自己能提出疑问并得到教师首肯,就会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课前,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问题,在课上,用问题来激发兴趣。但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深浅得当、难易适中,防止问题太难太深,使学生无从考虑,望而生畏,反而减低了兴趣,但也不能太易太浅,不用思考就唾手可得,没有了成功的刺激性,也会丧失兴趣。

3.让学生拥有满满的成功感

创设成功机遇,用成功的喜悦培养兴趣,要求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用赏识教育思想时时、事事、处处的针对每一个不同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因材施教,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使他们每人都能够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多夸奖学生一篇精彩的作文,一手出色的书写,一口漂亮的普通话,一个奇妙的构思,甚至是一句出色的语言。教师都要给予肯定,所以我会常常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奖励他们表扬信。通过一段时间表扬信的发放,很多学生都有了进步。教学中还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课堂教学中,注意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不同的问题,使他们能在发现探索新问题的过程中,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从而产生愉快心情。课后作业最好也能体现出不同层次,使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师再尽量给予鼓励性评价,促使学生产生成就感,这种成功的喜悦心情又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只要学生感兴趣,一切教学活动都将会是事半功倍,还愁学生学不好吗?

4.培养学生在课堂外学习语文的兴趣

首先,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永远保持学习的欲望。中国青少年发展中心和北师大教育系在全国中小学做过学习与发展的大型调查,结果表明:因"喜欢学习"而上学的小学生仅占8.4%。学生有许多兴趣、爱好,他们喜欢踢足球,喜欢下棋,喜欢唱歌跳舞,喜欢看课外书报,喜欢看电视……可就是不喜欢读书。究其原因,课业负担过重是其中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高分数,老师们想方设法加班加点,搞题海战术,增加作业的数量和提高作业的难度,挤占其它学科的时间进行"查缺补漏";白天需要起早摸黑背课文,晚上还要夜以继日写作文……学生承受着学习的重负,失去了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学习其它知识的时间和机会。他们的头脑早已被课业的重负压昏了,早已厌倦了这样的读书方式,还有什么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 我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入手,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实行精讲精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收到较好的效果。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了,有适当的时间参加自己喜爱的有益的活动,感到学习不像做苦力一样难于承受。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了,学习的兴趣也逐渐激发出来。其次, 广泛开展课外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语文兴趣。课外活动通常是开展教育的重要场所,其优点是可以将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运用于实际,可以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可以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学生对某项活动产生了兴趣之后,就会有一股动力驱使他努力去参与,直至自己得到满足为止。

总之,生活的外延等于语文学习的外延。只要我们作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处处留心,时时在意语文学习,让学生把语文学习变为生活、生存的一部分,变成愉悦心灵、提升素质、发展思维、反思历史、感受现实的必经途径和过程,他们就一定能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出乎寻常的快乐,就一定能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业负担语文课堂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减负背景下学困生课业负担问题反思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过重课业负担”是概念,还是判断?——针对“过负”概念及其直接目的的探讨
构建和谐课堂减轻课业负担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