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武
新创企业资源拼凑下创业机会开发模式研究
刘一武
创业资源拼凑已经成为创业管理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那些“新生弱小”和“小而弱性”的新创企业具有指导意义,也为那些受资源约束的新创企业的创业机会开发提供了新视野。对新创企业情景下的创业机会和资源拼凑概念进行界定,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资源拼凑理论下创业机会开发中创业者的特征。依据“创业者(创业团队)—创业机会—资源拼凑—创业绩效”的逻辑关系,构建了新创企业基于资源拼凑理论的创业机会开发模式,旨在为那些资源匮乏的新创企业提供创业机会开发的新思路,进而提高企业创业绩效。
资源拼凑;新创企业;创业机会;机会开发模式
随着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的兴起,社会创业蔚然成风,新创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然而,由于对创业机会缺乏有效的识别能力或是受自身资源的约束,许多新创企业的发展仅是昙花一现。创业过程中,新创企业多呈现出“新生弱小”和“小而弱性”的先天不足症状。创业者如何利用既有的、看似无用的闲散资源,创造性地识别和利用创业机会力挽狂澜,成为市场的弄潮儿呢?J.A.Timmons认为新创企业的成功取决于创业机会、资源、创业团队3个要素的有机结合[1]。由于企业所处情境的不稳定性,造成天平两端——资源或机会的失衡,需要创业者发挥自身的调节作用才能维持新创企业的正常运行。
目前,国内外大多数创业研究文献将创业机会与资源视为2个独立概念,分别进行研究。一方面,学者们认为创业机会的发现主要取决于创业者的机敏性和先前经验。如何识别和开发机会?更多文献侧重探讨创业者的创业能力,而忽视资源利用,尤其是创造性地使用资源对机会识别与开发的影响。创业是机会识别、评估、开发的综合过程,而创业机会是客观存在或是主观创造也存在诸多异议[2]。另一方面,就资源的开发而论,T.Baker等人认为资源拼凑这一行为有助于创业者抓住创业机会,实现创业目标[3]。创业资源拼凑者既可以把创业机会看作是市场中客观存在的,可以被发现、识别的;也可以将创业机会看作是创业者主观构建的。资源拼凑融于创业机会的开发过程中,机会发现、机会创造、资源开发是一个相互缠绕的过程。于晓宇等人认为创业拼凑资源是一种创造性手段,它是将机会发现和资源开发结合起来的纽带,是一种对创业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方式,或将资源视为发现机会、创造机会的方法或途径[4]。
对于资源与机会二者的关系,学术界还没有定论。为了更加清晰地界定二者的关系,笔者引入资源拼凑理论作为桥梁,对新创企业情景下的创业机会和资源拼凑概念进行界定,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新创企业基于资源拼凑理论下创业机会开发的知识需求。依据“创业者(创业团队)—创业机会—资源拼凑—创业绩效”的逻辑关系,构建了新创企业基于资源拼凑理论的创业机会开发模式,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和研究建议。
创业,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推动器和发动机,在全球经济增长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创业研究已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但由于是一门比较新的学科,学者们对创业管理中一系列重要问题至今未达成一致意见,比如创业机会的内涵、来源,以及在此基础上所涉及的机会识别、评价和开发等方面。
不同学者对创业机会的定义有不同的见解。从创业机会的属性考虑,可分为静态机会和动态机会。就前者而言,创业机会是尚未发现或激发的市场潜在需求,亦或是对现有资源未充分利用的状态。S.Shane等人认为它是一些关于创造当前市场所需要的且有利益价值的有形或者无形的产品,其中包括个人创意、信念和行动等;从市场供求关系考虑,认为创业机会是市场供给与消费需求动态匹配的不同组合[5]。对于后者的解释,创业机会代表着新的需求、新的产品或者二者关系形成过程中通过创造性地资源有机整合的方式来满足市场需求,以谋取新创企业发展的动态组合过程。显而易见,创业机会不仅需要创业者或创业团队去发掘,而且更需要他们身体力行地参与到创业机会识别、评估和开发的过程中。
