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玉龙,王文和,向月
本科生学习效果影响因素分析和对策制定探讨
段玉龙,王文和,向月
本科生的学习效果对其学习成绩、毕业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对某地方二本工科大学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找出了本科生学习效果影响因素的重要度,制定了针对性的对策,为提升本科生学习效果奠定了基础。
本科生;学习效果;影响因素;对策
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是衡量学校教学水平、师资水平、管理水平、学生水平等的重要指标之一。李勇,康玥媛进行了初中生课堂学习效果影响因素研究,认为初中生课堂学习效果与学生提问、师生讨论、学生预习复习、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教师提问程度有显著相关性,并且各因素之间相互关联,而男、女生课堂学习效果影响因素并无显著差异[1]。吴玉婵进行了新升本科院校学生学习效果影响因素研究,包括高考入学英语成绩、是否担任班干部、有无明显学习目的、专业或资格认证、生源地差异等,认为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课堂教学方法、手段革新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学习目的,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加强教学实施、学习环境的建设,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源平台[2]。刘炜通过研究发现,学习变革、观念转换、制度更迭、学习能力等成为影响大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3]。李建敏认为学生自身和教师2个方面对学生学习效果产生影响[4]。王紫萍通过研究发现,影响大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要因素是努力程度、学习能力、学习动机和学习基础[5]。张炜研究表明,个人调控、外来压力、专业环境、师生互动构成研究生学习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6]。现有研究表明,本科生学习效果影响因素很多,应找出其中的主次关系,并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重点分析和针对性改进,以促进本科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通过资料查询、专家咨询、学生访谈,最终确定了就业前景、教师教学水平、教师道德品行、师生关系、学校名声、学校管理制度、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自身定位10个影响因素。每一个影响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效果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权重赋值的方式建立模型,并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权重分析,找出哪些因素起着十分重要的直接作用,哪些起着间接作用,从而为提升本科生学习效果提供新的思路。
对某地方二本工科大学不同专业的200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做了相应的统计分析。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统计调查的学生样本不是随机抽取,而是包括成绩优、良、中、差4个层次,大体比例是 1∶4∶4∶1。统计分析10个影响因素,共计100分,所有学生根据自己的看法对层次1和层次2依次进行分项打分。统计数据表明,无论是成绩好还是差,或者是成绩一般的学生,对权重分配基本一致。本科生学习效果影响因素的关系如图1所示。
层次1的权重分配具体如下:权重最高的是第10项自身定位,占比11.80%;其次是第2项教师教学水平,占比11.60%;接着是第7项个人因素,占比11.40%;其余的从高到低依次是就业前景10.80%、教师道德品行10.60%、学校管理制度10.40%、家庭因素9.30%、学校名气8.80%、社会因素7.90%、师生关系7.40%。权重表明调查样本认为该项因素对学习效果影响的重要程度。分值越高,说明学生认为该因素对其学习情况的影响越大;反之,权重越小,说明其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越小。
具体到层次2的所有子项,权重分配从高到低依次为:教师讲解水平5.85%、教师课堂准备情况5.75%、教师品行端正5.30%、教师品行不端5.30%、学校课堂纪律管理制度5.20%、学校考试管理制度5.20%、学生严格要求自己且有较高追求和人生目标5.00%、毕业后就业形势好4.70%、毕业后就业前景不好4.70%、学生有较高要求和一定目标追求4.00%、学生的家庭成员关系3.90%、师生关系恶劣(不尊重或侮辱学生)3.40%、学校社会知名度3.30%、个人学习方法3.20%、师生关系友好3.10%、专业排名2.90%、个人爱好2.90%、社会正面风气2.90%、智能手机和网络游戏2.90%、学生无明确目标且随遇而安2.80%、家庭经济情况2.70%、家庭社会地位2.70%、学校排名2.60%、社会反面风气2.10%、谈恋爱2.00%、个人心理2.00%、毕业后就业形势一般1.70%、个人性格1.30%、师生关系一般0.90%。从上述各子项的权重分配可以看出,教师讲解水平和教师课堂准备情况排名第1,这说明在学生心里,教师教学水平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影响;其次是教师道德品行排名第2;学校课堂纪律管理制度和考试管理制度排名第3;然后是学生自身定位、就业前景、家庭因素、师生关系、学校名气、个人因素、社会因素等。
图1 本科生学习效果影响因素的关系
通过对比发现,排名前5位的影响因素中,均包括自身定位、教师教学水平、教师道德品行、就业前景、学校管理制度,说明其对本科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的影响相对重要。而这5项因素既包括内在因素,也包括外在因素,其中,自身定位是内在因素,其余4项为外在因素。
对排名前5位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
1.自身定位
首先需要一个明确的定位,如果定位明确、目标清晰,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更高,学习效果就会更好;反之,如果目标不明确,或者没有目标,那么学生在学习和就业等方面都是被动的,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而自身定位是一个动态的影响因素,在整个大学4年中是不断变化的,或者说在人的一生中都是不断变化的。比如,一个大学新生从进入大学的那一天起,就可能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但是随着大学生活的开始,由于受到各种其他因素的影响,其自身定位的目标也在不断改变,甚至可能是质的变化。如果他的目标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逐渐远大和完善,那么对其学习效果是有正面影响的,反之则是负面影响。所以,这就需要学校、教师,尤其是辅导员,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现不良苗头要及时纠偏。尤其是在大一、大二的时候,纠正越早,对其越有利。
