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

2017-11-28 09:01魏宇婷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10期
关键词:转化策略成因农村小学

魏宇婷

摘要:在小学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被称为学困生,学困生是家庭、自身、学校、教师等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转化学困生需要各方面积极努力,互相合作,家校配合,提升学习兴趣,养成学习习惯,为日后漫长的学习生涯打好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农村小学;学困生,成因;转化策略

小学是一个儿童最早接触义务教育的学校,是儿童在学校受到正规教育最基础性的阶段,对于每个刚接触教育学习的小学生来说,能否在小学学习期间会学知识、学好知识,对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对今后的人生发展也有着最基础的影响。然而因为多种原因,学困生的的确确存在于每个小学学校中,尤其在农村小学学校中更为凸出和明显。因此我们就要研究帮助学困生在小学学习阶段改善和增加他们的知识储量,达到转“困”为“优”的目的。

一、造成小学学困生存在的因素

(一)教育改革的高要求、高标准

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开,新课程的接续改革,对学生的要求有了更高层次的拓展,纯知识性的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校教育教学的要求,因此在教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走向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必须从多方面展开,而在学生方面,学生不能满足课程改革的高要求、高标准,学习吃力,学习压力增大,进而慢慢的跟不上学习要求和学习进度,从而打击了学生的自信,慢慢地对学习就会产生厌恶的情绪,从而产生恶性循环。

(二)家庭环境的长期熏陶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童幼年时能否养成良好的习惯牵涉着小学初级阶段的个人习惯。

1.留守儿童占比重,抚养人包庇溺爱严重

农村生活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就业门路较少,并且工资较低。为生活所迫,大多儿童的父母不得不在孩子幼年时就外出打工,有些在孩子两三岁时已经奔走异乡,留下年幼的孩子只能由爷爷奶奶代为养育。作者所在的新堡子中心小学,存在一部分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多数去往北京、上海、温州、福州、厦门、广州等地,每年回家仅一两次,有的甚至三五年回家一次。这些留守儿童大量时间与爷爷奶奶相处,他们往往对孩子过于溺爱,以尊孩子为大,甚至几乎没有教管,从小养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主的观念,没有让孩童树立好学习意识和规矩意识。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孩子在校也随意妄为,意志力较弱,学习效果不良,使得学困情况油然而生。

2.文化知识少,课后家庭辅导较少

在2016年及2017年学校的大家访过程中,出现一个实际问题是,上至六年级,低至一年级,家长普遍识字少,甚至文盲、半文盲家长大片区的存在。而这些恰恰是多数留守儿童家庭,爷爷奶奶除极个别外,多数对本人名字不认识不会写,平时自己用不上也就不去关注,更不要说给孩子进行课后辅导了,这些正是一部分学困生所在家庭的共同之处。

3.重农活,疏于管教

农村家庭多数有多亩田地需要种植、管理,每日早出晚归,对学生的监督较少,作业辅导较少,学生在放学或者放假后,跟随家长外出,整日在田野奔忙,有极少时间在家中静下心来学习。在家时时有家务需帮忙,打断学习过程,没有一个合理的学习时间,因此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专心,久而久之养成了懒散的学习习惯。

(三)教师教学方法、态度不当

“教师在学困生的形成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師的教学水平、教学方法与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有极大的直接关联性。教师若只将注意力集中在知识的灌输,而忽略教学的趣味性、教学方法的指导、教学节奏的掌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便会逐渐降低,以至于跟不上学习进度。

教师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师若不理会学生思维差异,为了完成进度,教学速度太快,且要求太高,课后训练较少,有些学生难以理解,不能消化吸收。现在的小学教学中,有部分教师内心划定学生的优劣等次,偏爱优等生,造成学生心理阴影,学习动力降低。还有教师教育教学方式粗暴,不关注学生内心,只信奉棍棒底下、权威底下出好学生,殊不知学生的学习是学生内心自主活动的表现,而且简单的棍棒并不能解决学懂、学会这个根本性问题。

(四)学生个人素质差异

1.学习意志力较弱

注意的质量对学生课堂中的学习效果起着巨大作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多有不同,一些学生反应灵敏,能跟随教师的节奏和思路学习,学习效率较高;一些学生在部分时间能够及时抓住课堂重点,学习效果较好;而有一些学生就与他们相差悬殊。

课后的知识巩固是需要大量的复习、背诵、习题来进行的,而学习意志力如果太弱,就会出现难以集中注意力,遇到困难懒于思考,或者直接跳过,学习时间较短,被时时打断等情况,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造成学生学习新知不能得到及时巩固,日复一日落后,最终成为学困生。