部分学者从研究创业机会的对象考虑。例如,杜晶晶通过机会的主体(创业者或创业团队)、客体(创业机会)以及存在的媒介(市场)等视角来定义创业机会[6]。首先,从主体上考虑,创业机会是创业者认知和实践相匹配的过程,是创业者解决市场需求或开发新产品的能力,是一种创新手段;其次,从机会客体视角来看,创业机会仅是一种想法,它是未开发的项目;最后,基于市场需求角度,创业机会是一组有利于创造新产品(有形或无形)和新需求的环境要素,也是投入新产品或新服务满足市场需求以获取利益的一种可能性,亦或是引导或激发有价值的顾客需求的可能性。
不管是基于机会的属性分类还是对象视角,都是围绕机会的来源:创业机会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创造为中心进行探讨。例如,机会属性中的静态机会、机会对象中的客体以及媒介主张机会是客观现象,这与机会属性中的动态机会、机会对象中的主体角度相对立。
按照斯晓夫等人关于创业机会研究的观点,将创业机会来源总结为3点:创业机会发现、创业机会构建和创业机会“发现+构建”[7]。
创业机会发现是基于客观存在的逻辑,即机会是独立于创业者或创业团队之外而客观存在的,它可能是由于市场供给关系失衡或者社会外部环境变化所引起的。这类机会对创业者素质要求较低,一般是社会大众所能做到的。例如,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提高和人们追求健康的生活,人们对绿色食品需求量大大增加,此时创业者可抓住创业机会,发展绿色农业,种植有机蔬菜。创业者或创业团队能动地构建机会,强调创业主体的差异性,也就是个体对社会现象、市场信息等进行有别于他人的解释,进而产生了新的认知,并将认知与对应的行为立足于现实中。这类机会对创业者素质要求较高,一般是社会精英所擅长的。例如,阿里巴巴集团构建了“双十一”狂欢购物节,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泡等。创业机会“发现+构建”是构建与客观逻辑的结合,这类机会对创业者素质要求适中。T.Baker等人认为创业者或创业团队可通过整合可利用资源,将有限资源创造性利用以构建新的创业机会,创业机会在付诸实践中不断调整创新,以确保最终目标能实现[8]。例如,共享单车线上线下模式的出现就是创业者发现了自行车市场存在着尚未满足需求的创业机会,同时通过移动支付技术构建创业机会。
无论机会发现还是构建,其根本还是反应在不同情境因素下创业者行为方式的不同选择。创业机会发现强调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和外部环境变化,并识别客观存在的创业机会。机会构建则强调市场的不确定性,创业者通过利用现有资源,破坏性地创新构建机会。创业机会“发现+构建”说明了机会发现与构建并非完全对立,客观上存在创业机会既可能是创业者发现的,也可能是构建的,即发现和构建融于一起。
S.Shane等人认为创业的本质是在于创业机会如何识别与开发[5],但是A.Cardozo认为创业机会识别、机会评估和机会开发三者相互重叠,相互缠绕,其原因在于三者具有循环迭代性[9]。比如,创业机会的开发研究渗透在创业机会识别与评估之中,并未明确定义。学者们对研究结论各执一词,有必要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界定。为此,笔者结合前人文献构建了创业机会识别、机会评估与机会开发的三者逻辑关系图,具体见图1。
图1 创业机会识别、评估和开发三者之间逻辑关系图
从狭义上分析,R.A.Baron认为机会识别是一个持续过程,是对创业机会的可行性评估和潜在机会是否能产生效益的不懈探讨过程,而创业机会开发是指对已识别的创业机会进行后续的市场化核实[10]。因此,机会识别作为创业过程的前端,是先于机会开发的一个创业阶段。从广义上分析,机会开发包含机会识别、评估与开发过程。孙红霞等人通过整合S.Shane等人的观点,认为机会开发同时包括机会识别和机会创造,所谓机会识别即创业机会“发现+构建”[11]。机会创造包括机会分析、评估与确认,其中机会分析则是对具体情境下创业机会的内涵进行界定;机会评估与确定则体现的是确保创业机会的可行性,能够带来经济效益。
综上,不难发现机会识别和机会开发中都包含机会评估,从机会识别到机会开发是创业者从认知到具体创业行为的转化,而对于新创企业天生的“弱小性”,受到资源约束,使得大多新创企业仅是昙花一现。如何让这些新创企业绝处逢生,克服先天的缺陷,成为创业研究领域一个重要的课题。
借鉴J.A.Timmons的创业三要素模型,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在创业机会已识别的前提下,资源的利用显得格外重要。为了解决新创企业资源匮乏的困境或构建新的创业机会,资源拼凑理论应运而生,以期为创业者提供一些创业理论与实践的指导,为此有必要对这个新理论进行界定。
