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红 黄诗题
【摘要】目前农村教育的形势,随着有关政策的调整,经济的发展,再加上学生本身的复杂化,与过去相比情况大不相同了。作为中学的班主任,只有与时俱进,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更新思想观念,改进工作方法,才能因材施教。
【关键词】农村学生 人文关怀 个性差异
一、农村学生的特点
第一,留守孩子多,内心孤单,渴望关怀。现在农村学生父母外出打工成风。如我现在任教的班级45位同学,就有38位同学的家长在外打工,其中竟有28人的家长双双外出。这些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缺少父母之爱,往往倍感孤单寂寞。父母对他们的管教往往也是鞭長莫及。这样有些学生就会去寻找正常生活外的慰藉,如迷恋网络游戏,或辍学在家四处游荡,甚至结伙拉帮干违法乱纪的事。
第二,思想素质和学识水平参差不齐。农村中大部分学生的家长外出打工了,家庭教育成了空白.再加上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升初中达百分之百。因此学生中思想素质和学识水平参差齐.
第三,借读书求出路的愿望不再那么迫切了。随着升学,用人制度的改革,以致学生学无压力,也无动力,而就业门路却愈来愈广,学生借读书求出路的愿望不再那么迫切,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又开始抬头。
第四,见识日益增多,和城市学生的差别日益缩小。在农村,电视已经普及,电脑正在推广应用,学校图书馆建成并对学生开放,学生的见识一天比一天广,本是好事;但由于受自身年幼等条件的限制,不管好坏兼蓄并收,使一贯以朴实,本分,守纪著称的农村学生,好像一下子变得调皮,难以管教起来。
针对以上情况,班主任如何应对呢?我想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对学生充满人文关怀。
二、如何加强对农村学生的人文关怀
其一,做学生的贴心人,扮演好多重角色。留守少年因为缺少关爱,精神失去依靠,内心苦闷。相对而言,与他们朝夕相伴的老师就是他们最信赖,最亲密的人了。有的学生还在校寄宿,学校就成为他们的家了。作为班主任就很自然地在学生面前充当了多个角色:既是老师,又是家长;既要教他们读好书,还要教他们学做人;既要让他们生活好,还要教他们会生活.所以我们要处处留心观察学生,通过他们的一举手一投足,甚至一个眼神,一声叹息去了解学生内心深处最细微的情感变化和思想波动,及时发现问题,做好疏导工作。学生在校寄宿,想家想父母也在情理之中.这时我们就得以父母的身份去疼他们,爱他们,让他们感到父母时刻在身边.
其二,尊重个性差异,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高低之分,成绩有优劣之别。如果老师不顾实际情况,要十个指头一样长,那是不现实的。因此,班主任老师不能仅仅以学科分数来压学生,应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尊重他们对兴趣爱好的选择。对那些在中学时代就开始有了自己的职业意向的学生,我们在平时就应注意培养他们这些方面的兴趣,这对他们日后就业谋生很有好处;对有特长的学生要让他们发挥出自己的长处,并由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思想素质低和文化基础差的学生,应倾注更多的心血,要用孔子那种“有教无类”的胸怀,去关爱他们,使他们不仅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而且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中学生。
其三,提倡快乐学习,寓教于乐。虽然如今农村孩子毕业后,升学就业的门路很广,不需要全部去挤上大学这座独木桥,也不要硬闯招工招干这条窄路。但他们在初中阶段学习的是最基本的知识,完善的是必备的人格。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厌学情绪,圆满完成学业,就要提倡快乐学习,能寓教于乐。如圣人孔子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他们乐在其中,学习的兴趣自然会高涨,生活的信心自然会大增,些许的思想杂念也就会一扫而光。
其四,注意关怀尺度,交给解决问题的钥匙。过去,农村的孩子缺衣少吃,上学连雨具都没有,下雨天常淋雨。那时你给学生一件衣,一顿饭,或借给学生一把伞,给淋湿的学生烤烤衣服等等,在物质缺乏的那个年代里,会使学生对老师顿生无限的感激之情,有时甚至让学生温暖一生,感动一生。而在今天,农村的物质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学生思想也日益复杂。老师对学生的关爱要由物质方面转变为对学生的思想、品性、修养、道德等成长过程中的其他方面的关注。尤其是在他们的亲人难以照应到或根本无法涉及的领域里的关怀,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如对待个别学生早恋的问题时,不要在公开场合对他们大声斥责。这样做不仅不能解决思想问题,而且还容易引起学生的不满,使局面更糟,好心办坏事,而以朋友的身份个别谈话就不失为一种好的处理方法了。
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寓教于乐,对学生充满人文关怀,是新课改对我们的要求,是素质教育向我们提出的挑战,更是当前教育形势对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呼唤。我曾经试着做过,我现在还在坚持做,虽然做得不够,但我尽力,将来我还会和大家一起,一如既往地做下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