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娟
【摘 要】高效课堂与学生的注意力密切相关。教学中,我们应设计一些层次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练习,让形式多样的练习所承载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情感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勤于思考,展现练习的最佳效果,实现高效课堂。
【关键词】优化练习;高效;数学课堂
众所周知高效课堂与学生的专注力密切相关。教学中,我们应设计一些层次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练习,让形式多样的练习所承载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情感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打开思维闸门,为高效课堂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注重分层性练习,彰显教学成效
针对学生学习上的差异,设计分层作业,确保每个孩子在巩固知识中情绪高涨,勤于思考,展现练习的最佳效果。
例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的计算”复习课,设计有层次性的练习,重在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利用所学的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同时唤醒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
1.基础性练习
①我是计算小能手(温馨提示:在进行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计算时,应该分别注意些什么?)
568+149= 700-216=
607×8= 54÷9=
②小豆苗助学基金会向边远小学赠书,上学期赠书630本,下学期赠书是上学期的3倍,小豆苗助学基金会两学期共赠书多少本?
这组练习,先让学生进行加减乘除各种运算练习,复习各种运算的计算方法,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避免在计算中发生混淆,然后运用各种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提高性练习
③一条裙子要钉4个小配饰,现有31个小配饰最多可以钉多少条裙子?
④59位学生去食堂吃饭,每桌有8个座位,如果每位同学都要有座位,他们至少需要坐几张桌子?
这组练习同为解决实际问题,但是考察学生能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应该用“进一法”还是“去尾法”,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敏性。
3.拓展性练习
⑤我能行(獨立思考找出突破点,相信你是最棒的!)
若○+□=15,○+○+□+□+□+□=48,那么○=( )。
⑥在下面各数字之间填上“+-×÷”使等式成立。
7 7 7 7=3 6 6 6 6 6=6
该练习,部分学生不知如何下手,可以小组讨论,找到解题方案,拓宽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通过这几个类型不同的梯度练习,学生对“数的计算” 层层巩固,步步深入。基础性练习,可以增强基础薄弱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性练习满足“跳一跳够得着”的中上学生;拓展性练习可以有效培养优等生思维的灵活性。
二、注重开放性练习,彰显教学精彩
开放性的练习,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促使学生全方位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条件开放,一题多变
条件开放,促使学生认真审题,由问题倒推出所需的条件,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例如,教学分数应用题后,设计这样的练习:芊芊花店昨天卖干花180束, 昨天卖鲜花多少束?要求学生补充条件,组合成一道分数应用题。学生呈现 的答案,如:卖出干花的数量是鲜花的;卖出鲜花的数量是干花的;卖出干花的数量比鲜花多;卖出鲜花的数量比干花少……条件开放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挖掘不同的条件,分析潜在的数量关系,拓宽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
2.问题开放,一题多答
例如,教学“小数的加减法计算”。出示这样一道练习:日日红超市今天水果价格如下:榴莲每盒13.08元,芒果每盒12.48元,葡萄每盒15.52元,荔枝每盒11.78元。看着这些标价,你能提哪些数学问题?根据题意,学生相继提出些许问题:①榴莲和葡萄各买1盒需多少钱?②四种水果各买1盒共需多少钱?③用50元去买这四种水果各1盒,够吗?④如果只有26元钱,能买哪两种水果?⑤陈奕买了三盒水果,付给售货员40元,请问她买了哪三盒水果?⑥如果买荔枝和芒果两盒水果,付给售货员25元,应找回多少元?将计算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竖式计算、脱式计算、合理估算和自觉验算等不同的计算形式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的计算意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解法开放,一题多解
例如,教学分数除法应用题后,出示:精艺食品厂生产一批饼干,四月份生产231吨,七月份生产253吨。七月份多生产百分之几?(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引导学生分析解答,有的学生先求七月份产量比四月份多多少吨,再除以四月份的产量,求出七月份产量比四月份多百分之几,列式为:(253-231)÷231=22÷231≈9.52%;有的学生以四月份产量作为标准量即看作单位“1”,先求七月份产量是四月份的百分之几,再减去单位“1”,求出七月份产量比四月份多的百分数,列式为:253÷231-1≈109.52%-1=9.52%。
不同的思路呈现不同的解法。在解题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得到充分展现,因解法各异,学生对分数知识点理解得更透彻,有效突破难点。
三、注重实践性练习,彰显教学活力
根据教材特点,布置一些实践性活动的作业,帮助学生的思维由直观走向抽象,再回归到生活实践,把切身体验转换成学习策略。
1.操作型练习
教低年级学生估算,多设计动手操作的练习:①抓巧克力游戏,看谁抓得多?在直观感受中小结:抓的巧克力的数量不仅与巧克力的大小有关,还与手掌的大小有关。②抓糖游戏,根据抓巧克力的经验,先估一估自己能抓多少颗糖,再动手验证,操作后引导学生再次小结:抓的数量与物品的大小有关,物品越大抓到的数量就越少,物品越小抓到的数量就越多。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操作型作业,借助直观表征,丰富他们对数的感知与理解,让思维可见,让学习发生。
又如,教学圆柱的表面积后,让学生测量某饮料罐的相关数据,设计8灌装、12灌装的包装盒,颇具操作性和思考性的练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研究型作业
根据教材需要,鼓励学生写数学日记,以数学上的难题做研究型作业,既学得扎实有效,又培养能力,实现高效课堂。
3.调查型作业
调查型作业有助于学生用数学地眼光观察世界,体现学以致用。例如,学习“统计”的知识后,布置调查型作业,让学生课后调查:家里一天用电多少度?每度电的价格是多少?一年需付电费多少钱?平均每月用电多少度?平均每个月需要缴纳多少电费?通过调查计算,学生发现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节约用电的意识增强了。由此迁移类推出家庭其它开支情况,培养节约意识,于无声处渗透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陈丽英. 新课程背景下实施数学创意作业的探索[J]. 教育导刊, 2012(3):89-9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