美国创业学者首次提出“资源拼凑”这个概念,其主要内容为:由于自身受到资源约束,创业者在识别创业机会后或应对挑战时,创造性地对那些看似毫无价值的现有资源进行利用,最终实现创业目标的一种行动策略。目前,资源拼凑理论主要涉及3个关键特征,即现有资源、创造性利用、满意原则。首先,创业资源拼凑利用的是现有资源、近乎零成本、看似毫无价值,而不是需要付出较高成本的资源。其次,它是一种对资源的重新审视、重构,创造性地开发利用资源的过程。最后,它强调即兴而作,立即反馈,不是以最优原则为标准,而是侧重满意原则。由此可见,创业资源拼凑是机会识别和机会开发的桥梁,资源的开发影响着机会开发的结果,最终间接影响创业绩效。
笔者将资源拼凑分为3类:有形资源拼凑、无形资源拼凑和“有形+无形”资源拼凑。其中,有形资源拼凑强调的是创业者手中所拥有的可视要素资源,包括物质、客户、制度等。张建琦等人认为物质的拼凑主要体现在对那些看似无价值、未被利用或开发的材料进行拼凑;客户的拼凑则体现在调节顾客需求并建立卖方与买方间的相互责任,企业提供给顾客便宜的、非标准的产品和服务;制度的拼凑体现在拒绝标准和常规的限制,在各个规则并不明确或是并未受到限制的领域积极尝试[12]。相对而言,无形资源拼凑则强调创业者手中拥有的隐形要素资源,包括技能、社会网络关系等。技能的拼凑体现在允许和鼓励业余爱好者和自学者参与活动,技能拼凑创造了有用的服务。社会网络关系的拼凑则体现在创业者对供应商、代理商、经销商等利益相关者关系的拼凑。而对于二者结合的第三拼凑类型,显得更加接近实际,例如,将闲置的汽车资源与移动互联技术拼凑造就了滴滴打车。
创业资源拼凑方式的选择取决于创业机会(项目)的数量及类型,在这里有必要按照创业者所面临的创业机会的数量多少对拼凑方式进行分类。
从单个创业机会(项目)分析,基于于晓宇对效果推理以及因果推理与资源拼凑的比较分析,笔者总结出3种拼凑方式:手段导向型资源拼凑、目的导向型资源拼凑和“手段—目的”动态组合型资源拼凑。手段导向型拼凑强调的是创业者将注意力放在现有资源,采用资源拼凑的方式去寻找能够实现的创业机会或创造新的需求;目的导向型拼凑则看重的是根据既定的创业机会,采用资源拼凑的方式去开发创业机会。“手段—目的”动态组合型拼凑,不强调资源与机会的先后顺序,而在于二者动态的匹配,即资源的创造性拼凑与机会创造性地调整升级。例如,创业者为了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创造性地对资源进行拼凑并开发机会,或者创业者对资源的创造性拼凑去识别或创造新的市场需求,进而开发创业机会。
从多个创业机会(项目)分析,T.Baker等人通过采用扎根理论对12个在开发创业机会时采用资源拼凑方式的创业者进行调研时,归纳出3种资源拼凑方式:并行拼凑、连续拼凑和选择性拼凑。其中,他们在《创业从无到有:资源拼凑》一文中将连续拼凑延伸为选择性拼凑。所谓并行拼凑即创业者采用资源拼凑时同时开发多个机会(项目),当其中某个或者多个机会受资源约束无法进行时,创业者就选择暂时放弃无法继续开发的机会,转而推进其他可开发的机会,等时机成熟再开发那些被搁置的机会。连续拼凑则是指创业者采取资源拼凑时开发1个创业机会(项目),等该机会被成功开发后,再开发其他机会。选择性拼凑是指创业者通过资源拼凑的方式,有选择性地开发1个或多个创业机会。
谁识别或者构建了创业机会,谁采用资源拼凑的方式开发创业机会?笔者结合J.A.Timmons的创业三要素模型,从广义创业机会开发出发,把这一系列行为的实施者称为创业机会开发的主体。创业机会开发的主体可以从创业人数的规模进行划分。按照人数规模可以划分为创业者个体和创业团队。
个体层主要体现在创业者人格特质、认知因素等方面。周静静[13]认为人格特质是创业者性格中相对稳定的一部分,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改变,它有别于其他人的内在认知和行为表现出统一的倾向[13]。D.Pittino等人发现,创业者良好的人格特质有助于识别或者构建更多的创业机会[14]。由于创业行为涉及一系列创业决策过程,必然受到个体认知因素的影响,包括自我效能感、创业警觉、风险感知等认知因素。创业认知关注的是创业者收集、处理与评价信息偏好的方式及其对创业行为的影响,如机会开发(识别、评估与利用)是一系列创业决策的结果。
组织层次主要体现在创业团队异质性、能力等方面。石磊在对团队异质性的文献进行分析后,将创业团队异质性分为社会属性、信息、价值观等异质性[15]。其中,社会属性异质主要体现在创业团队成员的年龄、性别、学历等;信息多元化体现在团队成员所掌握的市场信息、顾客信息等方面。创业团队能力主要体现在创业团队创新能力、协作互助和冲突处理的能力。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创业团队成员能够采用头脑风暴交流方式,积极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为新创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具有启发性的建议。协作能力指团队成员之间能和谐相处、相互协作,有助于企业内部成员团结一致。团队冲突处理能力则指团队成员在创业过程中,出现的冲突能得到及时沟通和化解。