2.教师教学水平
如果任课教师的备课充分,且讲解水平高,有很好的表达能力,那么他所讲的内容就更丰富、更充实、更生动,学生也更愿意听。所以,学生把教师教学水平排在了前列。首先,就是要教得好,才能学得好。如果教得不好,学生可能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课程学习效果自然就差。所以,这个问题又反过来让教师们思考,如何才算教学水平高,如何才能教得好?这绝不是满堂跑火车,也绝不是满堂公式推导。一门优质的课程,要有充分的上课准备、基本的原理讲解、丰富的工程案例演示、生动的措辞、对应的先进教学演示手段等全方位的配合才能实现。
3.就业前景
就业前景是一个动态的影响因素。很多大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就已经考虑了这方面的因素。一个普遍的事实是,很多高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都会根据自己的分数认真思考应该填报什么学校、什么专业,以后能否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或者有一个好的前程。这是每一个考生和家长都关心的问题,但事实上是某个学校的一个专业是否好就业不是固定不变的。一旦考生进入大学以后,如果所在的专业是他目前认为比较有前景的专业,那么他的自信心、积极性、动力等都会提高;反之,如果其所选的学校和专业不是他心仪的,或者是他认为前景不明朗的,那么他的学习状态就会相对差一些。并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专业的就业形势可能发生变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当然,也存在极少部分有创业念头的学生受到的是国家创业环境和政策的影响,而不是专业就业前景的影响。
4.教师道德品行
教师道德品行是一个需要教师不断完善自身修养和素质的动态问题,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面临不同课程的不同教师的动态因素。从统计数据来看,教师道德品行中的教师品行是否端正、是否尊重学生2个因素是同等重要的。从相关性理论来看,教师道德品行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没有明显的直接联系。那么,为什么学生认为教师道德品行对于其学习效果的影响比个人因素、学校管理制度、学校名气、家庭因素等都要重要呢?其实也不难理解,其一,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绪、行为等,都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教师不仅要做学生学术道路上的引路人,而且要做学生道德修养的楷模。其二,教师是否尊重学生也是同等重要的,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殴打、辱骂学生的事件频频发生,而部分高校教师也同样不尊重学生,认为学生做得不好,就重罚学生,甚至对学生进行人格的谩骂和羞辱。大学生有独立的思想,其尊严是不能够也不允许被别人随意践踏的。对于一个自尊心较强的学生来说,如果受到了教师的不公平待遇甚至侮辱,他会从心底产生反感情绪,导致其对这位教师讲授的所有课程都不感兴趣。并且,极有可能产生恐怖的连带效应,就是这位学生的遭遇可能会被放大而影响到其他同学,甚至会有部分同学认为有更多的哪怕是未给他们上过课的教师也存在同样的人格问题。这样一来,负面影响就会很大,学生要么是在教师的压迫下战战兢兢地学习,要么是意志消沉,一蹶不振。所以,高校教师除了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较好的讲课能力之外,良好的道德品行也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5.学校管理制度
一套严格、规范、合理、公平、公正、公开的管理制度,对于一个单位或群体的管理是有正面作用的。所以,高校应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特性的学生管理制度,并落实到位。比如,经常开班会了解学生情况,到教室、宿舍走访查看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通过监控查看学生课堂纪律情况,通过教学督导督促教师管理课堂纪律情况,通过强硬的考场作风引导学生摈弃作弊等侥幸心理等。当然,仅仅依靠严格的管理制度是不行的,还需要与其他影响因素相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另外,上述影响因素之间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所以,要协调好众多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本研究给出的影响因素较全面,选取的调查样本在分布和数量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反映问题。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自身定位、教师教学水平、教师道德品行、就业前景、学校管理制度5项影响因素对本科生的学习效果有较大的影响。然而,以往学校主要针对教师教学水平、学校管理制度等进行强化管理,而忽略了学生自身定位、教师道德品行、就业前景等内在因素,尤其是教师道德品行,是以前很少提到的。因此,应根据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制定对策,使其具有针对性、普遍实用性、动态调整性。
[1]李勇,康玥媛.初中生课堂学习效果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11).
[2]吴玉婵.基于关联规则的新升本科院校学生学习效果影响因素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3]刘炜.影响大学生学习效果的条件及因素分析[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6).
[4]李建敏.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J].继续教育研究,1996(2).
[5]王紫萍.影响大学生数学学习效果之因素分析:基于贵州省高校的调查分析[J].科教文汇,2011(15).
[6]张炜.影响研究生专业学习效果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
(编辑:刘姝)
G642
A
1673-1999(2017)11-0115-04
段玉龙(1982—),男,博士,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火灾、爆炸相关的理论与技术;王文和(1980—),男,博士,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油气化工腐蚀、检测相关的理论与技术;向月(1988—),女,硕士,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消防相关的理论与技术。
2017-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