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常琴
河北省承德市丰宁县白塔中学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于常琴
河北省承德市丰宁县白塔中学
在语文学习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阅读的功利性比较严重。在多元化的时代里,影、视、歌的繁荣,文本阅读(尤其名著阅读)无疑面临多方面挑战。对于好奇心强、持久性差的小学生来说,课外阅读的开展和维持更是值得研究。笔者结合多年来教学浅谈小学课外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课外阅读;现状;对策
1.阅读兴趣的淡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阅读兴趣才会有阅读的欲望,然而部分教师忽视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造成了学生阅读兴趣的淡薄。教师一堂言的传统教学让学生被迫接受知识,不注重文章情感的培养,学生与文章情感产生不了共鸣,学习语文对学生来说也就毫无兴趣可言。教师对学生的阅读不加评价(既没表扬也没指导),这样就极大地降低了学生阅读的兴趣,长久以来,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日益淡化。
2.阅读评价的缺失。
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阅读评价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在阅读教学中占了很大的比重。然而就阅读教学的现状看,阅读评价的缺失甚为严重,阅读评价的缺失导致了学生阅读兴趣的丧失。
一是语文教学对课外阅读未发挥积极作用,主要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承受着较大的学习压力,应付作业和考试,没有更多的课余时间去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或者文学作品。二是流行文化的冲击,使学生的阅读肤浅化。由于流行文化如影视、音像、电子游戏、流行音乐、网络等具有新颖性、时代性、通俗性、休闲性,对学生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尤其是网络的超大信息化、直观性、交互性,使传统经典作品的文本阅读受到极大冲击,加上青少年的思维活跃、接受力强、敏感性高,对流行文化具有特别的认同力和接受性,自然成了流行文化最热衷的追随者,因而课外阅读有所冲淡。三是个别教师对学生阅读的指导不够,学生没有正确的、科学的阅读方法。四是对阅读的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淡化了阅读。五是书源的良莠不齐导致学生的阅读面不宽。
1.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运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是阅读教学改革的有效手段之一。小学语文课本所收录的文章多是优美的,抒情的,感人的。有的故事离我们的生活较远,小学生对此很难理解,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以直观的认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课件重现这些故事,可以激发学生对故事阅读的兴趣。如阅读《庐山的云雾》一课,教师先放映一段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的录像,然后导入:“同学们,这么美的地方你们想去吗?今天就让我们跟着作者的笔一起去游览一番。”引导学生进入情景,真切感受。又如阅读《海底世界》一文,通过多媒体放映“海底世界”的奇妙神奇的画面,激发了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帮助学生开阔视野,获取知识。
2.要突出阅读的评价。
新课程改革突出了对阅读的评价。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在学生阅读后,教师可以这样评价:“你读的真好,把作者那。。。的思想感情表达的淋漓尽致。谁愿意和他比一比?”这样的评价既点评了该学生在阅读中优点,挑战阅读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再如,教师在学生不动情的朗读后,应给予这样的评价:“你没有读出。。。的感受。究竟什么是‘渲染’什么是‘墨线勾勒’请同学们自己去查字典等方法理解一下。”这种评价既指出了学生的不足又让学生主动去理解关键词的意思。当然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的互评在阅读中同样相当重要,指出他人缺点的同时自己也注意避免缺点的产生。多种方式的阅读评价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激起了阅读的兴趣。
3.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1)培养认真读书的习惯:课堂上要求学生聚精会神地去读,善于抵制干扰,全身心去读书,克服心不在焉的不良习惯。
(2)培养一边读一边思的习惯:读书前教师可以根据课后内容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课后提示问题去读。
(3)培养圈画的习惯:在读书时随时圈点、画、批,画出重点、难点,圈出不理解的地方,批注自己的理解和理会。
(4)培养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要求学生遇到不理解的字词随时翻阅词典,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阅读课文。
(5)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经常阅读有益的课外书刊、报纸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课外阅读量。
4.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提供给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地自读自悟,自主探究;搭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体会、抒发情感;在朗读、理解、体验、交流中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其间,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体验,珍惜学生的独有体验。