根据J.A.Timmons的创业三要素模型,创业机会在资源之前,即创业者先发现机会,再寻找资源进行匹配,体现的是“创业者—机会—资源”的逻辑。此外,创业研究多将机会和资源视为2个独立的概念。比如研究有关创业机会的创业者特质、机会识别、评估、开发等过程,以及从资源的异质性考虑资源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一方面,国内学者赵立祥等人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创业警觉、既有知识和创造性思维对创业机会识别的正向影响[16];许小艳等人[17]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研究;夏清华等人以环境为调节变量研究创业机会对企业绩效的影响[18]。这些文献无一例外都是将创业机会进行单独研究,而对创业资源的研究重视不足。另一方面,相比创业机会而言,国内学者对创业资源的研究少之又少,直到创业资源拼凑理论的出现,资源与创业机会的关系发生微妙的变化。刘美玉依据实际调研实证分析,探索新生代农民工创业动机、创业资源与创业模式之间的作用路径,发现创业资源对创业动机和创业模式的调节作用具有两面性[19];赵兴庐等人[20]通过对 336 家企业进行调查问卷发现,企业识别的机会越多,对资源的拼凑活动越频繁,其公司创业绩效越好。其实,学者们对二者关系的割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创业研究领域的发展。其主要不足在于认为创业机会识别或构建主要取决于创业者的特质和先前经验,而忽视资源开发,尤其是资源拼凑对创业机会开发的影响。
资源拼凑理论的出现为资源的利用提供了新的视角,构建了“创业机会开发者—资源—资源拼凑—机会”的新逻辑。当然,也可以构建“创业机会开发者—创业机会—资源拼凑—资源”的逻辑。这些逻辑可让学者们重新审视资源这一创业要素。从狭义的资源拼凑观分析,资源拼凑是使创业机会与资源有机结合的手段,它是创业机会开发者的一种技能,也是新创企业可获取的一种资源的表现形式。从广泛的资源拼凑观分析,创业机会开发就是创业者资源拼凑的过程,将创业机会与资源进行拼凑的过程。
总之,资源拼凑理论的引入,使创业机会的开发者不会将创业机会看作是主观的识别、构建或先于资源而存在,也不把资源看作是独立于机会的外部存在,而是把创业机会和资源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创业机会开发与资源是一个相互结合的过程。笔者认为资源拼凑是使创业机会与资源有机结合的手段,它是创业机会开发者的一种技能,也是新创企业可获取的一种资源的表现形式。
目前,无论从创业机会识别、机会开发还是资源拼凑等视角分析,学者们认为它们对创业绩效存在着正向影响。彭学兵等人[21]通过向杭州市的新创企业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调研,通过整理收集的数据发现创业资源拼凑对新创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1];赵兴庐等人通过结构建模发现资源整合能力与机会别能力越高,新创企业的绩效越好[22]。S.Salunke发现创业资源拼凑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23]。J.Senyard等人进一步考察了资源拼凑与创业绩效的关系,利用对新小企业实地采访以及问卷发放的方式来采集数据,实证结果揭示了创业拼凑的权变效应[24]。笔者发现,创业拼凑战略对新生创业企业的绩效具有正向驱动作用,而随着新企业成长,创业拼凑的促进作用开始减弱甚至会阻碍企业增长。
不可否认,创业绩效是创业研究者最终追求的目标,是创业者或团队是否取得成功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对于一个新创企业而言,最为直接的创业绩效表现主要体现在生存与成长2个方面。
基于上述文献分析,笔者构建了一个基于资源拼凑理论下的创业机会开发模型。创业机会开发者按照人数可划分为个体创业者和团体创业者。他们身上的特质会间接或直接影响创业机会的识别、创业资源的拼凑等效果,进而对创业绩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创业机会开发者可以从已有创业机会的识别和评估出发,通过选择不同的拼凑方式,开发创业机会,从而使新创企业生存的机会增大或实现成长,即体现了“创业机会开发者—创业机会—资源拼凑—创业绩效”的逻辑关系。这种关系是动态循环的模式。新创企业获得生存机会或成长需要创业机会开发者寻找新的创业机会,取得企业的合法性,获得持续良性发展。这种动态模式更多地强调创业者在发现或识别机会的前提下,发挥创造性和强大的领导才能,带领团队成员对资源进行创造性开发,将看似无用的资源也能发挥出有效的价值。