2.学习心态较差

一次考试的成绩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和之后的学习态度产生作用。一次考试成功让学生自信心大涨,肯定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行为,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一次考试的失败,使得学生产生消极情绪,否定自己的学习方式,自信心缺失,如果考试成绩长期处于低段,学生内心更加不愿接受自己,自暴自弃,学习积极性下降,成绩降低,学习愈加困难。

二、学困生转化策略

对家庭来说,渴望孩子优秀,在众多学生中成为佼佼者,在小学阶段主要以孩子学习成绩高低来作为是否优异的标准;对教师来讲,学困生影响到的是教师个人的事业发展,目前的学校考评制度仍然以学生成绩及全班排名对教师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与教师绩效工资挂钩,而任何一个学困生的存在将会影响整个班级的排名;对学生个人来说,长期以学困生的身份存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对学生个人的成长是有害无益的。由此如何转化学困生的问题摆在了家庭、学校、学生的面前,并且是必须面对和担负的责任。endprint

(一)家庭的监督与教育

家庭对一个孩子成长初期的影响能够涉及到后期发展,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的养成或多或少与家长教育有关。作为父母或抚养人,进行必要的监督与教育,能够对孩子构建起良好的学习观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家长需要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有效的监督,培养学困生的意志力,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与教师及时沟通,向教师反映学生近期学习状况,家长与教师的密切配合,共筑家校合力,也能够让教师选择更好的策略以帮扶学困生。

(二)教师的尊重与教育

1.尊重人格、以爱育人

教师端正态度,对所有学生同等相待,用爱心、耐心对待学困生,学生在学习中存在困难,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方法,鼓励帮助学生,用一句话语,一个眼神让学困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关怀与关注,孜孜教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愿意克服困难,主动学习。

2.激发学习兴趣

在充分研修教材的基础上,找到知识的难易层次,从较易的层级出发,营造出愉悦且高效的课堂环境,将简单的内容用学生更乐于接受和愉快的方式让学困生慢慢建立起学习的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探索和观察学困生微小的学习进步和闪光点,及时鼓励。

3.提升教学质量

学困生的学习大多是被动的,不独立的,他们不能够很好的自主学习,需要教师逐步推进,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组织好每一堂课,让学困生也能跟上进度,不掉队,走出学习的被动区。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也要设计适量作业,适当降低难度,让学困生循序渐进的巩固知识。

4.发挥榜样力量

小学阶段的儿童人格还未完全养成,榜样在儿童身上所起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向榜样看齐,竖立起榜样的形象,让学困生慢慢受到熏陶和培养,学习优秀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从而提升学困生的学习能力。

三、学生的自控与自学

(一)积极自我评价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学困生由于长期成绩较低,与成绩优异学生有差距”,对自己产生消极评价,并且逐漸开始否定自己,自我认识并不乐观。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应学会转变观念,“全员积极参与、有效参与”,从小事小节开始,关注自身细节的转变,关注每一道题、每一次作业的完成,发现进步时体验成功的快乐与喜悦,在小节的进步中慢慢积累成每次月考、期中、期末考试成功的自信,开始积极评价自我,从而更乐于学习。

(二)吸取学习方法

有一些学困生并不懒惰,学习肯努力,肯下功夫,只是缺乏有效的方式方法,故而成绩难以上浮,对于这部分学困生,需要学习优秀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总结学习经验,专注听课,学会学习,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学习方法,以适应自身学习层级的变化。

(三)培养学习习惯

一个拥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人,能够做到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新知,并且课后能及时巩固新知,而不是依靠他人的监管。懒惰是在学困生中存在的极大特征,懒于动手,懒于思考,学生自己必须要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以克服困难为目标,步步跟进,勤于思考,乐于思考。在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有顽强的意志力和克服困难的坚定信念,明确目标,为攻破难题打下坚实基础。

四、结语

每个学生都是有无限潜力的,学困生经过培养和教导,加上自身学习信心的竖立、学习方法的改进,也能成为拥有优异成绩的学生。通过家庭、学校、个人的共同努力,学困生学习的劲头能够卯足,充分激发出学习潜力。但是要明确学困生的转化不是朝夕间就能实现的,需要用耐心,长期感化,长期教导,不断结合经验与实践,探索转化策略,最终实现学困生脱困的目标。endprint

猜你喜欢
转化策略成因农村小学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转化”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大学“学困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浅析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