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小龙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语文课程应当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对于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有效策略的探究是必要的。习作是根据某种题材,把心里合理的想象写出来。习作对于学生发展语言、运用语言、情感培养都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问题;对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然而小学生习作难,难习作,一直是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一个瓶颈。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更应该关注习作教学。针对目前语文习作教学的种种问题,让教师摆脱习作教学问题的困扰,需要教育工作者努力探索提出解决小学生习作教学问题的艺术策略。
一、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受傳统教学思想的束缚,以及部分教师对新课标理解不深刻,导致目前在习作教学中仍存在着较多认识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习作的时间充足,却缺乏有效指导
大部分语文教师能够做到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习作。然而,为什么学生依旧会写不出文章呢?在三年级习作课上,教师布置写作题目是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然后让同学们自己说一说习作的内容,讨论一下写作内容,再请同学们欣赏佳作,最后要求同学们开始创作。长此以往,学生就形成了不正确的习作习惯,也就自然写不出好的文章。
2.习作的话题多样,却缺少真情实感
很多语文教师都不难发现,学生的习作缺少真情实感。学生无法把生活中打动自己的事件写得感人。不少学生,为了能够得高分,死记硬背作文书上的故事,生拉硬拽到自己的习作中去。例如,五年级一次习作要求是记录一件令你感动的事情。很多同学都选择了母爱的话题去记录,但是在文章最后写出感动的原因时都是干巴巴的套话。
3.习作的内容丰富,却出现千篇一律
在我们现实课堂上,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习作题目是写同学之间感人的小事。教师批改时就会发现全班有一半同学写自己摔倒了,乙同学过来帮助自己。这样的习作不会不及格,但是也得不到高分。千篇一律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师要认真反思。
4.习作的评价及时,却缺少针对性
为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教师们毫不吝啬地给予每一位同学适当的评价。但是让我们好好地揣摩一下这些评价语言:“语言流畅”、“情感丰富”、“结构清晰”等。学生们固然需要鼓励,但是这种缺乏针对性、不求实用的“廉价表扬”是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优化习作教学的对策
习作训练是一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更应该加深对习作训练的认识,由浅入深、由点及面,带动我们整个语文教学工作。
1.习作与指导相结合
在语文课堂上,仅仅是给予学生充足的习作时间是不够的,教师如果没有适当地引导,给予再多的时间也是枉然。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单元课文的写作方法来把握习作的内容。教师可以在一个单元的课文学习前就提出习作的题目和要求,那么学生就会把自己完完全全地投入到所学的课文当中去,从而能够很好地把握文章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是如何把感情表达出来的。
2.以读促写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形象地体现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即阅读是吸收,是积累,是基础;写作是在阅读的吸收与积累的基础之上的表达。从阅读中学习写作,是习作的一条重要的途径。因而,在平时教学时,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赏析。当学生有了审美感受,获得审美愉悦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对审美对象进行鉴别和评价,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3.以练促写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任何一篇优秀的文章都是作者留心生活,对生活中素材的点滴积累。叶圣陶先生告诉我们:要使生活向充实的方向发展,有两个致力的目标,那就是训练思想和培养情感。如何训练思想,培养情感呢?教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学生不放过点滴的琐事,并从中提炼形成自己的思考。
4.强化训练,掌握技法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简要有用。应抓住审题、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审题:审明写作体裁,写作范围,写作重点,题外要求。
选择材料: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真实,真实才能感人,才能触及读者心灵。
构思:要想好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准备怎么清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想表达的意思,如何开头、过渡、照应、结尾,如何安排详略等。
表达:说话是一种表达,作文也是一种表达,作文就是说话,无非是把自己心想说的话写在了纸上。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犹如一架钢琴,当你触动它的琴键时,总会发出叮咚的声响。但愿我们农村小学语文老师能真情投入,分析、反思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用作文教学有效策略这双春风化雨的手把它弹起来,奏出和谐美妙的旋律。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季春新.《浅谈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
[3] 陈怡.《浅谈小学习作教学中的几点体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