此外,创业机会开发者也可以从自身拥有的资源出发,通过资源的拼凑去发现或构建创业机会,最终使新创企业生存或成长,即体现了“创业机会开发者—资源拼凑—创业机会—创业绩效”的逻辑关系。这种关系也是动态循环模式。这种模式主要强调创业者对手头资源进行创造性开发。新创企业急需新的机会获取市场竞争优势,以保证企业实现可持续成长。
笔者结合国内外文献,从机会的属性以及对象分析,对创业机会的内涵进行界定,发现学者们对于创业机会的界定存在不同的观点。其根源在于:创业机会是客观存在还是依赖创业者主观构建。对创业机会来源进行分析,提出了3种创业机会:机会发现型、机会构建型、机会“发现+构建”型。在此基础上,笔者对创业机会识别、机会评估和机会开发三者关系进行梳理,并建立了它们之间的逻辑模型。从狭义的机会开发分析,机会识别在创业机会评估的前端,机会评估在机会开发前端,呈现“创业机会识别—机会评估—机会开发”的逻辑关系;从广泛的创业机会开发分析,机会开发包括机会识别、评估和利用,“机会开发—机会识别—机会评估”三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依赖。
通过J.A.Timmons的创业三要素模型,引入资源拼凑概念,结合国内外学者对于资源拼凑的研究,基于拼凑对象视角对资源拼凑进行以下分类:有型资源拼凑、无形资源拼凑、有形+无形资源拼凑。针对不同的资源类型,按照创业机会的数量对资源拼凑方式进行分类,即从单个创业机会分析可分为手段导向型拼凑、目的导向型拼凑和“手段—目的”动态组合型拼凑;从多个创业机会分析可分为并行拼凑、连续拼凑和选择性拼凑。
对创业机会开发的主体进行探讨,并按照创业人数划分为个体和团队。对他们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个体包括自身人格特质、学习、认知因素等;团体包括异质性、能力、外部环境等。对创业机会与资源拼凑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厘清创业机会开发者、创业机会、创业资源、资源拼凑等之间的关系,引入创业绩效作为创业过程的最终衡量标准,构建了资源拼凑理论下创业机会的开发模型。
将创业资源拼凑概念引入新创企业创业机会的开发,为新创企业重新审视创业机会与资源匹配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新创企业解决自身资源不足提供新的解决方法。那些看似无用的资源通过采用资源拼凑也能够得到有效利用。基于目前有关创业机会与资源拼凑的研究,笔者提出以下研究展望:
现有研究更多关注创业机会的识别机理、评估与开发等,强调创业机会开发的过程,将机会开发碎片化,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对创业机会进行深入的研究。但是,创业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是一个新事物从孕育—化茧—成蝶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创业者或是创业团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开发机会?如何使用资源?如何处理团队关系?这些问题时刻需要创业者来权衡,有必要从不同的理论视角来分析创业者,比如将心理学中自我效能感理论引入到创业管理中。
资源拼凑理论作为一个新生理论,现有研究更多停留在其内涵分析、以及前置变量和结果变量的探讨。资源拼凑作为一种对资源创造性使用的手段,如何拼凑、何时拼凑等问题对创业者或是创业团队的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创业环境对创业的成功产生重大影响。例如,滴滴打车服务由于国家政策的变化从以前的一路高歌到现在的不温不火,其中的巨变值得思考。由此可见,拼凑不是一次行动,而是持续性地动作,需要因地制宜,择时而动。
创业机会、资源和创业者3要素的有机结合构造了创业开发过程。资源拼凑理论的出现将三者关系更加灵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再是资源被动地去匹配机会,也可以是从资源的视角出发去发现和识别创业机会。当然,这对创业者或是创业团队的创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资源拼凑理论的出现将创业机会识别、发现等研究变得弱化,换一个角度看待机会与资源的关系使创业活动出现更多的路径,这也是以后需要探讨研究的。
[1]TIMMONS J A.New venture creation[M].7ed.Boston: Irwin/McGraw-Hill,2004.
[2]HANSEN D J, SHRADER R, MONLLOR J.Defragmenting definitions of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y[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2011(2).
[3]BAKER T,STEFFENS P.Bricolage asa path to innovativeness for resource constrained new firm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3(8).
[4]于晓宇,李雅洁,陶向明.创业拼凑研究综述与未来展望[J].管理学报,2017(2).
[5]SHANE S,VENKATARAMAN S.The promise of entrepreneurshipas a field of research[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0(1).
[6]杜晶晶.不确定环境下内隐性创业机会开发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
[7]斯晓夫,王颂,傅颖.创业机会从何而来:发现,构建还是发现+构建:创业机会的理论前沿研究[J].管理世界,2016(3).
[8]BAKER T, NELSON R E.Creating something from nothing:resource construction through entrepreneurial bricolage[J].Administrativescience quarterly, 2005(3).
[9]CARDOZO A.A theory of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y ildentificaiton and development[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3(1).
[10]BARON R A.Opportunity recognitionas pattern recognition:how entrepreneurs“connectthe dots” to identify new business opportunities[J].Academy of management perspectives,2006(1).
[11]孙红霞,马鸿佳.机会开发、资源拼凑与团队融合:基于Timmons模型[J].科研管理,2016(7).
[12]张建琦,吴亮,赵兴庐.企业拼凑模式选择对创新结果的影响:基于领域双元的研究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11).
[13]周静静.90后大学生人格特质和创业意向的关系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
[14]PITTINO D,VISINTIN F,LAUTO G.Aconfigurational analysis of the antecedents of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2016(1).
[15]石磊.论创业团队构成多元化的选择模式与标准[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8(4).
[16]赵立祥,张芸笛.既有知识、创业警觉性、创造性思维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7(8).
[17]许小艳,李华晶.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过程研究:以桑德集团为例[J].中国科技论坛,2017(2).
[18]夏清华,贾康田,冯颐.创业机会如何影响企业绩效:基于商业模式创新和环境不确定性的中介与调节作用[J].学习与实践,2016(11).
[19]刘美玉.创业动机、创业资源与创业模式:基于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的实证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3(5).
[20]赵兴庐,刘衡,张建琦.冗余如何转化为公司创业:资源拼凑和机会识别的双元式中介路径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7(6).
[21]彭学兵,陈璐露,刘玥伶.创业资源整合、组织协调与新创企业绩效的关系[J].科研管理,2016(1).
[22]赵兴庐,张建琦,刘衡.能力建构视角下资源拼凑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过程研究[J].管理学报,2016(10).
[23]SALUNKE S,WEERAWARDENA J,MC COLL-KENNEDY J.Recompeting through service innovation:the role of bricolage and entrepreneurship inproject-oriented fir[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3(8).
[24]SENYARD J, BAKER T, DAVIDSSON P.Entrepreneurialbricolage and firm performance:Some preliminarytests[C].Switzerland:proceeding of the 30th babson college entre preneurship research conference,2010.
(编辑:唐龙)
F270.7
A
1673-1999(2017)11-0057-06
刘一武(1991—),男,安徽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
2017-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